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罐破摔孩子不坏,别怪老师

破罐破摔孩子不坏,别怪老师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破罐破摔——世上本无坏孩子现在的妈妈常常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自己的孩子,给他们贴上“好孩子”或者“坏孩子”的标签。但是许多小时候被认为是“坏孩子”的孩子,长大后都成为了有用之才。孩子还未长大成人。“好孩子”自以为高人一等,“坏孩子”便开始自暴自弃。往往一些“坏孩子”的形成,就是这些妈妈的缺点或错误导致的。慢慢地,鹏鹏就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了。切忌不能指责打骂这些“坏孩子”。

破罐破摔孩子不坏,别怪老师

破罐破摔——世上本无坏孩子

现在的妈妈常常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自己的孩子,给他们贴上“好孩子”或者“坏孩子”的标签。但是许多小时候被认为是“坏孩子”的孩子,长大后都成为了有用之才。

普京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好孩子”。

在普京青少年时代度暑假的一个小木屋的阁楼上找到一本成绩册,上面记载着普京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评语。普京的算术和自然只有3分,绘画只有2分,评语更不理想,“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家庭作业经常不交”。而现在的普京是俄罗斯人的偶像。他干练、果断、沉着,民众支持率始终居高不下,甚至被俄罗斯妇女评为“全俄最性感的男人”。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一代武术宗师,功夫电影巨星。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

可是小时候的李小龙,完完全全就是我们成人眼里的“坏孩子”的典型:他小时候特别顽皮,特别好动,一刻也停不下来。他还特爱恶作剧,被捉弄的对象甚至包括他的家人。与此同时,他还是个打架的高手——他不惧大,不惧恶,常常与那些比他大很多的孩子打斗,结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他赢。

但是这样的打架高手,有次却马失前蹄,在街头打架的时候败在一个貌似营养不良的瘦弱的孩子手下。那个孩子出手奇快,以至于李小龙还来不及反应就落得个惨败。李小龙这时意识到原来学的一些还只是花拳绣腿,并不能在实战中占据优势。于是,他用教恰恰舞为交换条件,求救于一个武术高手。他的武术功夫越来越高,被他打的人越来越多,被他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李小龙这个时候才17岁,他的父母担心他的安全,便送他到了美国。

就是这样的一个街头混混似的李小龙,到了美国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剧变。他开始自己谋生,开设过武馆。后来,还进了美国的一所大学攻读哲学专业。他又汲取西洋拳等拳法的长处,同时对武术进行了哲学思考……他成了一代武学大师。

孩子还未长大成人。妈妈用现在的德育、智育、体育的框框去套他,把他当作图书馆里一本本书那样分档归类,从而让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心灵桎梏。“好孩子”自以为高人一等,“坏孩子”便开始自暴自弃。

当你的孩子被他人诊断为“无药可救”的时候,妈妈也绝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孩子,让他放任自流。

一、正视自己身上的问题

出于对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妈妈要多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

懂教法、明事理的妈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会马上开口要求、指责孩子,她会去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想出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急躁、专制的妈妈看到孩子有问题,便会马上动嘴去说,甚至于打骂孩子,这样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将来令人担忧。还有些固执的妈妈,不肯承认自己身上的问题,有的知道却又不主动去改。

这些对于教育孩子都是无利的。往往一些“坏孩子”的形成,就是这些妈妈的缺点或错误导致的。所以,要想治标,必须治本!

二、不要给孩子安上“坏”的标签

鹏鹏的父母在儿子3岁时离婚了,鹏鹏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对儿子的要求非常高。鹏鹏犯了错误,她一定会惩罚。不过妈妈发现,所有的方式对孩子来讲,都不怎么好使,过不了一会儿就忘了。(www.xing528.com)

有一次,妈妈刚给儿子换了新衣服,嘱咐他不要弄脏,结果没几分钟,鹏鹏就将衣服弄得一塌糊涂。妈妈回家后看到脏兮兮的儿子非常生气。将计就计说道:“妈妈昨天给你洗了那么多的衣服,累得肚子都痛了,今天连班都上不了了,你还这么不体谅人。”

说着,把打过点滴的手背伸出来给儿子看。鹏鹏看到粘着胶布的手,“哇”地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鹏鹏错了,鹏鹏错了,鹏鹏再也不气妈妈了!”看着儿子的表现,妈妈很心疼,但那几天,儿子真的很乖,没有再将衣服弄脏。由此,妈妈找到了一个教育儿子的好方式,只要儿子一不听话,她就用“苦肉计”来惩罚儿子。比如,一边数落他,一边讲单身带儿子的种种不易;或者做熟饭让儿子一个人吃,自己则躺在床上假装被气病了;妈妈甚至还会用眼泪攻势,面对着儿子,一边委屈地抹眼泪,一边无奈地说:“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不懂事的儿子呢?我这当妈的心血真是白费了!”

慢慢地,鹏鹏就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了。在幼儿园里,他经常破坏公物,只要是鹏鹏坐过的桌子,总能留下小刀的刻痕。幼儿园刚刚粉刷完墙壁,鹏鹏却用沾满墨水的手掌,在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两个黑乎乎的小手印。偶尔,鹏鹏还会打小朋友。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还没有形成对外部世界以及自己的正确全面的认识。妈妈某一句话或某一个举动,都会影响他们。如果妈妈给孩子正向的评价,孩子就会得到一个正向的影响。如果相反,孩子会自卑,对自己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就像上例中的鹏鹏。

所以,妈妈注意不要随意给孩子安上“坏孩子”的标签。当孩子犯错误时,尽量正面引导孩子,千万不要给孩子定性,这样会非常阻碍孩子的成长。

三、给犯错的孩子一个机会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确世上没有哪个人是十全十美的,谁都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犯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人犯错不可避免,错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错误,要从错误中成长起来。

切忌不能指责打骂这些“坏孩子”。妈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还会把孩子带向歧途。

那么,该怎么做呢?

1.遇事要理智

孩子犯错误时,妈妈一定要理智,调查清楚孩子是如何犯错的。有些妈妈盲目听了孩子的老师或者小伙伴的话,就认定孩子犯了错。这样很不对,孩子有时会被冤枉。

2.情绪要平和

和孩子聊他的错误问题时,妈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面对面。要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妈妈让孩子了解什么是错误,以后该如何做是非常关键的。

3.宽容和鼓励

要给孩子一个机会。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当孩子犯错时,妈妈要宽容他并鼓励他,给他温暖。不能因为一件事或几件事就否定孩子不成器或认为管不好了。妈妈一定要给孩子机会,但是不能无限制地纵容。如果孩子一再屡教不改,一定是妈妈教育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