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的学术及时代精神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的学术及时代精神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的学术精神。故而,大学之高深、大学之大气源于有探究学术之“独立的思考”精神。大学的创新精神在外部环境中,很大程度上来自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对照今日,当下大学所出现的学术腐败的频发,大学人文精神的丧失,突显了学术精神的缺失,使我们的大学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由于大学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泛行政化严重,僵化的学术制度,压制了大学的创新精神。大学的腐败现象不断,使其作为社会引领的道德精神正在消退。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的学术及时代精神

也谈“大学精神”(1)(代序)

贺祖斌

最近,温家宝总理与科教文卫体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时,说过一段关于大学的话耐人寻味:“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这话实际上就说到大学的本质,“独特的灵魂”就是大学的精神。

关于大学精神的问题,我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大学的魅力正在于它的精神。何谓大学精神?实际上,温家宝总理的话已经表达得十分明白了,那就是:“独立的思考”——学术精神、“自由的表达”——时代精神、“办学自主权”——创新精神,另外加上道德精神。

大学的学术精神。学术精神很大程度体现在它的人文精神上,《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古代的大学理念,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过百年时间,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积淀成一种传统的大学精神,也是对中国古代“大学”思想的现代解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故而,大学之高深、大学之大气源于有探究学术之“独立的思考”精神。

大学的时代精神。无论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发展轨迹,还是从我国现代大学百年的历史演变都可以看出:大学是时代的产物,它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同时促使着社会向前发展。大学的时代精神无疑赋予它一种批判精神,一方面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分辨科学和伪科学。因此,大学的学科发展史是一部在不断肯定与否定中发展的历史。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因为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和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也是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在这里,新思想,新观念,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并存包容,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这当然需要有“自由的表达”的批判精神和良好的争鸣氛围。(www.xing528.com)

大学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大学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体现,也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大学的创新精神在外部环境中,很大程度上来自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钱学森去世前的最后一次谈话中说: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他说,国家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但他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可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另外,大学必须具有永恒的道德精神。大学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卓尔不凡的内涵,以及孜孜以求自己的理想,注定是社会道德与理性的凝聚之地。大学不仅以自身纯洁的德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更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改造社会、重塑德性的潮流中,成为社会德性的捍卫者与提升者,引领着社会德性的发展方向。尤其在时代的变迁中,大学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力量就更为彰显。

对照今日,当下大学所出现的学术腐败的频发,大学人文精神的丧失,突显了学术精神的缺失,使我们的大学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大学时代精神不显,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专业结构、课程计划、教学模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由于大学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泛行政化严重,僵化的学术制度,压制了大学的创新精神。大学的腐败现象不断,使其作为社会引领的道德精神正在消退。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的大学和社会反思。当国家发展最需要科技创新和人文精神的时候,温总理强调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必须有办学自主权”有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否则,我国“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注释】

(1)该文发表于《广西日报》2010年3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