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自立,别将责任推给老师

让孩子自立,别将责任推给老师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导孩子做一个自立的人自立自强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也是现代人追求的心理品质。在一家幼儿园有这样一个故事:已经上中班的悦悦入园一周了,活泼可爱。多鼓励,多指导,可以提高孩子自己动手的积极性,有助于其自立品质的形成。

让孩子自立,别将责任推给老师

引导孩子做一个自立的人

自立自强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也是现代人追求的心理品质。简单地说,自立就是不依赖别人,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做事的精神品质。在当今时代,一个人必须具备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旦具备了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就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但是,如今的许多孩子可以考很高的分数、能够知道很多的知识,也可能是爸爸妈妈眼里听话的孩子,但他们却又时时刻刻离不开家长的呵护。当他们独自去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可能会状态百出。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不会自己洗脸、不会自己穿衣服、让家长喂饭;小学生不会削苹果、不会扫地、不会整理房间;中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不会交朋友;大学生不会买火车票、不会去银行存取钱、不会同他人打交道……这么多“不会”给我们的家长们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问题:“我们的孩子怎么如此没有独立意识和能力?”

其实,问题主要是出在家长身上。家长在完成孩子的成长教育上存在误区,造成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缺失。

在一家幼儿园有这样一个故事:

已经上中班的悦悦入园一周了,活泼可爱。可是李老师发现她的依赖性实在太强了,什么事情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小便要老师给她脱裤子、穿裤子,午睡时要老师给她脱鞋、脱衣服……老师想让她自己做,她总是以“我不会”为理由拒绝。李老师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悦悦妈妈,悦悦妈妈无奈地说:“是啊,有一阵子,她老是要自己做,我还嫌她烦;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想叫她自己做,她总是不肯。”

在李老师的耐心鼓励下,悦悦终于开始自己穿衣服了,老师大大地表扬了她,她非常高兴。下午,当妈妈来接悦悦的时候,悦悦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会自己穿衣服了。”“是吗?”悦悦妈妈一边回答着女儿,一边习惯性地把挂在教室外面的悦悦的外套拿下来,然后给她穿上。

现在的孩子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围着,什么也不让孩子干,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然就会严重信赖大人,造成他长大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自立自强也就无从谈起了。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放手,让孩子自立呢?

一、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自己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妈妈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有一家女主人不在家时,一个5岁的女孩把自己的袜子洗了晾在椅子背上。妈妈回家后,取下袜子,责备女孩:“谁叫你洗袜子了!你看看,后跟都没洗净,还弄一地水,你不要再给我添乱了!”妈妈一番话,把孩子做家务的兴趣扼杀殆尽,孩子仅有的一点热情消失了,可能再也不会主动去洗东西了。(www.xing528.com)

想想看,这是孩子多么难得的举动啊,这不是简单的洗洗小袜子,而是在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在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立能力,可这一切都被这位妈妈的一句话扼杀掉了。有这样的家长,孩子又怎么能自强自立呢?其实,孩子从小都是喜欢自己动手,也都是喜欢承担责任的,反而是父母的过分担心、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扼杀了孩子的责任心。

二、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妈妈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妈妈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

在家里,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晚上自己上厕所、整理床铺等。

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家长的要及时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行为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三、让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妈妈更要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

四、多鼓励,多指导

作为还未成年的孩子,很多事情由于没有经历,不会做或者做得不好,这是很自然的。这时候就需要妈妈耐心地指导,鼓励孩子坚持不懈地尝试。比如,怎样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择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就拿煮饭来说,首先是要给他讲清楚煮饭的程序,先把水舀进锅里,然后把米淘好放进锅里,并讲清楚多少米用多少水。这是一个程序的示范。然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做,也许孩子会把饭煮糊或者没有煮熟。这不重要,继续鼓励孩子再做,再加以指导,孩子一定会学会煮饭。

独立性还表现在孩子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妈妈要教孩子学会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去和同伴交往。当孩子和同伴发生纠纷时,教他们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决矛盾。

切忌指责孩子,说孩子很笨之类的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经常鼓励孩子说:“宝贝是好样的,你一定能做好!”多鼓励,多指导,可以提高孩子自己动手的积极性,有助于其自立品质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