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当之家》、《理解艺术》等相关书籍对空间的探讨

《亚当之家》、《理解艺术》等相关书籍对空间的探讨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结语古希腊时代以来,空间就是孕育各门学科的母体。参见[美]约瑟夫·里克沃特:《亚当之家》日译本,第145-147页。[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5000年艺术大历史》,水平、朱军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英]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7页。马克斯俾尔语,转引自戴士和:《画布上的创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亚当之家》、《理解艺术》等相关书籍对空间的探讨

4.结语

古希腊时代以来,空间就是孕育各门学科的母体。近代以降,达·芬奇、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爱因斯坦等思想巨人,皆因对空间有独自的感悟才创立了新学说。但是自那时起,空间这个思想之母却变身成思想之父。它不仅失去了不断生产新思想的能力,而且将自己权威化,把自己变成思想的规范和目的。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本章讨论的现代主义运动,就可以说是一场反对父性化空间的运动,而现代绘画的目的便是将这个父性化的空间逐出家门。但是,空间从现代绘画中消失的同时,现代绘画也呈现出乱相。20世纪下半期,具象绘画重归波普艺术,这是否意味着空间复归其母性?尽管人们对新具象主义艺术的评价不同,但是现在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时至今日,主宰了整个20世纪的现代性批判思潮,至少在风格上已经彻底改变了。

绘画是用象征形式表达的对世界的理解。20世纪初,艺术家最先意识到空间发生着剧变,于是他们把对世界的这种内心把握用绘画表达了出来。今天的艺术家仍然在用艺术表达着他们对当代的理解。尽管在抽象思维主宰的文明社会里,艺术的象征表达方式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它始终在顽强地表达着。世界总是象征性地展现在艺术当中,站在艺术的角度说,一切皆可象征。

【注释】

(1)[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页。

(2)[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25页。

(3)[英]恩·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张荣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4)[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5000年艺术大历史》,水平、朱军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

(5)《芬奇论绘画·透视篇》,转引自戴士和:《画布上的创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6)[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5000年艺术大历史》,水平、朱军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208页。

(7)同上,第203-205页。

(8)戴士和:《画布上的创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0-71页。

(9)[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5000年艺术大历史》,水平、朱军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208页。

(10)同上。

(11)参见[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第71-74页。

(12)据说这个理想的人体比例,最初见于古希腊雕刻家、建筑家波利克里托斯的著作CANON(意为规范、标准),后来这个理想化的人体比例遂被称为Canon。参见[美]约瑟夫·里克沃特:《亚当之家》日译本,第145-147页。

(13)参见[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56页。(www.xing528.com)

(14)[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5000年艺术大历史》,水平、朱军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

(15)同上,第341页。

(16)同上,第409页。

(17)[英]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50页。

(18)同上。

(19)同上,第66页。

(20)同上,第61页。

(21)同上,第21页。

(22)同上,第86—87页。

(23)[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5000年艺术大历史》,水平、朱军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

(24)[英]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7页。

(25)同上,第6—7页。

(26)同上,第64页。

(27)转引自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28)马克斯俾尔语,转引自戴士和:《画布上的创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