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九一八年唐文治在沪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说

一九一八年唐文治在沪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说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之根柢在于人格——一九一八年唐文治在沪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说’时任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今日贵校诸君行毕业礼,鄙人敬为贵校校长魏先生贺!人之德配乎天地,人格之论,非一言可罄。盖心学明,而后人格立,人格立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说明于天下。敬祝沪江大学万岁,并祝魏先生教育发达,身体康强;诸君德业日新,前程远大。原题《沪江大学毕业礼演说稿》,据《天籁报》第七卷第四号,

一九一八年唐文治在沪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说

教育之根柢在于人格——一九一八年唐文治在沪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说’时任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

今日贵校诸君行毕业礼,鄙人敬为贵校校长魏先生贺!并为贵校诸君贺!鄙人学术浅陋,无足以益诸君。惟是敝校与贵校向来联合,交情极厚,彼此谊若一家,且因魏先生殷殷之厚意,用特聊贡粗浅之辞,祈诸君谅之。

今日吾国未尝不注重教育,然而世道人心愈趋愈下者,由于士皆空谈教育,空谈种种教法,而于教育之根柢并未究心也。教育之根柢,安在人格而已矣。人格不讲,人之本心日昧,利欲熏于中,意气哄于外。虽日言教育亦复何济于事?窃尝譬之各种科学犹房屋也,人格犹基址也。基址不固,房屋易于倾圮。犹学者各种科学虽极完备,而人格不修,品行卑鄙,一旦名誉扫地,几与房屋之倾倒无异,岂不惜哉。故居今日而言,学问之道,当自人格教育始。鄙人尝著《人格》一书,诸君试读之,或不无裨益也。

人之德配乎天地,人格之论,非一言可罄。约而言之,必以治心为本。《大学》言“明德”。明其德,所以明其心也。《中庸》言“率性”,率其性,所以治其心也。《孟子》言“良心”,又言“良知”。盖致其良知,乃可保其良心,保其良心,乃益扩其良知,二者有兼行并进之道。初学之法,首在提撕警觉,使此心虚灵不昧,乃可以不误于歧途,不流于混浊。故世界无论如何昏暗,吾之心必须光明。世界无论如何摇动,吾之心必须坚定。《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盖心学明,而后人格立,人格立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说明于天下。自可举今世卑鄙龌龊、争权夺利之思想一扫而空之。如是而各种科学乃尽归于有用,无论为农为工为商,皆不染欺诈浮嚣之习,教育之本孰有大于是者乎?(www.xing528.com)

至于国学,尤当注重。鄙人所著《人格》中曾详言之,大抵立国以文化为主,文化明而其国乃谓之交明,未有自灭其本国之文化而其国能自存者。况今日吾国尤重普及教育,普及之道当以国文为主。倘使学校诸生不知注重国文,纵使出洋留学,各种科学备极精深,一旦回国,笔不能述其意,言不能达之于文。则所谓输入文明者,庸有效乎?故凡世界极有智识之学生,无不爱护其国学。国学明,而吾国乃能自存于世界之上。

诸君诸君,勉之勉之。敬祝沪江大学万岁,并祝魏先生教育发达,身体康强;诸君德业日新,前程远大。

原题《沪江大学毕业礼演说稿》,据《天籁报》第七卷第四号,(1918年10月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