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映象的特征及存在方式

映象的特征及存在方式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映象是作为否定物而建立的否定物。映象是从有之范围里还剩下来的全部余留。这样,映象便是怀疑论的现象,或者说唯心论的现象也是这样一个直接性,它既非某物,也非事物,总之不会是在其规定性和对主体的关系以外那样一个漠不相关的有。但是,怀疑论同时又容许它的映象有多种多样的规定,或者不如说它的映象以整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内容。怀疑论使映象的内容对它是现成的,对怀疑论说来,无论映象具有什么内容,那都是直接的。

映象的特征及存在方式

1.有是映象。映象之有全在于有之被扬弃,在于有之虚无。有在本质中便有了这种虚无,而在有之虚无以外,在本质以外,便没有映象。映象是作为否定物而建立的否定物。

映象是从有之范围里还剩下来的全部余留。但映象映现得还有独立于本质的、直接的一面,并且总是本质的一个他物他物一般包含实有和非实有两个环节。非本质的东西,由于它不再具有一个有,所以对它说来,从他有那里留下来的,便只是纯非有环节;映象在有之规定性中之所以是这种直接的非实有,是因为它只是在对他物的关系中,即在它的非实有中,才具有实有,即仅仅在它的否定中才有的那个非独立物。于是在它那里只留下了直接性的纯粹规定性;这却是作为反思的直接性,即仅仅直接性的否定为中介才有的,这种直接性与它的中介对比起来,除了非实有的直接性这种空洞规定而外,便什么也没有。

这样,映象便是怀疑论的现象,或者说唯心论的现象也是这样一个直接性,它既非某物,也非事物,总之不会是在其规定性和对主体的关系以外那样一个漠不相关的有。怀疑论不容许自己说“物”;近代唯心论不容许自己把认识看作是关于“自在之物”的知识;怀疑论的映象总之不该具有一个有的基础,在近代唯心论的认识里,不应出现自在之物。但是,怀疑论同时又容许它的映象有多种多样的规定,或者不如说它的映象以整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内容。同样,唯心论的现象把全部多种多样的规定性都掌握在现象自身之内。前者的映象和后者的现象被直接规定得如此多种多样。这种内容尽管可以没有有、没有事物或自在之物作基础,它对自己说来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它只是从有转移为映象,以致映象便在本身之内有了那些多种多样的规定性,它们是直接的、有的、互为他物的。所以映象本身便是直接规定了的东西。映象可以具有这样、那样的内容,但是无论它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却都不是由它本身建立起来的,而是它直接就具有的。不论莱布尼兹、或康德、费希特的唯心论,或者唯心论的其他形式,也和怀疑论一样,极少超得出作为规定性那样的有,极少超得出那种直接性。怀疑论使映象的内容对它是现成的,对怀疑论说来,无论映象具有什么内容,那都是直接的。莱布尼兹的单子是从本身发展出它的表象,但是单子并非创生的和融化的力量,那些表象在单子里正像泡沫那样升腾;表象互相间都是漠不相关的、直接的,即使对单子本身也如此。康德的现象也同样是一个现成的知觉内容;这种内容以主体的感受、规定为前提,这些感受、规定对自身和对主体都是直接的。费希特唯心论的无限冲动当然会没有自在之物作基础,以便它在自我中纯粹成为一种规定性。自我把这种规定性变成自己的并扬弃其外在性,但是这种规定性对自我说来,同时又是直接的,是自我的一个限制,自我能够超越这个限制;但是这个限制却在自身中具有漠不相关的一面,依据这一面,限制尽管在自我之中,却包含着自我的直接的非有。——

2. 所以映象包含着一个直接的前提,一个独立于本质的方面。但是,由于映象与本质相区别,关于映象便无法指明它是扬弃自身并回归到本质,因为有是整个儿回归到本质的;映象是自在的无的东西;可以指明的,只是:把映象从本质区别开的规定,就是本质自身的规定,再者,本质的这种规定性,即映象,是在本质自身中被扬弃的。

构成映象的,是非有的直接性;这个非有不过是在它本身中的本质的否定性。有就是本质中的非有。它的自在的虚无就是本质自身的否定的本性。但是这个非有所包含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就是本质自己的绝对的自在之有。本质的否定性是它的自身等同,或说它的单纯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由于本质在它的无限否定性中具有这种自身等同,有就在本质中保持着自身;因此,本质自身就是有。直接性在那与本质对立的映象中具有规定性,因此它不过是本质自己的直接性,但不是有之直接性,而完全是有了中介的、或说反思的直接性,这就是映象,——有不作为有,而只是作为有之规定性,与中介对立:有作为环节。

虚无,但是作为长住不灭;有,但是作为环节,或者说是自在之有的否定性和反思的直接性:这两个环节构成映象的环节,因而也就是本质自身的环节;当前现在的,并不是在本质中的有之映象或在有中的本质之映象;本质中的映象不是一个他物的映象,而是自在的映象,即本质自身的映象。(www.xing528.com)

映象是在有之规定性中的本质自身。本质所借以具有一个映象的那个东西,就是本质自身规定并从而与其绝对统一体区别开来的那个东西。但是这种规定性在统一体本身中也同样全然被扬弃了。因为本质就是借其否定而的那个独立物,它本身就是那个否定,以自身为中介;所以本质就是绝对否定性和直接性的同一统一体。——否定性是自在的否定性;它是它对自身的关系,所以它自在地是直接性;但它又是对自身的否定关系,是它自己的排斥否定,所以自在之有的直接性就是对否定性的否定物或规定物。但这种规定性本身就是绝对的否定性和这种规定;后者直接作为规定就是其自身的扬弃,就是回归到自身。

映象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具有一个有,但映象又是在一个他物中,在自己的否定中;映象是非独立性,它在自身中被扬弃并且是虚无的。所以映象是回到自身的否定物,是作为在其自身中非独立物那样的非独立物。否定物或非独立性的这种对自身关系,是它的直接性;直接性是不同于否定物自身的一个东西;直接性是否定物对自身的规定性,或者说直接性是对否定物的否定。但是对否定物的否定就是只与其自身相关的否定性,是规定性本身的绝对扬弃。

所以在本质中的映象是一种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是无限的规定性。它是那种只与自身消融的否定物;所以它是这样的规定性,即它是独立性而又不曾被规定。——反过来说,独立性作为自身相关的直接性也同样完全是规定性和环节,并且只是与自身相关的否定性。——这个否定性与直接性同一,这样,直接性也与否定性同一,这个否定性和直接性就是本质。因此,映象就是本质自身,但这是在一种规定性中的本质,这样,这种规定性就只是本质的一个环节,而本质则是其在自身中的映现(Scheinen)。

在有之范围内发生了非有,它同样是直接物而与作为直接物的有对立,两者的真理就是变。在本质的范围内首先对立的,是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然后是本质和映象;而非本质的东西及映象则是有之剩余。但是这两者以及本质和它们的区别都不过是以下一点,即:本质将首先被当作是一个直接物,而不是像它是自在的那样,就是说不是作为纯中介或绝对否定性那样的直接性。于是那一个直接性仅仅是直接性的规定性。因此,本质的这种规定性之扬弃,不过显示出非本质的东西仅仅是映象,而本质则不如说是在其自身中就包含着映象,作为自身中的无限运动,这个运动规定本质的直接性为否定性,本质的否定性为直接性,这样,这个运动也就是本质自身中的映现。本质在它的这个自身运动中就是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