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日阳光:守护彷徨青少年案例精选

冬日阳光:守护彷徨青少年案例精选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夜晚护送三少年回家“冬日阳光”行动深宵外展三林线的8名社工在三林镇寻找着深夜不归的青少年。

冬日阳光:守护彷徨青少年案例精选

第三节 典型案例描述:“冬日阳光”——守护彷徨青少年[3]

2004年12月17日和18日两个昼夜,上百名社工出现在上海市青少年聚集的网吧、舞厅以及各街头巷尾,寻找、识别和帮助迷失方向的青少年。为了帮助那些迷失方向的青少年,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冬日阳光”行动。参与本次行动的青少年工作社工顺利完成了浦东新区深宵外展、闸北区网吧外展、徐汇区和卢湾区娱乐场所外展及全市各区县未成年人购买烟酒的街头外展与调查行动。作为本次行动的第一道冲击波,17日和18日的外展工作是我国青少年事务社工第一次开展类似行动,旨在探索上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外展服务的新形式,向社会宣传青少年社会工作这项新兴事业,拓宽社工服务对象的确认途径,同时,贯彻和落实上海即将出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有关精神,对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情况进行调查。

一 气馁社工学会了观察

(地点:浦东南路某网吧 时间:17日晚11点30分)浦东南路一家网吧前的人行道上,7个男孩正围在一起,其中有人在吸烟。本次外展行动中的浦东社工站负责人吴老师,立刻部署社工小郑注意观察,适时介入。

男孩们闲聊了约10分钟后向潍坊路方向走去,随即闪进了旁边一个窄窄的楼道里。楼道内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游戏厅,7个男孩围坐在一起闲聊。随后跟进的小郑选择了一台紧挨着这些男孩的游戏机进行观察。

男孩们的对话引起了小郑的注意,一名较大的男孩问另一个男孩:“你多大了?”“我16岁。”“那你还不回去……小心我抽你……”

小郑正寻机想劝导这个16岁男孩,但7个男孩却起身离开了游戏厅。

按照工作原则,男孩们分散后才是社工对那名16岁男孩进行劝导的最好时机。但是,20多分钟后,7名男孩却分散着朝两个不同方向走去,很快消失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小郑最终没能接触上这个男孩。

没有和服务对象接触上,小郑感到有些可惜。吴站长告诉他不要气馁,因为观察本身也是外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问题对象并确定对象的活动范围,这对以后的工作开展会起作用。这次经历使小郑对开展外展工作中的观察这一环节有了更深的理解,提升了小郑的观察水平。

二 屡战屡败使社工愈加成熟

(地点:娄山关路玉屏南路路口 时间:17日下午1点)在娄山关路玉屏南路路口守候了一个多小时后,路口的烟酒专卖店柜台前出现一个个头不高的男孩,虽然柜台上摆放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醒目标志,但男孩很快就买到了香烟

这一切都进入了社工小许的视线。小许走到男孩身边,正欲开口,男孩握着香烟转身离开。小许急忙追上前去,友好地表明了自己的社工身份,并向其出示“烟酒调查”的问卷,但男孩只是斜视了一眼问卷,声称“我有事”就加快脚步快速跑开了。

这是本次外展行动中周桥区域社工遇到的第7个拒绝接受服务的对象,这些未成年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尽管社工此前已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屡战屡败,仍需屡败屡战

三 服务对象助社工工作

(地点:闸北区某网吧 时间:17日晚7点半)闸北社工站的8名社工来到了该区某网吧。网吧的“上座率”非常高,社工小钱意外发现人群中有一人是自己以前的服务对象。他接受社工服务已有一年多,和小钱很熟,双方很快就攀谈起来。小钱注意到,与服务对象在一起的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凭直觉,我觉得他(陌生年轻人)应该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在与服务对象的交谈中,小钱有意把话题往陌生年轻人身上扯,并慢慢与这名年轻人搭上了话。小钱从对话中确认了这个年轻人就是服务对象后,适时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递上了宣传材料和承诺卡,对方平静地接过了材料。(www.xing528.com)

这天晚上小钱是“幸运”的,刚在一个座位坐下后,旁边的上网者就主动跟小钱打起了招呼——又是一个以前的服务对象!这个年轻人以前只知道“玩”、“混”,对别人的劝解非常不屑。社工把他列为服务对象后,介绍他参加了很多活动,并组织他参加球赛,最终他慢慢接受了社工的劝解,选择了一所中专学校读书

四 进舞厅挑选服务对象

(地点:衡山路某迪斯科舞厅 时间:17日晚10点)社工小秦和他的十多名同事走进衡山路上一家迪斯科舞厅。二十出头的小秦显得有些紧张,不仅是因为第一次进舞厅,更因为肩负的使命:他们要了解这个复杂场所里有没有社区青少年,并尝试与他们接触,为今后向他们提供服务打下基础。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半,社工们才寻找到“服务对象”。这时,舞池中三个打扮前卫的青年在跳着舞,社工小陈灵机一动,对其中一位大声说道:“你们的舞跳得真不错!”一位黄头发的青年开心地回应道:“我们Hip_Hop跳得更好!”

小秦随即跟进了舞池。此时,其中一个男孩跳到台上领舞,小秦马上抓住机会,挤到台前对他竖起大拇指。当这几个男孩子再次回到桌前坐下,小秦决定和他们正面接触。

第一句话该怎么说?这些男孩身边没有多余的位子,站在旁边是不是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如果他们不理睬该怎么办呢……小秦在自己座位和男孩之间来回走了好几圈,心里直打鼓。最后,小秦直接走到男孩们的桌边说:“你们舞跳得蛮好,认识一下可以吗?”男孩们稍犹豫后,便给他让出了一个座位。

小秦接着说道:“我是个社工,今天是和朋友们来玩的。你们知道社工吗?”“知道,哈哈,香港电影里有的,就是专门管古惑仔的,我们可不是古惑仔啊。”几个男孩子笑起来。

“其实我们对所有16岁到25岁的青少年都提供服务和帮助。”就这样,小秦顺利地和男孩们聊了起来。但有些遗憾的是,这几个男孩不是服务对象,而是某公司的职员。

行动结束后,社工们聚在一起讨论时认为,虽然这几个男孩子不是社工的目标人群,但他们经常出入歌舞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目标人群,因此,和他们的交流非常有必要。

五 夜晚护送三少年回家

(地点:三林镇 时间:17日晚9点)“冬日阳光”行动深宵外展三林线的8名社工在三林镇寻找着深夜不归的青少年。晚上11点30分,社工们在东明路边一个居民区内发现有一家网吧,网吧内三个男孩背对着门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社工随后了解到,这些男孩竟然都是这家网吧的VIP会员,每个周末晚上11点都会来玩,一般玩到凌晨1点回家。几名社工决定分头送三个孩子回家。

社工小顾送的男孩家离网吧比较远。走出网吧,当小顾把手搭在男孩的肩膀上时,这名男孩缩了缩身子,有些戒备。小顾事后说:“我感觉到他身子有点发抖,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紧张。”

半路上,小顾接到了另一名社工小杨的电话,小杨告诉他自己已经将男孩送到家返回了原地。小顾在电话里告诉小杨:“这个男孩的家比较远,我们还在路上,我送他回家后再和你们会合。”挂了电话,小顾发现男孩的态度变得非常缓和,男孩说:“这么晚了,你回去吧,不要送我了。”

走到男孩住的楼下,男孩突然问小顾:“顾叔叔,你能不能给我一个电话?”小顾立即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他。男孩看了看名片,要过一张纸片写起字来,随后交给了小顾。字条上写道:“谢谢顾叔叔送我回家,我下次不再到网吧去玩游戏了,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我以后有了困难会同叔叔们联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