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被窃的信》:拉康的解读

《被窃的信》:拉康的解读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5年拉康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关于〈被窃的信〉的研讨会》。拉康把《被窃的信》的故事场景划分为两个,“第一个可以直接称之为‘原始场景’,如此命名合乎逻辑,因为第二个场景正是对第一个场景的重演”。借此,拉康点出故事的主题是信在经过迂回重复后回到原位,并且“被窃的信”才是故事的真正主体和能指。《被窃的信》是一个关于能指的阅读游戏。拉康借这封信表明能指本身就是意义的所在。

《被窃的信》:拉康的解读

1955年拉康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关于〈被窃的信〉的研讨会》(Le Séminaire sur “La Lettre Volée”)。传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倾向于从作家的生平传记和神经质性格来解读文本,把作品和创作主体都当作精神病例。拉康则反其道而行之,运用文学文本来充当自己观点的佐证。以美国侦探小说鼻祖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的推理小说《被窃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 1844)为蓝本,拉康演示了坡的小说如何建构了能指对主体命运的控制。

拉康把《被窃的信》的故事场景划分为两个,“第一个可以直接称之为‘原始场景’,如此命名合乎逻辑,因为第二个场景正是对第一个场景的重演”【14】。原始场景(primal scene)发生在皇家内室里。王后正在阅读一封信,国王突然出现。信中内容若遭泄露会对王后不利。于是王后急中生智,索性把信随意地摊开在桌上。幸而国王未曾注意。不料随后而来的大臣识破了王后的秘密,并且在王后的眼皮底下用另一封信换走了原本摊开在桌上的信。无奈之下,王后对警察局局长许下重金,希望他能寻回信件。18个月过后,警察局局长使尽浑身解数依然无法找到大臣藏匿信件的地方。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大臣所住的旅馆里,名侦探杜邦在此寻回王后被窃的信件。杜邦认为正是因为警察局局长把简单的问题看得太过扑朔迷离,才找不到答案。他两次借机拜访大臣,察觉到大臣把信件装扮成一封破损的信,并且看似漫不经心地把它和几张名片插在卡片架上。随后杜邦设计转移大臣的注意力,用另一封信换走了被大臣偷走的信。第二个场景是对原始场景的重演。王后和大臣都以为把信件放置在明显的地方反而能躲过别人的注意力,岂不知二人的诡计都被识破。据拉康分析,这两个故事场景中有共同的因素,即先后都有三个主体做出了三次观看。第一个主体是国王和警察。他们在场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处于被蒙蔽的地位。第二个主体是王后和大臣,他们成功地把东西隐藏并且看到了第一主体上当受骗。第三个主体是大臣和侦探杜邦,他们看见自己费心搜寻的信件被置于公开处,可以任意取走。可见,主体的换位是由被窃的信所占据的能指位置来决定。拉康指出,在法语英语中,“letter”这个单词可以指文字、字母和信件,即它本身的意义就是不确定的。符号与存在分离开来。因此,无法说被窃的信在某处或不在某处,只能说在它所在或所去的地方它将在或不在。拉康也对小说的题目“purloin”从构词法上重新理解。“pur-”(拉丁“pro”)是英文前缀,与单词的第二个成分法语“loigner”构成“放置一旁”和“误放”的意义。借此,拉康点出故事的主题是信在经过迂回重复后回到原位,并且“被窃的信”才是故事的真正主体和能指。能指有一种控制力,大臣用信件要挟王后以达到政治目的,王后得到信件后大臣又受制于王后。被窃的信实质是漂浮中的能指,在不同的主体之间流转,每次都产生不同的意义。作为信的能指象征着人类无意识,包含了所有人的欲望。追寻信的过程即是满足欲望的过程。和无意识类似,信的内容不确定,所有权也不可靠,但它却牵制着所有人的行动。正如拉康所说,“能指的移位决定了主体的行动、主体的命运、主体的拒绝、主体的成功和主体的结局……人们心里不管愿不愿意都跟随着能指的走向”【15】。能指本身才是意义之所在。人类的行为和语言也取决于无意识。(www.xing528.com)

《被窃的信》是一个关于能指的阅读游戏。拉康借这封信表明能指本身就是意义的所在。意义就存在于文本的关系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