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的亲子关系,依恋的发展、作用的介绍

幼儿的亲子关系,依恋的发展、作用的介绍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式。其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在婴儿时期是否形成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对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有长远的影响。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与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的亲子关系,依恋的发展、作用的介绍

儿童与环境之间有一种渐进的、双向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一、婴儿与他人

当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与自己的关系时,则标志着儿童社会认知的开端。

(一)有价值的社会微笑

(1)快到1个月的婴儿,能对说话声音产生反应,并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

(2)社会性微笑:在2~3个月时,婴儿开始了对人的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

(3)社会性微笑的出现,开启了成人与婴儿交往的通道,有助于情感的连结以及日后的心理发展。

(二)亲密的一对一关系

(1)继社会性微笑之后,婴儿逐渐转入了“对人的区分”阶段,即开始区别熟人和陌生人。

(2)在与婴儿打交道的熟人中间,母亲的角色具有很大的特别性。

(3)在婴儿生命的初始阶段,母亲给予了孩子无数的“第一次”,诸如第一次喂奶、抚摸、逗乐孩子等,经过循环往复的过程,就逐渐确立了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一对一关系。

二、依恋的发展

(一)什么是依恋

(1)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毕是“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2)依恋的概念。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依恋的主要对象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经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

(二)依恋的类型

(1)安斯沃斯发现儿童的依恋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绝大部分的儿童(70%)的依恋属于这种类型。(www.xing528.com)

回避型依恋:此类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攻击性比较强等,在正常儿童中约占10%。

矛盾型依恋:这类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等,在正常儿童中约占20%。

(2)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统称为不安全依恋。

(三)依恋类型形成原因

婴儿为什么形成不同类型的依恋呢?通常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和婴儿的气质两个因素有关。

首先,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式。

(1)安全型依恋的母亲,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她们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经常关注孩子的反应和需求,并且能够给予恰当的满足。

(2)矛盾型依恋婴儿的母亲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他们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主见,养育方式往往会自相矛盾

(3)回避型依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的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她们往往属于刻板、僵化、以自我为中心和拒绝孩子的人。

其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婴儿早期的气质特征很可能影响了父母对他们的印象与态度。

总而言之,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婴儿的气质对依恋类型的影响,本质上就是环境和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三、依恋的作用

(1)依恋对象的存在,为弱小的婴儿提供了一个探索环境的安全基础。

(2)在婴儿时期是否形成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对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有长远的影响。

(3)早期依恋的性质对儿童后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与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