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性叙述中的柳自比及性扩展

女性叙述中的柳自比及性扩展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柳自比,正表现出曾钟情于、又受制于男性的女性——主要是妓女,那种极微妙复杂的心理及相关的遭际。同时,女性以柳自比本身还离不开折柳者——男性文人,尤其是妓以柳自比,又隐合着对真挚与理想化了的爱情的企盼追求。

女性叙述中的柳自比及性扩展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卷四记载:(韦)蟾廉问鄂州,罢,官僚租钱,蟾曾书《文选》句云:“悲莫悲兮生剐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以笺毫授宾从,请续其句。逡巡,有妓泫然起日:“桌不才,不敢染翰,欲口占两句。”韦大惊,令随念,云:“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坐客无不嘉叹。韦令唱作《杨柳枝词》。明代杨慎的《升庵诗话》卷九中也载此事,只是附会到了高骈身上,以柳自比的妙语佳句,亦稍作改动为:“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似雪飞。”这一含有青楼卖笑女性凄楚血泪的典故,借故事,柳意象的充分女性化已为叙事者多所认同。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还曾精辟指出:

寅恪案,上录四题中,三题皆与柳有关。柳因为诗人春季题咏之物,但亦是河东君自寄其身世之感所在。故后来竞以柳为寓姓,殊非偶然也。史学大师的慧眼卓识,早已洞察出柳文化对后世特定身分遭际中人的巨大浸染作用。亦足证柳意象、柳文学形成的民族审美传统与女性特定心态、男女情爱间的有机联系。以柳自比,正表现出曾钟情于、又受制于男性的女性——主要是妓女,那种极微妙复杂的心理及相关的遭际。像清同治十一年,许豫作《白门柳记》、《衰柳记》记太平天国之后所起的诸妓,仍沿用此称。那些处于青楼楚馆中的女性,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她们因特定心境,其文学接受必定是有选择侧重的,名妓柳如是更是如此。总之,女性自比于柳,往往并非自抒贬意和自暴自弃,而含有历经人世沧桑,痛发阅世之叹的意味,是对人生甘苦的回味总结,对人生现实的一种正视。柳的文化蕴含之于柳如是们有一种令人百感交集的规定性,如是之柳——以柳自名又时时让主体为之警醒,正视现实之中洋溢着自尊自爱,直面人生的勇气。同时,女性以柳自比本身还离不开折柳者——男性文人,尤其是妓以柳自比,又隐合着对真挚与理想化了的爱情的企盼追求。

因为柳意象、柳文学的题材主题最能引发女性的人格化联想,抒发其身世之感与万种情思,咏柳之作也就更多、更有效地达到一种难于比拟的接受效应及反馈机制。清人褚人获讲史小说隋唐演义》第三十回中,描写隋炀帝的众妃子演唱新曲,各人也有其偏爱杨柳词的审美和价值选择:“朱贵儿忽然说道:‘这些曲子,只管唱,没有甚么趣味。如今春光明媚,你看轩前的杨柳青青,好不可爱。我们各人,自出心思,即景题情,唱一只杨柳词儿耍子?

一于是韩俊娥、杏娘、妥娘、袁宝儿都连声响应,有人还提议,唱得好的以明珠一颗相送。(www.xing528.com)

韩俊娥唱的是:“杨柳青青青可怜,一丝一丝拖寒烟。何须桃李春色,画出东风二月天。”

妥娘唱的是:“杨柳青青青欲迷,几枝长锁几枝低。不知萦织春多少,惹得宫莺不住啼。”而朱贵儿,却跳出单纯写景的局限,有意识地寓情于景:“杨柳青青几万枝,枝枝都解寄相思

宫中哪有相思寄,闲挂春风暗皱眉。”唱罢,大家都深会于心,称赞:“还是贵姐姐唱得有些风韵。”接着杳娘也承此韵,唱出了宫中美人的寂寞愁绪:“杨柳青青不绾春,春柔好似小腰身。漫言官里无愁恨,想到春风愁杀人。”此曲唱完后,深会其借柳喻人、感慨自身乏意的众人,不禁都赞叹道:“风流蕴藉,又有感慨。”而袁宝儿自己在最后,却将主题扣到了柳——宫中美人意象的关键之处:“杨柳青青压禁门,翻风挂月欲销魂。莫夸自己春情态,半是皇家雨露恩。”袁宝儿将朱贵儿欲言未尽言的深衷隐曲,婉转地表达出来。小说对柳意象及相关的题材母题的把握,的确是得其在抒情文学中的神髓了。宫中众美人环绕着人格化了的柳意象,吐露抒发出自身对命运的思索。在借柳言情咏志中,可以说柳意象——主题系统所蕴含的丰厚积累,终究给了众才女尤其是袁宝儿相对广阔的想象联想空间。从中更可以看出,文学史后期创作主体是如何对特定的意象——主题进行延续创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