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智慧:得下情则治

墨家智慧:得下情则治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居上位的人施政,能得到下面的实情则治理,不能得到下面的实情则混乱。墨子认为,统治者位居高处,在施政时如果能得到下边的实情,对百姓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能够奖赏善人,惩罚暴人,那么国家就必然治理。由此可见,统治者能否真实地了解下面的情况,对于施政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而墨子说“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墨家智慧:得下情则治

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尚同下》)

墨子说道:“智者做事,必须考虑国家百姓所以治理的原因而行事,也必须考虑国家百姓所以混乱的根源而事先回避。”然而考虑国家百姓所以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居上位的人施政,能得到下面的实情则治理,不能得到下面的实情则混乱。

墨子认为,统治者位居高处,在施政时如果能得到下边的实情,对百姓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能够奖赏善人,惩罚暴人,那么国家就必然治理。如果居上位者在施政的时候,不能得知下面的实情,对百姓的善恶不清楚,得到善人而不知赏赐他,遇到暴人而不进行惩罚,那么国家民众就必定发生混乱。统治者在进行赏罚时,首先应该得到下面的实情,考察实际的情况,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如果身处上位、管理国家的行政长官不能体察民情,那么他认为可以奖赏的人,可能正是大家所非议的人,众人都认为他不好,那这种奖赏就不能起到劝勉作用;而如果他认为应该得到惩罚的人,恰恰是大家所交口称赞的贤士,那么,这种惩罚反而会阻止人心向善。由此可见,统治者能否真实地了解下面的情况,对于施政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而墨子说“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很早就意识到“得下情”的重要性,纵观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明主贤君,无不具有全面真实体察民意的智慧。

早在周朝,虽然当时的信息传递技术非常落后,但周天子还是采取了很多方法体察民情,除了通过各诸侯的上书了解各地民情外,还特意微服私访,进行采风。史书记载说,周天子每五年就要到各地视察一次,每到一处,都命采诗官陈述民间的诗歌,通过这些诗歌来了解民间对国家治理的态度。中国的诗歌经典《诗经》中的《十五国风》都是“采风”得来的。这些诗歌从各个侧面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周代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在为统治者提供政治借鉴的同时,也给我们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在历史上的诸多朝代中,几乎都有几个喜欢微服私访的帝王,他们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通过亲身体验,得知民间疾苦,为自己制定方针策略提供了最为直接也最为真实的依据。清代的康熙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到地方上巡察社会、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清圣祖实录》中,有关康熙皇帝巡幸的记载连篇累牍,他东巡山东,西巡陕西,北巡塞外,南巡江浙,京畿之地更是频繁巡视之地,康熙皇帝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当时的中国。他私访民间的目的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出于巩固江山统治的政务目的。乾隆皇帝继承祖父的传统,继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严整吏制,于是才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康乾盛世”。

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历代统治者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然而,民心如何得呢?就是要“得下情”,在了解基层情况、倾听大众呼声之后,所制定的政策才能顺乎民心,自然也就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大凡历史上出现的昌盛时期,无不出现在能体察民情的君王统治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德明君唐太宗曾这样说:“朕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这反应出了唐太宗的“知福、惜福”之心,由于他懂得民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明白“一丝一线,恒念物力维艰”的来之不易,因此,才在生活铺张奢华时想到节俭,在施政治国时考虑到国计民生,所以才有了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的“贞观之治”,他自己也青史留名。

而如果对下情不能够明察,那么官吏就不能够为民做主、伸张正义;皇帝就会被蒙蔽双目、不辨善恶;而那些善于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的奸佞小人就会大行其道、祸国殃民;社会风气、政治廉明也会因此而受到污染和亵渎。《大金国志》中记载的“和尚之死”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金代有个女真人在汉人居住区做官,因为语言不通,所以官府的一切事宜只能靠翻译。因此,当时的翻译依仗着自己的特殊职业,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无人能管,他们把手中的权力当作发财致富的工具,所以个个富甲一方,成了当时的一大社会弊病,老百姓被害的苦不堪言。

当时女真贵族有一个名叫银珠哥的人做燕京留守的时候,有几十家人借了一个富和尚的六七万钱不肯偿还,和尚就去告状。欠债的人家不想还钱,于是联合起来去贿赂翻译。翻译说:“你们欠了人家这么多的债,按法律是一定要还的,但如果你们肯以厚礼报答我,我给你们想办法彻底摆平此事,永远免掉你们的欠债。”欠债的听了当然非常高兴,个个欣然许诺

在银珠哥审判这件案子的时候,翻译就对他的诉状做了手脚,掉换为另一张早已编好的诉状。然后煞有介事地对银珠哥翻译说:“久旱不雨,这个和尚决心焚身以感动天地,乞求上天降雨,以救万民。”银珠哥大王正为天不下雨无计可施,于是欣然同意。

和尚就这样被火火烧死了,而那些翻译们则更加猖狂地聚敛财富,燕京也成为当时吏治最为腐败的地方。

类似的事情在历朝历代都不少见,这是因为在现实中“得下情”并不容易。“下情”指的就是下层的情况,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老百姓,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地把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反映上去,倘若再遇上了诸如“翻译”之类的中间环节故意歪曲事实、营私舞弊,下情就更难为上层所得知。因此,就需要居高位的统治者主动去探寻“下情”,以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认知,制定正确的法度,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但国家需要“得下情”才能实现“治”,在当今社会,企业也需要掌握这种管理的大智慧,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因而,企业的管理者要想实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善于运用管理的智慧。(www.xing528.com)

了解民情,掌握基层的心声,是领导者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为领导者,如果与基层距离太远甚至脱离基层,就不会知道下层人员所关注的事、所在意的需求,不会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对工作的建议和看法。而当下层人员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忽视,创造性就会受到打击,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管理者无论想完善公司制度改革,还是作出决策建议,甚至是发布一个小小的文件,都需要对基层进行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准确了解基层一线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决定才是真实可行的。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了解下层的情况,知道员工们的思想倾向,如此,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

然而,在企业中实现“得下情而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

管理者对员工的学历、经验、生长环境以及背景要有一个具体的掌握;另外要了解员工的兴趣、专长,这对于做到知人善任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员工能够从事自己擅长的业务,那么他们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次,管理者还要聆听基层人员的心声。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往往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能力很自负,这种倾向有助于果断、迅速地解决问题;但同时也会把管理者带到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思维误区,如果管理者不能放下身段去倾听员工们的意见,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危害。

如果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能虚心聆听员工们的认识和看法,对自己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建设的意义,所谓“旁观者清”,员工们站在旁观的立场也许更能清楚地发现制度中的弊端,因而他们所提出的建议更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倾听员工们的声音也是团结员工、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员工的思想出现问题,就会失去工作热情。如果管理者在员工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关爱,那将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员工们会因为管理者对他们的关爱而卓越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最后,管理者要能够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

其实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就像开汽车,司机在开车时需要及时地查看指示器和路面,当道路情况发生变化、指示器发生异常变化,他就应该随时转动方向盘,调节速度,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顺畅运行。管理企业的员工也是同样的道理,管理人员要想实现自己的管理目的,要员工在制定的轨道上运行,就要仔细观察、不断调整管理策略,才不会出现偏误,公司才能稳步发展。

“得下情则治”还有另一层面的意思是,“得下情”是实现“治”的前提和基础,但管理者仅仅停留在“得下情”上,而不去制定相应的策略并有效的实施,那么依然不能实现“治”的目的。就好像一个人把菜谱背得滚瓜烂熟,但并不曾做出一道菜,我们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厨师吗?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对自己员工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企业现状的分析鞭辟入里,但就是拿不出来管理制度,或者不去实行自己的管理制度,这个企业能取得好的业绩吗?因而,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能够“得下情”,还要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并实施,才能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