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期声介绍,声音同时也是电视剧纪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期声介绍,声音同时也是电视剧纪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声音之于剧作的重要性,与剧作的视觉元素一样重要。除台词以外,音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后期配音的优点是简捷便宜,但其缺点也是显然易见的。因此在保持与生活的同一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适于纪实性电视剧的拍摄。当同期录音成为可能后,许多导演自觉地利用了同期录音,以此作为其作品纪实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表明,虽然用的仍是配音,但对声音纪实性的重视已不可动摇。

同期声介绍,声音同时也是电视剧纪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节 同期声

据估算,人通过视觉(眼睛)接收的外界信息量约为80%,通过听觉(耳朵)接收的信息量约为15%,而通过其他感觉触觉、味觉、嗅觉)器官接收的信息量约为5%。由此可见,声音之于剧作的重要性,与剧作的视觉元素一样重要。

声音同时也是电视剧纪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声音有空间感,能展示真实的物理空间关系。巴拉兹在《电影美学》里说:“每一个声音都具有它独自的空间色彩。同一个声音在小房间里、在地窖里、在空空的大厅里、在街上、在森林里或在海面上听起来都不一样。我们如果想利用声音来再现环境,就必须注意这一非常重要的特质。”[25]随着电视剧实景拍摄的普及,对声音空间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这种实景环境本身就充分调动了观众自身的听觉经验,产生对真实空间感的期待。如空无一人的大厅能让声音显得空旷并带有回音;封闭的小屋则使声音显得沉闷。

其次,声音能有效地展示细部音效。除台词以外,音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效的声音处理可以突出某种典型环境下的典型音效,给人以强烈的听觉震撼。这一点在好莱坞大片里尤为明显。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开头登陆战一场戏被称为电影史上表现战争最残酷、最真实的一幕。除了视觉因素外,其中听觉因素功不可没,尤其是子弹在空中飞过的“嗖嗖”作响声和打进水里与士兵身上的不同处理,更令人身临其境。

然而,长期以来,后期配音一直是一种普遍被应用的做法。后期配音的优点是简捷便宜,但其缺点也是显然易见的。如配音很难重现时间感和空间感并保持情绪的同一,因而极易失真,影响观众认同。仅以脚步声为例,往往是走在水泥地、沙地、木板地上的脚步声几乎没有区别,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声音的调值、来源,情绪的同一感、时间感等诸方面都存在问题。

因此,在只能配音的情况下,一些有责任感的演员往往坚持自己来配,以便最大程度地弥补一些缺憾。这种敬业精神难能可贵。

早在1987年就有论者指出“同期录音:必要而且可行”。[26]但是,由于有些电视剧导演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期录音技术对环境、表演要求又高,费力费钱,所以实施起来难而少。但随着对电视剧纪实本体认识的深入,同时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同期录音技术解决了,并很快被应用于影视的拍摄。同期录音技术能自然地分出音响的层次、远近、强弱,富于立体感。因此在保持与生活同一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适于纪实性电视剧的拍摄。陈胜利是一个对声音相当重视的导演。当同期录音成为可能后,许多导演自觉地利用了同期录音,以此作为其作品纪实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重视轻听的习惯思维中,陈胜利却提出要“声音统治画面”[27],这无疑是富于创造性的。其前期作品《黑槐树》中所有人物都讲的是河南方言。对此陈胜利自己说:“我在后期配音时,尝试用普通话去配,但感觉整个错了,就像是译制片。”这表明,虽然用的仍是配音,但对声音纪实性的重视已不可动摇。其后的一些作品,《九·一八大案纪实》、《金海岸》、《情感的守望》、《女子特警队》等都采用了同期录音,与生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感。

当然,同期声并不是包治百病的,在运用上还需要谨慎小心,否则同样会影响艺术效果。《牵手》导演杨阳在检讨该剧的失误时就重点谈到了同期声的问题,认为在录音方面没有做到精益求精。具体说就是忽略了现场录音方面的问题,有些地方台词不够清晰,有些地方动效声偏大,使作品的整体品质感打了折扣。[28]

【注释】

[1]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2]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2页。

[3]苏瞻红:《近期电视剧创作的审美特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李少白、冯博:《走向市场——从中外电影历史看中国电影发展走向》,《电影艺术》,1995年第1期。

[5]黄俊杰:《纪实美学在影视剧中的生成和发展——兼论我国纪实性电视剧的品式》,《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6]邹嘉仁:《寻求纪实性电视剧的最佳契合点——纪实性电视剧的美学特征初探》,《纪实性电视剧电视剧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页。

[7]李陀:《长镜头和电影的纪实性》,钟惦棐编《电影美学》(1982)。

[8]胡智锋:《电视策划人时代的到来》,《文汇电影时报》,1999年1月15日。

[9]Jonathan Culler“Structuralist Peotic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p.140。

[10]苏珊·朗格:《艺术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页。(www.xing528.com)

[11]苏珊·朗格:《艺术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页。

[12]《电视艺术12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13]倪学礼:《试论电视剧的本体属性》,《电视剧》,1996年第6期。

[14]姚莉:《论电视剧艺术的假定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

[15]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

[16]刘婷:《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17]转引自李陀:《长镜头和电影的纪实性》,《电影美学》,1982年。

[18]赵宁宇、李炜:《奥利弗·斯通电影的形式特征》,《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19]倪震、沈嵩生:《光与非光》,《电影美学,1982年》。

[20]倪震、沈嵩生:《光与非光》,《电影美学,1982年》。

[21]周坤、顾文觊:《朴素 真实 生活——〈邻居〉摄影创作求索》,《电影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22]王伟国:《创作精美的电视剧》,《中国电视》,2000年第8期。

[23]鲍肖然:《真实、可信是摄影造型的生命》,《电影艺术》,1982年第12期。

[24]王伟国:《创作精美的电视剧》,《中国电视》,2000年第8期。

[25]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页。

[26]杨淑琴:《同期录音:必要而且可行》,《中国广播影视》,1987年第12期。

[27]陈胜利:《九·一八大案纪实》导演阐述。

[28]杨阳:《意识与态度——〈牵手〉导演回顾》,《中国电视》,2000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