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楼梦》中的能着”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中的能着”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看来,“能着”是曹雪芹原本文字当无疑问,但是这个“能着”究竟是什么意思?若依着这种文字现象,则《红楼梦》里的“能着”之“能”在这里应该读为“耐”,忍耐之意。再者,从这个词在《红楼梦》中的使用情况来看,它不像是一个古代词汇,倒像是民间词汇,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土语词汇,方言词汇,那么它的语源到底是什么意思?由此看来,《红楼梦》里这个“能着”,原字应是“脓着”。

《红楼梦》中的能着”是什么意思?

第二○○问 “能着”是何意

薛宝钗听袭人讲她请史湘云贾宝玉做一双鞋,就说史湘云在家里很苦,整日忙着做针线活儿,袭人便说:“是了,是了。怪道上月我烦他打十根蝴蝶结子,过了那些日子,才打发人送来,还说是这样粗打的,且在别处能着使吧,要匀净的,等明儿来住着再好生打罢。”这个“能着”,庚辰本、梦稿本、甲辰本、列藏本均作“能着”,己卯本作“匀自”,蒙府本作“能着”,旁改为“将就”。戚序本与戚宁本作“哝着”,舒序本作作“侬着”,程甲本作“将就”。

无独有偶。这个词在第四回也曾经出现,薛姨妈对薛蟠说:“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是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方便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这个“能着”,庚辰本、己卯本、甲戌本、列藏本均作“能着”,梦稿本删去“能着”两字,作“咱们先住下”,戚序本、戚宁本作“先寄住下”,甲辰本和程甲本则作“且住下”。

由此看来,“能着”是曹雪芹原本文字当无疑问,但是这个“能着”究竟是什么意思?周汝昌校本在“能着”一词下有一个注释:“能着住下,权且简便安置。参看第三十二回‘且在别处能着使罢’,将就省俭之意。”通行本在这个词的下面也加了注:“能着——犹言‘耐着’、‘忍着’,引申为‘将就着’。”

应该说两个注释都很正确,“能着”确实就是“将就”之意,可是两个注释都没有注明语源,因此看过注释之后,还是让人不明白,为什么“能着”就是“将就”。下面我尝试解释一下。(www.xing528.com)

先就古代书面语来说,“能”与“耐”通,“能”既可读为“耐”,“耐”也可以读为“能”。《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注曰:“耐,古能字。传书世异,古字时有存者,则亦有今误矣。”这种使用情况在后代诗文中也不罕见。李白《陪族叔晔及贾舍人至游洞庭》诗:“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里的“耐可”就读为“能可”,作那可解,犹云安得也。若依着这种文字现象,则《红楼梦》里的“能着”之“能”在这里应该读为“耐”,忍耐之意。

可是我们看上面所引脂评诸本,不但有作“能着”,而且还有作“哝着”、“侬着”等音的,说明这个字在这里是读作“能着”的。再者,从这个词在《红楼梦》中的使用情况来看,它不像是一个古代词汇,倒像是民间词汇,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土语词汇,方言词汇,那么它的语源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语源我倒是在《金瓶梅》里找到了一点儿线索。《金瓶梅》第六十九回写西门庆私通林太太,林太太的儿子王三官被一群街头闲汉诱导着终日流连勾栏瓦舍,林太太托西门庆管一管。西门庆就把闲汉小张闲等人拘到衙门里,吊了一夜,夹了一夹,打了二十大棍。这些闲汉放出后,到王三官家中讹诈钱财,小张闲对林太太说:“老太太,快使人请他出来。不然,这个疖子,也要出脓。只顾脓着不是事。俺每为他连累,打了这一顿。刚才老爹分付,押出俺每来要他。若不出来,大家都不得清净,就弄的不好了。”人生疮长疖子,大抵都要化脓,若是脓能够流出来,就有望好了,叫作“出头”。若是不流出来,只好忍着、耐着、挨着,这个过程就叫“脓着”,可以引申出凑合、将就等多种义项。由此看来,《红楼梦》里这个“能着”,原字应是“脓着”。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为什么“脓着”变为“能着”,“脓”与“能”,声母相同,韵母截然不同,不易混淆。可是丰润恰恰从来都是把“脓”读为“能”,“化脓”,读为“化能”,“流脓打水”,读为“流能打水”,就连鼻涕,潘金莲称为“脓带”,到了丰润、唐山一带也读为“能带”。明乎此,则可以清楚,“脓着”本为山东土语,由山东迁民带到丰润,“脓着”变为“能着”,而“能着”则进入了《红楼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