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烽火连天戏诸侯∶谈信度逆反

烽火连天戏诸侯∶谈信度逆反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诸侯见烽火连天,以为有外敌进犯,于是立即带领官兵急急赶来,发现根本没有外敌,而只见烽火台上褒姒大笑不已,方知被戏弄。“烽火戏诸侯”典故,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信度逆反心理。“狼来了”的寓言故事与“烽火戏诸侯”一样,人们接受信号后本该取积极态度,但由于以往消极经验的积累,转而持否定态度。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所作的宣传教育多次相悖,造成人们对其信任缺失,形成信度逆反。

烽火连天戏诸侯∶谈信度逆反

据《史记》记载:周幽王宠妃褒姒不苟言笑。幽王为博得褒姒欢笑,有一次居然点燃军事上应急征召官兵烽火。众诸侯见烽火连天,以为有外敌进犯,于是立即带领官兵急急赶来,发现根本没有外敌,而只见烽火台上褒姒大笑不已,方知被戏弄。幽王见此法能引褒姒欢笑,接连多次如法炮制。诸侯们在多次上当被戏弄后,烽火再起,不信有外敌进犯,都不再前往。后来,西夷犬戎伐兵攻周,幽王点燃烽火,征召各路诸侯。诸侯们有前几次被戏弄的教训,这次见到烽火后,以为幽王故伎重演,都不去营救。就这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脚下,褒姒也束手被俘。

“烽火戏诸侯”典故,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信度逆反心理。所谓信度逆反,是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信度逆反是一种常见的逆反心理。其产生原因之一,是消极经验的积累,造成对信息源的怀疑、不信任,因而采取消极抵制态度。“狼来了”的寓言故事与“烽火戏诸侯”一样,人们接受信号后本该取积极态度,但由于以往消极经验的积累,转而持否定态度。此时此刻,“假作真时真亦假”了。原因之二,是引导者本人的人格、态度,乃至仪表、语言等特征,也可使被引导者形成消极否定的心理定势,从而怀疑引导信息的可靠性,导致信度逆反。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名牌中学校长对外宣传招两个高一班,其中至少30%的人毕业后可直接入美国名牌大学。“能直接上美国名牌大学”,太诱惑人了。尽管学费不菲,一时间,还是引来不少家长竞相为孩子报名。高一暑假,学校欲组织这些学生参加赴美夏令营,结果遭美领馆拒签。家长们向上级有关部门咨询,得知办这样的班根本没有批准,再说30%的人留学美国,不是中方所能决定的。于是,家长们纷纷气愤地向校方讨一个说法。后来以校方退回高额学费、学生转到其他平行班学习得以平息事端。一年后,这位校长又说与美国一所名牌大学合作办学,对外宣传言辞凿凿,但最终化作泡影。经过这两次办学风波,一听到这位校长的名字,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大兴”,对他疑惑多于信任,只要他一提留学、与境外合作办学,熟悉内情的人都一句话:“他的话谁能信?”进而对他的许多举措也持消极否定态度。

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所作的宣传教育多次相悖,造成人们对其信任缺失,形成信度逆反。

防止他人产生信度逆反的最有效手段,是人们自身完美的人格特征,言必信、行必果,恪守诚信的行为表现。

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市歇夫镇镇长比特•艾佛伦清晨出门上班,还没有走到车库,就挨了几只突如其来的臭鸡蛋。这时,从一旁墙角转弯处走来一名中年男子,承认是他扔的臭鸡蛋,并自报家门:“我叫隆威•雷尔萨。”隆威冲着镇长抱怨说:“镇长,难道你忘记了吗?上个月的第三天,你在电视上发表演说,承诺全镇100多位失业者每星期给予100英镑经济补助,补助金在每星期五打进每位失业者的银行卡。现在,三个星期已经过去了,我的银行卡里却始终没有见到这笔费用。”比特问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完全可以打电话或者发邮件问我呀,难道非得用这种很不友好的方式提醒我吗?”隆威吼道:“镇长,你有没有搞错,是你应该打电话或发邮件问我,我为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而感到遗憾和气愤。”听了隆威的责问,比特答应三个小时后给他答复。(www.xing528.com)

三个小时后,隆威果然接到镇长打来的电话:“隆威•雷尔萨先生,首先我得向你道歉,你之所以还没有收到补助金,是因为镇政府第三办公室的电脑文员在输入你的身份证号码时,程序忽然染上了病毒,因此出现了死机,而电脑程序员又到卢森堡度假去了,今天刚刚来上班,这样,你的补助金就给耽搁了。这太不应该了。当然,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遭遇,还有六个像你这样的失业者。当时,我们,不,是我,应该向你们说明解释一下,兴许会得到谅解。不过,再过一个小时,你的银行卡里就会出现你应该享受的几笔补助金了。不知我现在这样的解释,你会不会满意?请你接受我的歉意。当然,我还要感谢你今天扔的臭鸡蛋,否则的话,我曾经的承诺可能会遭到更大的失信危机。”

比特镇长言必信、行必果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包括隆威在内的许多公民的信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不仅会产生信任危机,而且会导致公民们以后的信度逆反心理。

人们在向他人传播各种信息时,尽可能地做好事先调查核实,尤其在表扬、批评他人时。倘若表扬、批评内容多次失实,那么,这样的表扬、批评很可能诱发他人的信度逆反,其效果便也不言而喻。

img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