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智慧:勤俭的生财之道

墨家智慧:勤俭的生财之道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墨子提出了自己的生财之道——勤劳、节俭。墨子对于大禹提倡节俭的个人生活、勤劳的工作观念十分推崇。墨子就是顺应了这种时代的趋势,提出了自己“赖其力者生”的生财主张。墨家的经济思想中,除了把勤劳作为创造财富的手段之外,还把节俭看做是积累财富的有效方式。正是因为他身正为范的节俭,才会教化民众、上行下效,国家的生产才得以恢复。节俭对于国家的作用如此,对于家庭、企业的重要性

墨家智慧:勤俭的生财之道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节用上》)

圣人在一国施政,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大到施政于天下,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加倍。

墨子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他本人就是一个小手工业者,他所代表的是下层民众的利益。因而在墨家学说中的很多主张和观点,都是站在下层百姓的立场上,为了实现民众的利益而提出的,比如说他主张任人唯贤的平等的人才观就是为了下层有才干的人能得到任用而提出的。他的经济思想也是从民众的角度出发,因而有自己独特的生财观念。

在我古代传统的农业社会中,自给自足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如果把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剥削掠夺考虑在外,农民所获成果的多少和自己所付出劳动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是真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财富的多少直接体现在劳动所得的成果中,一个人如果勤劳,那么就能多得,相反,那些懒惰的人则不能获得劳动过失。在这种自然经济条件下,勤劳是致富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墨子提出了自己的生财之道——勤劳、节俭。

第一,勤劳是创造财富的手段。

儒家“至君尧舜”的选择不同,墨子把大禹作为和自己主张相一致的上古时期的圣人。

墨子对于大禹提倡节俭的个人生活、勤劳的工作观念十分推崇。认为辛勤劳动以使人丰衣足食,并且,勤劳的人因为经常参加社会劳动而得以长寿,安逸享受的人也因此而短命;勤劳的人学有才干,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得到神明的赞同和奖赏,而安逸享受的人因毫无才干,而对人们和社会没有贡献,从而得到鬼神的厌恶和惩罚。

古代社会,土地和人口是国家能否富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而当时的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国家要想实现富裕,所采取的方法只能是通过“强力从事”,即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实现,也就是所说的“勤劳”。在没有先进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农民们只有加大自己的劳动量,才能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而统治阶级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也必须有坚实的汉字基础,因而,勤劳就成为自然经济条件下创造财富的手段。

墨子就是顺应了这种时代的趋势,提出了自己“赖其力者生”的生财主张。在墨家看来,一个人每一天所耗费的衣食,如果能与他白天所付出的劳动相匹配,就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这是因为他是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而如果一个人安逸淫乐而不做事情,鬼神也会对他进行惩罚。因此不但劳动者要辛勤劳动获得生存必需品,统治阶级也应该把勤劳工作当作治国施政的方法。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财富和个体劳动是紧密相关的,多劳就能多得,“勤劳致富”比较容易实现。而在生产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成员有了更多的致富机会和方式,凭借知识致富已经成为最普遍的形式,另外还有凭借信息、技术等等创造财富的手段,甚至有一些人投机取巧,利用机会主义致富,在这种情况下,勤劳致富渐渐滑落成为致富手段中最落后、效果最差的一种。

有这样两个报道:

某个地方专门举办了一个面向下岗人员的大型招聘会,邀请来很多有意招招聘下岗人员的大小企业。然而来应聘的下岗人员寥寥无几,在问及原因时,下岗人员回答说,工作辛苦不说,工资还低,另外受人管没有自由,还不如在家坐着每月领取国家发的最低生产保障。

据调查,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毕业生们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效益差的单位工作;不愿做一名蓝领阶层到基层岗位上工作;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的田头地头为农民服务。

上述这些情况无不说明,“勤劳致富”这个传承了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被现代的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扭曲了。抛弃“勤劳创造财富”的观点,不应该是人们的价值标准和精神信仰,也不应该是中国经济正确的发展道路。在物质利益的追求逐渐左右人们道德的时候,社会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一种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

墨家在两千年前就十分重视劳动、强调劳动队员人和社会的种重要性。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伦理道德而动物没有;荀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群”而动物不能。墨子却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认为劳动是人的本分,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仍然是正确评价劳动和尊重劳动的思想,“勤劳创造财富”的观点值得我们永远发扬继承。

第二,节俭是积累财富的方式。

墨子在谈到节用时,曾经说过“用不可不节也”,这其中的“用”就是指消费,而“节”则是消费的标准,即适量、适度。“用不可不节也”就是提倡人们要节俭消费、适度消费,不可无度。

在墨家的学说中,“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哲学原则,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适量够用为标准,对此墨子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节俭”的准绳,在衣、食、住、行甚至小到战袍的标准,都十分详尽地提供了一系列节俭的做法。(www.xing528.com)

墨家的经济思想中,除了把勤劳作为创造财富的手段之外,还把节俭看做是积累财富的有效方式。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社会生产水平还不发达,人民生产的物质资料仅仅能够维持温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统治者大肆挥霍,下层民众就会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的灾患,而统治者也将面临“乱不得治”的社会动荡局面。因而要提倡节俭的消费观

墨子还列举了“节俭”的很多益处,认为统治者若是将节俭作为施政纲领,那么“一国可倍也”,而这种“倍”不是靠对外的攻城略地得到的,而是依赖于“去国家无用之资”实现的。墨子的这种靠节俭积累财富的手段在封建时代的经济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节俭则倡、淫逸则亡”的古训,因为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治国方略,是抚慰百姓、安定民生的重要政治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倡导节俭的君主。朱元璋不爱奢华、讲究实际。他曾下令不要在皇宫内建造楼台亭阁,而是在墙边种菜;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锻炼,他命令子女们织造麻鞋以自用,并规定诸王子外出时要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正是因为他身正为范的节俭,才会教化民众、上行下效,国家的生产才得以恢复。

节俭对于国家的作用如此,对于家庭、企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家族需要节俭才能逐渐积累财富,能够备不时之需;企业靠盈利生存,而节约成本则是盈利的大前提,如果不注意日常用度方面的节俭,造成成本的浪费,无疑将与公司利益相妨害。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是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孕育的。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节俭,先民们才能争得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美德渐渐被人们所忽略甚至遗忘,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舟车是为了出行的方便而制造的,因此能负重行远就是车的标准,和排场地位没有关系,在古代,即使是尊贵的诸侯三公,也不会对自己的车船大肆装饰。而现在社会上,豪华汽车竞相攀比,奢华之风盛行,一辆车动辄数百万,在消费者们对豪华汽车趋之若鹜时,是否应该先冷静下来对汽车做一个理性的认识,车仅仅是代步的工具而已,但我们却赋予它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汽车的本质属性,才导致了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观。

也正因为此,我们在物质极度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崇尚勤俭。但勤俭并不等于吝啬,财富的本质就是为人所用,如果一味的节俭,在当用时不用,人就成为了财富的奴隶。这种敛财式的节俭并不值得提倡。

所谓“海纳百川、不捐细流;山高万仞、不辞片土”勤俭也是如此,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财富是人人渴望得到的,但我们要改牢记古人的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勤俭。

勤俭是穷人的财富,是富人的智慧,是世界上所有财富的真正起始点。

下面是一些勤俭小秘诀:

1.每月从薪水中留出部分款项存起来,5%10%25%都可以,没有固定数额但一定要每月都存。

2.对自己钱的花项进行记载,并详细列出预算与支出,作为以后开支的参考。

3.自带饭菜上班,物美价廉,把节省下来的钱作为退休基金

4.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节省停车费、汽油费、保险费以及找停车位的时间。

5.简化生活,到廉价商店、拍卖场等处购买生活必需品。

6.买东西时要先想想花这钱值不值得、这些东西是不是自己必需的,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暂时不买。因为便宜的不一定真实惠,贵的也不一定能保证质量。

10学习砍价,不要觉得这样丢面子,自己不提出,店家绝不会主动降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