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火火”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秦火火”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导入案例1 “秦火火事件”中国新闻网4月14日电:备受关注的网络推手“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于2014年4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使用微博直播。秦志晖、杨秀宇二人对所做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法院以诽谤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两年,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

“秦火火”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案例导入

案例1 “秦火火事件”

中国新闻网4月14日电:备受关注的网络推手“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于2014年4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使用微博直播。

“秦火火”,真名秦志晖;“立二拆四”,真名杨秀宇。警方查明,秦、杨二人曾公开宣称:网络炒作必须要“忽悠”网民,必须要煽动网民情绪与情感,才能将那些人一辈子赢得的荣誉、一辈子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摧毁。他们公开表示:“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秦、杨等人组成网络推手团队,伙同少数所谓的“意见领袖”,组织网络“水军”长期在网上炮制虚假新闻、故意歪曲事实,制造事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并以删除贴文替人消灾、联系查询IP地址等方式非法攫取利益,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其行为已涉嫌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秦志晖、杨秀宇二人对所做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法院以诽谤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两年,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法院认定被告人杨秀宇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一审判处杨秀宇有期徒刑4年,罚金人民币15万元。

案例2 网络谣言引发疯狂的食盐抢购风潮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造成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谁也没想到这起严重的核事故竟然在中国引起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抢盐风波。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光,期间更有商家趁机抬价,市场秩序一片混乱。引起抢购的是两条消息: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

经查,3月15日中午,浙江省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一年内暂不要吃海产品。”随后,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16日,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生抢购食盐的现象,产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

3月17日午间,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强调,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完全有保障,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并协调各部门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用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18日,各地盐价逐渐恢复正常,谣言告破。

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发布消息称,已查到“谣盐”信息源头,并对始作俑者“渔翁”作出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案例3 甘肃白银学生网上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受处罚

中国甘肃网2013年7月3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白银公安分局近日查处一起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案,对其中1人给予行政警告处罚。

据了解,今年17岁的白银高二学生李某,7月14日在“百度贴吧-白银吧”发帖,该贴为虚假信息,且该信息已于7月14日经兰州市公安局腾讯官方微博确认为虚假信息。

7月16日,白银公安分局网安大队以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受理该案。23日对李某给予行政警告处罚。

案例思考

①案例1“秦火火事件”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案例2“网络谣言引发疯狂的食盐抢购风潮”有哪些社会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案例3中,学生李某传谣受罚对你有什么警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分析

互联网的兴起,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实现了质的飞跃,互联网的发展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www.xing528.com)

然而,互联网传播快,范围广,把关不严等,导致互联网泥沙俱下。在我国,网络谣言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性问题,特别是论坛、博客、微博的兴起,使谣言的传播有了新的平台,谣言传播的广度和渗透强度都大大增加,这促使谣言传播在人群中快速形成了感染效应,一些具有攻击性和潜在攻击性的谣言,会给个人与社会造成惨痛的损失。尤其是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掺杂着许多非理性的情绪,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造成严重的社会群体性事件。

我们强调言论自由,但自由的言论与真实的表达缺一不可,二者结合才能真正成就网络法治化和言论自由化。

案例1中,“秦火火”“立二拆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网络是一个公共的舆论空间,网络秩序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自己言行负责,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案例2和案例3中造谣者信口雌黄,引发了社会危机,引起了社会恐慌和信任危机,造成了疯抢事件和恐慌心理。一旦网络谣言对社会造成了危害,要去破解它、弥补它,就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网络谣言极容易蛊惑人心,加剧社会恐慌,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难以愈合的破坏。造谣者理当受到法律的惩处。

安全预防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

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了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其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传统信息传播渠道难以比拟的。一则小小的谣言在网络时代很有可能引起“蝴蝶效应”,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民个人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发言之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依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并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网络时代,更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要盲从,不要忽视小小谣言可能会带来的危害。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9月9日公布。解释规定,诽谤信息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这个总共10条的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知识拓展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促进网络文明健康

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促进网络应用繁荣;

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

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

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促进少年健康成长;

提倡公平竞争,摒弃尔虞我诈,促进网络百花齐放;

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学以致用

本班为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营造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的网络环境,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将举办“文明上网,共创和谐”主题班会。请你设计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