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周朝太王亶父的称谓问题

谈周朝太王亶父的称谓问题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周族人的观念中,他们推翻商纣的统治而建立 周朝 君临天下的事业,是从太王亶父开始的。

谈周朝太王亶父的称谓问题

在周族人的观念中,他们推翻商纣的统治而建立 周朝" w:st="on"> 周朝 君临天下的事业,是从太王亶父开始的。《诗。鲁颂。宓宫》云:后稷之孙,实维大(太)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可见这位太王,在周族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关键的人物。据说太王亶父又称古公。《史记。周本纪》叙述他的事迹说: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古公乃贬戎狄之俗古公有长子曰太伯古公欲立季历而传昌古公卒,季历立公季修古公遗道(文王)追尊古公为太王。其后,《吴越春秋。吴太伯传》、《汉书。西羌传》等史籍都因袭其说,称太王亶父为古公。朱熹在《诗集传》、《四书集注》等著作中一再指出:古公,太王之本号。直到目前的各种历史著作,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朱绍侯和刘泽华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等,在阐述周族的兴起时,都大谈古公的业绩。范著还专门辟出一节,题目是古公建立封建制度的周国。可见这一称谓的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然而,这一称呼是大成问题的。清人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辨析说:周自公季以前,未有号为某公者;微独周,即夏、商他诸侯亦无之:何以大王乃独有号?《书》曰: 古我 先生,古,犹昔也。古公亶父者,犹言昔公亶父也。公亶父相连成文而冠之以,犹所谓公刘、公非、公叔娄者也。现代学者孙作云在所著《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一书中也指出:“‘公亶父不能称为古公亶父古公。《诗经》四字一句,故在公亶父前加一字,以足其文。司马迁不察,在《史记。周本纪》中一再曰古公亶父古公,这是不对的。上述议论,振振有词,说得相当有道理。查《诗经》中有许多字,都作往昔、古代解。如《小雅。甫田》云:自古有年(丰年);《大雅。思齐》云:古之人无(厌);《大雅。烝民》云:古训是式;《周颂。载芟》云:振(自)古如兹;《周颂。良耜》云:续古之人;《商颂。那》云:自古在昔,可见

在《诗经》中,字是用得相当普遍的。《大雅。绵》中的古公亶父之句,字亦应作从前、往古讲,而不能解为公亶父号为古公。《商颂。玄鸟》中,有一个同样的句式:古帝命武汤。这就是说,从前上帝命令武王汤。如果解为商汤时的上帝号为古帝,岂不笑话!再检阅《史记》之前,先秦时期和汉初的许多典籍,未有称太王亶父为古公者。如《穆天子传》卷二记: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穆传》是从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先秦时期的作品。《孟子。梁惠王下》一再陈述周太王的事迹云:昔者大王好色昔者大王居亶故大王事獯鬻,从不称其为古公,《吕氏春秋。开春论。审为》篇论说周太王迁居的故事,一则云太王亶公居邠,狄人攻之;二则记太王亶父曰如何如何;最后还加赞语道:太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这里也毫不提及太王之号古公西汉初年韩婴撰的《韩诗外传》,在卷十有一节叙述周太王传位的经过,屡云大王亶甫(父)有子曰太伯、仲雍大王贤昌而欲季为后大王将死大王薨,亦不曾道及古公

之号。还有汉初成书的《尚书大传》,在卷三《略说》中叙述周太王避狄人之事,一连用了六个太王亶父而不称其为古公。可见周太王亶父之别号古公,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值得注意的是,班固作《汉书。古今人表》,在上中仁人一栏中赫然列入大王亶父之名而不作古公。《今本竹书纪年》卷上殷武乙三年记:周公亶父赐以岐邑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今本纪年》是《竹书纪年》散佚后,宋、明间人重新编纂的,编者所看到的《纪年》佚文较现在为多,很可能《纪年》原作公亶父,今本才会如此写的。根据种种迹象,一些学者判定,太王亶父之号古公,是司马迁误解《诗。绵》之文所致。(www.xing528.com)

不过,也有学者在努力为古公之号的来源寻找根据。钱穆在《周初地理考》(《燕京学报》第10期)一文中,引《水经。汾水注》:汾水西过长修县南,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东注于汾。又引董佑诚曰:临汾故城在今徐州东北,水在西北古山下。于是他得出结论说:临汾有古山、古水,公亶父本居其地,故称古公。楚辞天问》有云:吴获迄古,南岳是止。闻一多《天问疏证》解释道:古即古公亶父之古,本地名,当在沮、漆二水之间。太王自古徙岐,太伯失位,复逃归古。由上述论证说明,古公之号得自地名;其地一说在山西临汾县,一说在陕西沮水、漆水间。

周太王亶父究竟有没有古公这一雅号?是司马迁误读《诗经》之文,或者他还有别的什么根据?如果是地名,它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术界相当模糊和混乱,应当进一步切实考证,尽快予以澄清。(杨善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