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旅游空间的相关概念

理解旅游空间的相关概念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对“空间”的理解“空间”历来是社会科学的主要议题。牛顿进一步定义了“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认为“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之间是毫无关系的独立存在;物质的运动可以仅仅与时间有关,或仅仅与空间有关。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在其后的两百年间备受质疑。空间不是由外部经验引起的概念。空间是纯粹直观,而不是事物关系的论证或普遍概念,只能表现唯一的空间。

理解旅游空间的相关概念

(一)对“空间”的理解

“空间”历来是社会科学的主要议题。中国古代从对方位的理解转向对空间的定义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宙合》云“天地,万物之宙合,有(通又)橐天地”,此处“合”指四方上下,即自然空间的含义。《文子·自然》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在此,“宙”代表了时间,“宇”代表了空间。

20世纪之前,西方对于空间概念的主流解释以哲学和物理学为代表。在古希腊哲学中,空间始终处于“存在”与“非存在”“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悖论中。古希腊哲学家在讨论空间时使用了虚空、位置、距离、空间等不同的语言表述。其中,最为主要的理论是亚里士多德的“真实空间”、牛顿的“力学绝对空间”和康德的“纯直观形式空间”。

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空间是真实存在的,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物体有自己的地位。亚里士多德以六个维度论述真实空间。维度一:长、宽、高,一切物体因此三度而被界限。空间不能是一个物体。不然,同一空间必有两物。维度二:假设物体有一地位或空间,显然也必有一表面,以及其他物体之限制。维度三:无论是具体的或是不具体的,它可以有大小,但却并没有物体,可触之物的元素却仍是物体。维度四:既不是存在的物质因,也不是形式因、目的因,更不是机动因。维度五:空间是一物存在,则空间也将有一空间,空间又复有一空间,依此类推,以至无穷。维度六:每一物体在空间中,同样,每一空间也有一物体于其中即空间是被事物填充满的,是一种有限空间。

牛顿进一步定义了“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认为“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之间是毫无关系的独立存在;物质的运动可以仅仅与时间有关,或仅仅与空间有关。牛顿在《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一书中表述为:绝对的、真正的时间自身在流逝,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是不动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在其后的两百年间备受质疑。特别是到19世纪末,奥地利物理学家恩马赫(Mach)在他的《力学史评》中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空间乃必然的存在于外的现象根底中之先天的表象,是一种非经验的纯粹直观。他还在《自然地理学中将地理学定义为专门的空间科学,认为空间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是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康德从认识论的角度,认为空间作为一个对象所包含的比只是直观的形式更多。对于如何保证感性知识的可靠性,康德假设了必须存在一种不同于经验知识的纯粹知识,纯粹知识是离开一切经验而独立存在的。空间不是由外部经验引起的概念。空间是外部直观根源中必然的先天表象,我们只能想象空间里没有东西,而不能想象没有空间。空间是纯粹直观,而不是事物关系的论证或普遍概念,只能表现唯一的空间。

知识链接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Rene Descartes)的理性主义与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随着社会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对空间有了本体论的认知,马克思将空间视为一个物理的情景。一方面,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空间体现为劳动时间在生产的物理环境中横向并列和扩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空间体现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需要加以征服的国家乃至全球的市场和距离。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认为,空间不只是物理环境中的空间,而是一个注入社会情感的空间,是一个特定社会组织形式的投射。他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指出异质的空间必然是被划分和区分的,并在其早期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提出空间本没有左右、上下、南北之分,所有这些区分源于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情感价值。他认为,既然单一文明中的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方式来表现空间,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划分形式及其所依据的情感价值也必然是同样普遍的,区分的情感价值起源于社会。

美国学者戈夫曼(Goffman)把社会看作是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以舞台的类比探讨了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的区域化问题,并使用“前台”(Front)、“后台”(Backstage)和“局外区域”(Outside region)等概念探讨了空间区域的制度化特征,这一概念对旅游现象的研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现象学思潮也对空间转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视角从客观空间转向主观空间。德国学者海德格尔(Heidegger)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即“我”的“在”就是世界,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空间并不是一个物理存在,而是以主体存在为中心组建的“人一物”之间的关系状态。

(二)空间生产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理论和社会学领域中,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变革,空间的社会本体论和空间概念进入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在这场空间转向中,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Lefebvre)是最具影响力的先驱。他认为空间的组织在支配性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空间不是空洞的,“空间是社会的产物”,蕴含着某种意义,要从关心“空间中的生产”转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其理论核心是“(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

其中,空间生产包含了“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层次。

1.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

属于社会空间的被感知的(Representational spaces)维度,担负着社会构成物的生产和再生产职能,是那些得以隐匿某个特定的、能引发和促进物质表述(Material expression)和社会再生产的社会空间之行动(Actions)。空间实践是有特定印痕或铭文的常规活动,这些活动的表述与地方性(Locality)概念拥有诸多相似性。(www.xing528.com)

2.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空间表征属于社会空间的被构想的(Conceived)维度,是生产关系及其秩序的层面,与维护统治者各种利益的知识、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联系在一起。例如,开发商、各类规划者及学术专家所期盼,将空间理解为现象或体验的,往往通过符号、规划、蓝图或符码等表达出来。

3.表征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s)

表征空间属于一种直接经历的(Lived)空间,与现象和感知空间清晰关联。表征空间指向使用者在日常意义和地方知识中生产和占用,是居民和使用者的空间,处于被支配和消极的主体地位。

实际上,空间被看作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空间生产不是指在空间内部的物质生产,而是指空间本身的生产,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和社会过程,只有当社会关系在空间中得以表述时,这些关系才能够存在。把自身投射到空间中并在空间中固化,在此过程中也就生产出空间本身。社会空间既是“生产方式”,也是“被使用和消费的社会产品”,它包含四个原则:第一,物质空间正在消失,但并不意味着其重要性在减弱;第二,任何社会、任何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结果是主导性空间可能支配其周边的附属空间;第三,理论复制了生产过程,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者根据自身不同条件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空间的生产;第四,从一种生产方式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既具有极高理论价值,又会伴随新空间的生产。

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郭文(2015)认为旅游空间生产(Production of Tourism Space,PTS)是指资本、权力和利益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旅游空间重新塑造,并以其作为底板、介质或产物,形成空间的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过程。

(三)场域

“场域”理论重要的代表学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和福柯(Foucault)布迪厄主张社会结构与行动、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现象的二元对立,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场域”概念。布迪厄认为,高度分化的社会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某种程度的独立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这些“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构成的现实社会空间中,这个场域存在着“客观社会结构”(客观性)、“主观行动结构”(主观性)以及“符号体系结构”(表征性)三个不同面向的层次结构。社会由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等不同场域构成,每个场域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有特定的运行逻辑和资本,具有某种惯习的主体在场域中因占有不同位置或地位而占有了资源,社会主体不断为这些资源而竞争和冲突,以此推动场域的不断发展,动力就是行动者个人和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现代社会会因为不同阶层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进行演变或者重构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是“场域”“资本”“惯习”。这三个核心框架是指一个场域由附着某种权利形式的各种位置空间的关系所构成,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

福柯认为,现代社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机制,“真理”(知识、习俗,以及具体环境中被当作真理的事物)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单个的“人”只是使用权力的工具。福柯认为,空间的命运取决于权力,空间是“权力的逞能场所”。布迪厄和福柯的论述,将场域视为在社会中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

知识链接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与英国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德国的哈贝马斯(Jurgen Harbermas)被认为是当代欧洲社会学界的“三杰”。布迪厄横跨众多领域,打破了学科界限,从跨学科的角度入手,对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史学、美学文学等都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思想范畴。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1977)、《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90)、《语言与符号权利》(1991)、《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1992)。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福柯主要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及权力怎样通过话语权表现出来,并配合各种规训的手段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节中去,如监狱制度、性问题等。福柯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有:《古典时代疯狂史》(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规训与惩罚》(1975)、《性史》(1976—1984)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