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

大学、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大学、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1]我不是专门学教育学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理论知识,只是现在处于本科教学管理这个岗位,每天面临的是这么多同学、这么多教学上的需求,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从复旦大学特殊的历史过程来看,它表现了一些自己的面貌和精神特征。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共同发展”。大家对社会都有自己的责任,这包括推进社会发展的责任。复旦大学培养的是社会栋梁之材。

大学、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

大学、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

大学、学生和社会共同发展[1]

我不是专门学教育学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理论知识,只是现在处于本科教学管理这个岗位,每天面临的是这么多同学、这么多教学上的需求,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我必须考虑这些问题,必须去想学校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应该说我也看了一些书,但很难找到一个现成的答案,告诉我怎么样去做,才能使学生最愉快。

我们不但要有想法,还要有很好的管理、很具体的实践,这里有很大的空间供我们去探索,需要我们去创新。我想这些问题不光我有,在座各位同学都会有。学生在大学学习,到底需求什么?这是我们共同的问题。

前阶段全校都在探讨“复旦精神”,有很多很好的看法,我也写过一篇。我想一个学校的精神,既在实践过程中,也在思考过程中。一个大学的精神,不是一个人就能简单归纳的,它是一个非常深厚的东西。从复旦大学特殊的历史过程来看,它表现了一些自己的面貌和精神特征。比如,我觉得“独立”是复旦一个很重要的精神特征。

复旦从早期的私立学校发展到今天,确实经过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强的独立精神,我想复旦今天也不一定会是这样,甚至也就没有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李登辉时期的复旦,是如何的艰难。我们的教授拿的工资是其他大学教授工资的2/3,我们的教授每年还要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捐献给学校,每个学期学校收到学费就马上拿到银行去还钱。当初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复旦才逐步发展到了今天。

复旦的教育,当然包括对就业的考虑,我们希望毕业生一定能够在职业上有很好的发展。如果连学生的就业都很困难,余下的话就很难谈。但是,作为一个大学,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这里。我们的学生进大学,学校每年在努力招生,为的是什么?我们这样做到底是谁在需求?一般来说是满足社会需求。但到底谁代表了社会?社会需求是指什么呢?这恐怕不是能简单讲清楚的问题。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共同发展”。学生与大学,我们都有一个自己独立作用的问题,我们都不是社会的全部,只是一部分。在大学里,教师是一部分,同学是一部分,但都不是消极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作用。在满足对方需求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作用。但我们自己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发展?这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题。从学生角度来说,当然要去就业,但是,就业并不代表发展,它是一种阶段性的工作。每个人如何不断发展?学校如何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这里涉及学生、大学、社会三个方面。我想要思考清楚这些问题,恐怕我们要先想一想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和大学是什么关系,一般来说我们还是比较清晰的。而学生和大学共同面对社会的时候,社会和我们是什么关系,这里的距离不是完全一样的。从你刚才说的话题引出这样一些关系,这是学校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东西,公民需要职业,但是并不表示这是大学教育的全部,也不表示个人发展的全部,这里是有差异的。

同学考虑自己,与大学考虑自身,有共同点。我们都必须考虑一下,社会需要我们的是什么?然后才能说自己能够做得多好?社会需求是什么呢?我想这里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社会需要做事的人。比如我们学的专业,使得我们将来能有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同时,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社会需要一个合格的公民,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大学区别于中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大学生都是18岁以上的公民。大学的受教育者,既是学生,没有职业,又是公民,即将要去工作。大学是这样一个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所以,我们特别要回答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如何培养能从事什么样职业工作的合格公民,这是社会的基本要求。

第二个层次,高一点来讲,社会还需要能够推进它发展的人。大家要注意,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它不是大学,也不是学生,也不是用人单位。社会是一种有共同利益、相互依赖的人的群体,或者说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关系。大家对社会都有自己的责任,这包括推进社会发展的责任。有时我们和企业界领导沟通,听取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我始终在想,我们的这种沟通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告诉我们的并不就是答案,那些说我们的学生行或不行的领导,他是哪里来的?他们是凭什么在说我们的学生?一种是凭他个人,还有一种是凭他现在所掌握的工作需要。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来取代他,这是怎么一种状态呢?如果我们的学生将来显然要比他更好,这时这个领导可能会不满意的。(www.xing528.com)

所以,真正改造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人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成为这样的人,大学也有这样的责任来培养这样的人,即不仅是合格的公民,而且是能够推动社会、引导风气、开创文明的人。有时我们说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也有人称之为充满智慧的专门人才,我想不管怎么称呼,人才的能力都是复合的,首先是素质,然后是专门人才。专门人才不一定是充满智慧的。作为大学的教育,它把培养一个有特别素质的人和培养一个专门素质的人结合在一起。复旦大学培养的是社会栋梁之材。栋梁之材不是说没有工作的,不是说就业就是做栋梁,而在做各种具体工作的同时,成为这个领域的带头人、领导者,领导风气,改造现状。我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复旦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这样一种人,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同学们4年里能把专业学好不容易,还要学其他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恐怕比专业更重要。情况往往是这样,大家去看现在社会上成才的人,包括我们去调查认为很成功的人,问他学什么专业的,做和学完全没关系的有很多,说明这样是可以成才的。我们姑且不论这算不算成才,就算是现在大家公认为成才的人,他在大学里也不一定就学这个专业的。所以,我觉得在做和学两者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我们在读各种专业时,不要以为自己就只能做这些事,其实你自己能做很多事,这与自己的定位就有关系。我是希望告诉每一个同学:你们做的一定可以比你们现在想得更好!这句话永远是有效的。

从办学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一个学校培养的人,包括规格、类型、规模是否会满足社会需要的问题。但社会实际上是个汪洋大海,它也时有变化,这个变化蕴含在各个行业中、各种医院中。比如现在的三级甲等医院可能需要一定专业的毕业生,明天可能又出来一个新医院,有新的要求,它也在变化。但对于我来说,一个教学管理者来说,我更多地在想这个需求的实质性东西是什么?

办学有一个十分刚性的东西,一旦学生招进来就是4年,中间不能停顿的。4年以后是怎么回事情,学校再跟着变是来不及的。是行业跟着学校变,还是我们同学有能力自己开拓?从具体的数量需求来说,一个学校很难对口一个社会,这是不对等的。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说,再稀有的人才,照样能找到很好的活儿,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学生特别行。所以,社会永远是需要特别行的人。对一个学校来说,这就是质量问题,抓住质量这个关,我们就不会害怕,我们的学生就能赢得竞争。但是,我们也不希望浪费,因为办学还是有一个成本问题。我们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走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最愉快的,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就业已经变成了指导加自主选择的模式,换句话说,它是开放的,学校原来承担的就业分配工作分解为每个同学自己的压力,以及学校指导的压力。大家不要误以为学校现在没有责任、没有压力了,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你们选择职业的能力变成我们培养水平的反映了。过去只是说,学校有没有很好的计划来满足同学的需求,学校从政府跑计划,现在同学的能力象征着学校的能力了。实际上需求矛盾有时就是能力矛盾,这里面很复杂。

我借这个话题,想拓展一点讲。假如说复旦培养的都是领导型人才,如果每一个学校都这样想,谁来做群众?培养领导型人才,这是我们的愿望,一种目标。从来也没有一个学校说可以包打天下,培养出领袖来。美国一流的学校出了两三个总统,已经是天天在宣传了,但社会只有这些领导岗位。我认为,作为一个个体,他有一个很重要、终身的任务,就是如何保持自己不断发展动力。

在学校里和在社会上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的“社会”观念常常是很模糊的,自己范围以外的就叫社会。比如说,家里父母对子女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到社会上怎么办?”这个社会概念就似乎很可怕。有时学校里老师也在讲“你们进入社会以后,要怎么样……”但是,学校难道就不是社会的一部分吗?你们已经是公民了,难道不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吗?今天你们无非是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上,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也无非是在一个特定的岗位上对同学们说“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一种终身促进自己发展的能力”。但是,如果离开了一种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以后,或者改变了受教育的身份以后,同学们可以得到什么呢?你怎么样促进自己的发展呢?指令来自何处?是来自你的领导、同事,还是来自你内在的需求?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必须趁早想清楚,越早越好。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同学们4年毕业出去,找到好工作了,就永远快乐了吗?不是的。大学永远有在校的四年级学生,要是我们的学生到老了,还是最一流的,还在发展,那这当然与我们在大学4年里面给予他的东西有关系。

这就是像中国古代讲的“鱼”和“渔”的关系,鱼和渔是指知识与方法,我觉得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的动力来自哪里。我在试图总结一些东西,比如说,这个人为什么现在很起劲?他要求上进,但“要求上进”还不是动力。为什么要求上进呢?有时候虚荣心也会变成一种动力,在局部范围内会成为动力,但这个动力不会长久的。

内在的动力来自很多方面,我总结不全,想到有这样几点。

一是有很宽阔的眼界。一个人眼界如果不开阔,他就不会得到能够刺激他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曾经说复旦的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心人类命运,你眼界开到什么程度,你对问题的理解,对你的刺激也会到什么程度。你从什么层面上来想问题,决定了你将来会走到什么层面上去,不是决定性的,但至少是很有关系的,眼界会制约人的发展,也会开拓人的前程。如果我们说大家要关心社会,听起来很虚,老生常谈。关心什么?就你现在所学的专业,你可以看自己的专业书,也可以看中国的发展战略,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所以,你从什么层面上去看实际的东西,眼界很重要。

二是交流与沟通。因为我发现很多好的想法和发现的一些问题,来自与别人的沟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家一定不要太封闭,要与最强的人去沟通,对自己绝对有益,这是一种动力源。包括国际上的沟通,大家有可能走向国际,这时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与别人的沟通。但沟通不能太功利,不能说为了发展自己才与人沟通。沟通本身就是社会需要,所以必须与人相处。要学会与人相处,必须要放下架子,就像复旦李登辉校长说的,要放下架子,要尊重别人,你以为他是老师,这个时候你得到的东西是最多的。在大学期间,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将失去很多机会,我们甚至与同学都相处不好。比如说同学之间闹矛盾了,不是说这件事情是谁对谁错,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与别人有沟通的需要。如果封闭自己,一定会造成损失。

三是个性,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动力来源。我们无法回避每个人有个性这个事实。谁都有个性,个性这个东西,用得好就好,用得不好就不好,这是两面的,它是中性的。任何性格都好,看怎么去引导自己。个性会创造很大的动力,比如有些人他个性就是好动,做不动的工作很难,但做活动的工作时,动力就是自发的,不需要激发。像这样的个性,应该给予发展的机会,这个时候的个性需要引导。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学的教育者,我们一定不要抹杀个性,一定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然后给予机会。大学的职能就是激发潜能。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个空间,让他去走,但不要走偏了。走偏了就提醒他,然后继续走。

【注释】

[1]根据2004年5月9日复旦大学“新世纪论坛”讲话录音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