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幼儿园师幼关系研究:依恋类型及其对幼儿人际关系的影响

农村幼儿园师幼关系研究:依恋类型及其对幼儿人际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艾斯沃斯等人将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不安全—反抗型依恋和不安全—破裂型依恋。研究发现,幼儿的依恋类型是检测其与他人亲密关系最好的指标。此外,研究者研究了三岁半幼儿的依恋类型与其和同伴的人际关系。他们调查了138个家庭的亲子阅读模式与这些幼儿们的依恋类型,并在4个实验室使用陌生情境测验,评估12个月、13个月、18个月以及20个月大的幼儿的亲子依恋类型。

农村幼儿园师幼关系研究:依恋类型及其对幼儿人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在1969年提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34]该理论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为我们观察和解释亲子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恋是随着幼儿和照顾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不断联系而慢慢出现的,它对幼儿的发展有巨大影响。鲍尔比认为幼儿早期的亲子关系为其提供了范例,从而形成了幼儿与他人关系最初的态度和期望。[35]在鲍尔比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及其同事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对幼儿依恋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研究者首先将母婴安排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幼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通过观察幼儿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表现,以及面对陌生人时的表现,对幼儿的依恋类型进行了区分。艾斯沃斯等人将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不安全—反抗型依恋和不安全—破裂型依恋。[36]通常,如果幼儿能与母亲频繁互动,幼儿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如果幼儿与母亲的互动有障碍或者反复无常,幼儿则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一)安全型依恋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在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很自在,能够以母亲为中心,独立、主动地去探索环境,并没有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当母亲在场时,幼儿感到足够安全;当母亲离开时,幼儿明显感到苦恼、不安;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安全型幼儿的母亲一般对幼儿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救、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幼儿有亲密的接触。

(二)不安全—回避型依恋

这类幼儿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分离时并不难过,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母亲回来时,幼儿会对母亲采取回避的态度,即表示忽略而不是开心;有时也会表示欢迎,但是时间极其短暂,有人把这类幼儿也称为“无依恋幼儿”。回避型幼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幼儿缺乏耐心,当幼儿干扰到自己的计划或者活动时,就对幼儿生气或抱怨幼儿,对幼儿的信号反应不灵敏;有的母亲对幼儿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幼儿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因此,幼儿与母亲之间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

(三)不安全—反抗型依恋

这类幼儿在妈妈要离开之前就显得非常警惕。当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会非常苦恼,并且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他们的不良情绪。然而,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们对妈妈的态度又很矛盾,心里既想与妈妈接触,但又有些反抗。如果妈妈想抱他,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而又时不时地朝妈妈这里看。反抗型依恋幼儿的父母教养方式通常不一致,他们对幼儿时而热情时而冷淡。幼儿对父母的这种态度和方式会感到绝望,为了获得关注,他们要么粘住父母,要么哭闹,如果一切努力都无效的话,他们就会变得愤怒、怨恨。

(四)不安全—破裂型依恋

这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幼儿几乎没有安全感。当妈妈回来时,幼儿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样子。妈妈拥抱他们,他们的表情会比较茫然,情绪会显得有点忧伤,同时也会躲开妈妈的目光。一些幼儿在得到妈妈的安抚后会大哭,或者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冷漠的眼神。破裂型依恋的幼儿通常是因为受到了父母的忽视,或者遭受过父母对其身体上的虐待。这些幼儿的妈妈通常有抑郁倾向,他们自己也会经常出现恐惧的、矛盾的、不悦的情绪。(www.xing528.com)

许多研究都表明,依恋在幼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与母亲频繁的互动和回应不仅会使幼儿表现出依恋行为,也会促使幼儿发展与母亲或他人的关系网。研究者弗兰克尔等人研究了幼儿期的母子依恋和幼儿问题解决行为间的关系。他们对2岁、6岁幼儿、13岁儿童分别进行了家访,并对2岁幼儿进行了实验评估。研究者发现,与不安全型依恋幼儿的母亲相比,安全型依恋幼儿的母亲对幼儿给予了更多帮助,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安全型依恋幼儿表现出了较少的消极情绪、攻击性行为和分心行为。德国心理学家科恩研究了89个来自中产阶级的小学一年级幼儿的母子依恋类型和社会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幼儿不受同伴和教师欢迎,也更多地被认为是具有攻击性的幼儿,而且经常被教师批评。

在一项纵向研究中,研究者对18~24个月大的幼儿的亲子关系类型进行了测量。等到这些幼儿长到6~7岁时,研究者又再次测量了他们的社会行为。研究发现,幼儿的依恋类型是检测其与他人亲密关系最好的指标。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相比,安全型依恋幼儿的成长初期更可能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研究者研究了三岁半幼儿的依恋类型与其和同伴的人际关系。结果表明,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似乎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同样,与破裂型依恋幼儿相比,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的幼儿似乎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回应。研究还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更乐于自发学习且较少需要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等人曾尝试拓展亲子关系的研究内容。他们调查了138个家庭的亲子阅读模式与这些幼儿们的依恋类型,并在4个实验室使用陌生情境测验,评估12个月、13个月、18个月以及20个月大的幼儿的亲子依恋类型。在第3个和第4个实验室里,他们观察了亲子阅读的情况。根据幼儿阅读时的参与情况,研究者把幼儿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不安全—反抗型和不安全—回避型。在亲子阅读时,与不安全—依恋型幼儿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表现出了更多的好奇心、责任心、胜任能力以及较少的破坏行为。研究者帕克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幼儿的依恋类型决定了他们在课间游戏时间如何与其他幼儿玩耍。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表现出了更多的合作行为和较少的强迫行为。尽管这两种依恋类型的幼儿在发生冲突的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更乐于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有大量的依恋理论相关研究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幼儿根据他们早期与成人照料者的关系经历,发展出独特的社会工作模式,进而帮助幼儿形成早期发展并影响他们的学习经历。例如,对主要照顾者有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会更积极地参与同伴互动和探索学校环境,有更强的自尊心,表现出更强的交往能力,更受同伴欢迎,消极情绪和敌意攻击较少。有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其社交能力和自尊心有可能降低,他们倾向于表现出较严重的攻击性和敌对行为,与教师的接触较少,愤怒情绪也较多。因此,幼儿与成年人的早期关系在他们形成社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能力往往转化为课堂上的积极适应。一旦幼儿们进入幼儿园,与非父母的成年人的关系,特别是与教师的关系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塑造幼儿的学校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除了充当教授知识技能等传统角色外,还向幼儿提供行为支持和传授应对技能。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更易于建立牢固、积极的关系,并且可以给教师提供动力,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促进幼儿的成功。相反,与不安全依恋型幼儿互动时,以冲突为特征的师幼关系可能导致教师经常试图控制幼儿的行为,从而减少他们为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而做出的努力,这可能是为什么消极的师幼关系将幼儿排除在课堂之外的原因之一。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积极的师幼关系可以防止幼儿由家庭环境导致的不良学校表现。例如,一项受虐待幼儿和未受虐待幼儿的研究发现,受虐待幼儿可能比未受虐待幼儿更渴望与非父母的成年人亲近。正如教师可能会为与他们有积极关系的幼儿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样。尽管有一些证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们觉得他们与教师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积极,但之后的一项大型数据调查表明,即使在青少年时期,与教师的关系是幼儿最常见的单一资源之一,可作为一种保护因素,降低一系列问题后果的风险。

总之,依恋类型与亲子关系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大量相关文献表明,亲子关系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幼儿的社会发展和学校适应能力。此外,亲子关系研究也为探讨幼儿与除父母之外的重要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