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念与人格的介绍,客观主义与健康的介绍

信念与人格的介绍,客观主义与健康的介绍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已述及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对概念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而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则存在价值上的优劣之分。前者被称为乐观主义的解释风格,后者被称为悲观主义的解释风格。当然,相关研究的论据不足以说明乐观主义与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乐观主义至少是导致较低的患病可能性、更快恢复、病情恶化可能性更低等倾向于健康的现象的其中一个因素。这项研究可以证实乐观主义对健康的保护作用。

信念与人格的介绍,客观主义与健康的介绍

一、信念与人格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他会不断地为之付出努力;而当他感到目标无法企及时,多半会放弃尝试。有研究者提出结果预期(outcome expectancies)的概念来描述人们对达到某一具体目标的可能性的信念,而他们提出的另一个概念,泛化预期(generalized expectancy)则用来表示人们在复杂事态中对自己的结果所持的一种信念。人们在生活中经历许多事情后自然会产生一些信念,有的人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他人是善意的,自己总能得到积极的结果;有的人则相信生活是一场灾难,自己总是遭遇不好的事情。研究者把对积极结果的泛化预期称为气质性的乐观(dispositional optimism)或乐观主义(optimism),把经常预期积极结果的人称为乐观主义者(optimist);而将对消极结果的泛化预期称为悲观主义(pessimism),将经常预期消极结果的人称为悲观主义者(pessimist)。他们相信,气质性乐观可以用来表示人内在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人格维度,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是这一人格维度的两个极端(Scheirer & Carver,1985)。前已述及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对概念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而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则存在价值上的优劣之分。Scheirer和Carver还设计了生活倾向测验(Life Orientation Test,LOT),用来检验一个人在乐观主义认知风格上的位置。这些研究者发现,乐观主义这一人格变量同其他许多人格变量,如解释风格和自我效能感等,在概念上有某些共通之处。

(一)气质性乐观与解释风格

研究者(Abramson,Seligman & Teasdale,1978;Miller & Norman,1979)提出解释风格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解释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有两种相对的解释风格。一种风格表现为个体用内部的、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因素(如能力)对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如成功)做出解释,用外部的、不稳定的、只适用于具体情形的因素(如他人的影响)来解释生活中的消极事件(如失业);另一种则表现为个体用内部的、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因素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作出解释,用外部的、不稳定的、只适用于具体情形的因素来解释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前者被称为乐观主义的解释风格,后者被称为悲观主义的解释风格。

这两种归因风格反映了个体在对生活的信念上的差异。具体而言,持乐观主义的归因风格的个体,相信自己对生活事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自己能够趋利避害。即使事与愿违,也是暂时状况,能通过调整来改变。而悲观主义者的解释风格则反映了他们那种自我毁灭的信念。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充满了挫折,自己的行为随时都会带来惩罚,所以最好什么都不要做。

(二)气质性乐观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由Bandura(1986)提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完成某一任务能力的信念。例如,某人相信自己能够爬上珠穆朗玛峰。这种对自己完成爬山任务能力的主观上的信任,就是自我效能。这一概念与气质性乐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对自己所持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会对人们当前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果信念是积极的,人们会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倘若信念是消极的,人们很可能会选择放弃。另外,习惯于预期积极结果的人,即乐观者对生活有一种控制感,他们常常体验到较高的自我效能;而习惯于预期消极结果的人,即悲观者则不相信自己有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他们的自我效能常常是很低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自我效能是对自己能力的信念,这种对能力的自信来自于以往的经验,过去成功的经验会强化一个人的自我效能,失败的经验会使人对自己的相关能力产生怀疑。而泛化预期是对自己的结果的一种信念,这种结果可能是自己造成的,也可能是环境造成的,还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无论如何,人们会在直觉上对这种结果的利弊好坏有一个预先的判断,有人认为结果会是好的,对自己有利,而有人认为结果会是坏的,对自己不利。

二、乐观主义与健康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身体健,愁肠百结长寿难。”这些俗语虽说有些夸张,但也十分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乐观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看法,即乐观有益于健康,而悲观则不利于健康。心理学家对此也获得了许多证据。

(一)健康的保护神与掘墓人

有研究者(Peterson & Seligman,1987)在详细回顾了有关乐观主义同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之后认为,气质性乐观的人更可能有一个健康身体,乐观主义与健康和健康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在.20与.30之间。当然,相关研究的论据不足以说明乐观主义与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乐观主义至少是导致较低的患病可能性、更快恢复、病情恶化可能性更低等倾向于健康的现象的其中一个因素。(www.xing528.com)

有一项典型研究(Scheirer & Carver,1985)考察了压力情境下,乐观主义与健康的关系。在一学期的最后四个星期之前,研究者对大学生被试进行了LOT测验并让他们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期末正是准备期末考试的一段时期,学生们往往备受压力困扰。学期结束后,研究者就再次对大学生被试进行LOT测验并报告其健康状况。研究发现,乐观者的健康状况比悲观者要好。另外,有些大学生第一次测验时报告了相同的健康状况,但LOT的得分不同,四星期后,他们中的乐观者的健康状况似乎并没有因为压力而受到很大的消极影响,而悲观者则出现了很多反映健康状况恶化的症状。这项研究可以证实乐观主义对健康的保护作用。

但是也有人批评说,将被试的口头报告作为其健康状况的指标会产生误解,也许乐观者只是不愿意报告那些反映不好的健康状况的症状,而悲观者则不介意报告这些信息。换句话讲,乐观者可能只是对病痛的忍耐力或者自尊心更强一些罢了。为了消除这些误解,研究者们又开展了一项以进行心脏手术的病人为被试的研究(Scheier et al.,1986)。在手术结束的当天就对其进行LOT测验。病人的健康指标则由医务组根据经验和恢复指标的常模来评定,当然也包括病人的口头报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乐观主义者在维护健康上的优势。乐观主义者能更快地达到阶段性康复标准,如坐起、走动等,另外,他们遭遇心肌梗死的风险也更小。

另一方面,有研究(Peterson & Seligman,1987)表明,乐观者比悲观者更长寿。后来,Peterson及其同事实施了一项规模宏大的纵向研究。这一研究调查被试愈千人,历时超过50年。研究者分析了乐观者和悲观者在各种死因上的差异。结果出乎意料,在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产生最大差异的死亡原因并不是研究者设想的后者更早更多地患癌症心脏病而死亡,而是意外事故和暴力事件。这就是说,悲观者比乐观者更多地死于意外事故和暴力事件。这种效应对样本中的男人而言特别明显。看起来,悲观者,尤其是男性悲观者,总是在走霉运。他们好像习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以成全自己的悲剧命运。这项研究无法告诉我们这些因意外和暴力事件而死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时的具体情况,但是,很显然他们当时呆在一个致命的场景中。悲观主义者可能经常呆在类似的环境中。

(二)乐观者的健康优势

乐观主义的人格特质有益于健康;而悲观主义的人格特质对健康没好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为什么乐观者会有这些健康上的优势?对这一问题,研究者给出了许多答案。有研究者将乐观主义与有关压力应对方式的理论(Folkman & Lazarus,1980)联系起来。这一理论认为人面对压力情境时,有两种降低压力的办法,分别是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和情绪中心的应对方式。前一种方式表现为,感受到压力困扰的个体直接采取行动,找到产生压力的根源,并着手消除它或降低它的影响。后一种方式并不直接针对压力源,而是通过暗示、否认等方式来消除或减弱因压力而生的情绪困扰。研究者(Scheier et al.,1986)发现,乐观主义者应对压力的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在压力情境中,他们大多采用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即直接消灭压力源以永绝后患;而当他们无法控制情境时,也会采用情绪中心的应对方式。而悲观主义者则始终不愿意面对压力情境,他们过多地采用情绪中心的应对方式,在事态还可以控制的时候却缺乏改善现状的信念,所以,他们常常放弃努力。所以,在维护健康方面,乐观者往往付诸实际行动,做有益的事(例如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等),不做有害的事(例如酗酒、不安全的性行为等);而悲观者总是逆来顺受,无所作为。

乐观者在健康上的另一项优势表现在免疫系统上。Seligman和他的同事通过研究(Kamen-Siegel et al.,1991)发现,在面对挑战时,乐观主义者的免疫系统比悲观主义者的更加有效。还有研究者发现,乐观的艾滋病患者在症状出现后比同样情况下的悲观者活得更久。这应归功于乐观主义者更为强大的免疫系统。还有研究(Wiedenfeld et al.,1990)表明,在压力情境下,人的免疫能力虽然会下降,但如果人们学会处理压力,获得控制感,其免疫能力会很快恢复。而乐观者的观念中本来就有“我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这种信念,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乐观者会有一个相对强大的免疫系统。乐观者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更多的社会接触。悲观主义者比较孤独,而有研究(Cobb,1976)发现社会隔离很可能导致不幸、健康水平的下降以及对生活的不满。

三、学会乐观

乐观者可以远离疾病和灾祸,即使他们不幸生了病,乐观的性格也能帮助他们化险为夷。乐观主义的认知风格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在当今这个重视生活品质的时代,这种力量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是不是都能拥有这种奇妙的特质?换句话说,乐观主义的认知风格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吗?

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和他的同事曾经做过尝试。他们以小学生为对象,教他们以乐观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结果令人兴奋,那些接受过乐观教育的学生比没有这种经历的学生更少表现出抑郁症状。这种结果说明,乐观的认知方式是可以教会的。但是,这一研究还没有结束。这些被试还太年轻,更有趣的是这些受训者长大后的表现,他们能够保持这种认知方式,使其成为自己一生的风格吗?Seligman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乐观的小孩也很可能成为乐观的大人。

虽然还在探索阶段,Seligman等人却坚信人人都可以获得乐观的品质。只要不断地质疑悲观的思考方式,削弱它的影响,并逐渐以乐观的思想取代它,悲观者也可以乐观起来。这些关于认知风格的探索提醒人们,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思想来改造自己,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