首页 理论教育 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诗说中国•6:近现代卷》

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诗说中国•6:近现代卷》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5章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三元里(节选)张维屏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牛栏冈之围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民众力量的一次大爆发。31日,三元里一带民众又将四方炮台包围。以三元里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向世人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尽管清朝政府当局软弱无能,在侵略者面前妥协投降,但广大人民群众是绝不甘心屈服的,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显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及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诗说中国•6:近现代卷》

第5章 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

    三元里(节选)

张维屏

 纷然欲遁无双翅,

 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

 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

 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全盛金瓯日,

 却类金缯岁币谋?

张维屏(1780~1859)晚清诗人。字子树,又字南山,号松心子,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著有《国朝诗人征略》

【注释】

魏绛:春秋晋国的大夫。(www.xing528.com)

风人:即诗人。

同仇:这里指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英。

金瓯:比喻国家的巩固完整。

金缯岁币:这里指清政府对英国侵略军纳款乞和。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政府内部以奕山等人为代表的投降派不仅不抵抗英帝国主义,反而与英军订立屈辱条约,因此激起人民爱国义愤,自发地群起抵抗侵略者。1841年5月,英军侵入广州郊区,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这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张维屏这首诗中描写的就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战前的反侵略斗争

事实上,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人民就多次进行了反对侵略者的斗争。1838年12月12日,广州地方官处决一名中国烟贩。英美鸦片贩子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捣乱刑场。广州近万人自动集合起来,举行了大示威,包围洋馆,抗议殖民者的无理举动。侵略者惊呼这是“空前的暴动”,美国领事吓得精神失常。1839年3月后,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广州人民与侵略者的破坏活动进行了斗争。洋馆中雇佣的200多中国工人自动包围洋馆,截堵义律和企图逃跑的英国烟贩,令殖民者胆颤心惊。人民群众还响应林则徐的号召,断绝了对英人的一切粮水等供应,并在沿岸的水井中投毒,使英国侵略者难以得到新鲜食物与淡水。

牛栏冈之围

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民众力量的一次大爆发。5月25日,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清军统帅奕山等畏惧求和,5月27日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条件,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但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广州民众无比气愤,纷纷自发地起来进行抗英斗争。5月29日,一小股英军从炮台出来窜至城北三元里村抢掠,村民奋起搏斗,打死敌人数名。为了防止敌人再来报复骚扰,群众在三元古庙中集会,决定联络附近百余乡的民众,以三星旗为指挥令旗,与敌人斗争到底。当地的农民渔民手工业工人及一些地主士绅,前来参加战斗。

5月30日清晨,三元里一带数千人手持简陋武器及农具,朝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佯装进攻。大部分英军奔出炮台迎战。民众队伍按照原定计划迅速退却,将敌人引诱到牛栏冈一带。当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埋伏好的群众利用有利地形发起进攻。四周广大农民包括妇女、儿童也前来助威,将敌人团团围住。敌人拼命突围,又被民众截成几段,十分狼狈,后在英国海军陆战队的接应下才撤回炮台。31日,三元里一带民众又将四方炮台包围。番禺、南海、增城、花县的群众也前来参加战斗。义律等无计可施,便密派奸细混出重围,找到广州知府余保纯,威胁余如不制止群众行动,将恢复战争状态。余保纯在英人面前做出保证后,出城对三元里绅民威胁利诱加欺骗,强迫群众队伍解散,英军得以脱围。事后,惊魂未定的义律在贴出的告示中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此次系大英官宪宽容,警告当地百姓“后毋再犯”。

各地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与广东人民一样,尽管清政府对人民的反抗侵略行动采取压制的态度,但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是接连不断。英国侵略者北上的过程中,到处受到中国人民的反抗。福建厦门的清军撤走后,一支民众武装四处杀伤敌人,使英军不得不退居鼓浪屿。浙江宁波民众组织了黑水党,分头埋伏在城厢内外,并在甬江中置备八桨小艇多艘,经常在夜间狙击英军。宁波人民散发传单,号召“总要把红毛夷人除尽,不在浙省滋闹”。英军攻陷定海后,缺乏粮食,一名买办下乡采买,被当地农民捉拿。城里的居民纷纷迁出,渔民与农民也大批内渡。英国的一个侵华军官写道,定海“简直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成千成万的人已经离城而去”。“没有可能得到的新鲜食物。城的附近看不见公鸡和母鸡。就是听到一只鸟叫,也难得再叫了”。有一天,英国陆军的一名上尉到城郊山上测量地形,附近的农民敲锣聚众,用石头打死了他的随从,还把他活捉。还有一次,三只英国船到崇明岛抢掠,结果被当地农民诱至稻田间,毙敌两名。英军进攻长江下游时,沿岸人民自发组织的抗英武装多达十几万人。靖江人民以锄头、石块对付侵略军的骚扰。一日,英兵百余人来犯,农民揭竿荷锄而来,打死打伤英兵十余名。瓜洲、仪征一带的盐民也组织起来,袭击侵略者。镇江失陷后,沿江人民不断在夜间施放火筏焚烧英船,偷袭敌人。虽然这些零星的战斗不能影响整个战争的局势,但也表现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力量。以三元里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向世人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尽管清朝政府当局软弱无能,在侵略者面前妥协投降,但广大人民群众是绝不甘心屈服的,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显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及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