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宁夏历史地理:首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建立

宁夏历史地理:首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建立

时间:2023-11-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于1936年10月20~22日,筹委会在同心清真大寺隆重举行大会,宣告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正式成立。来自军政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光荣诞生了。1937年4月,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被杀害,标志着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终结。

宁夏历史地理:首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建立

第七节 全国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建立

1936年6月,西征红军解放宁夏省豫旺县全境(韦州城除外)后,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动群众,在建立豫旺县县、区、乡三级人民政权的基础上,又考虑到这里是回族人民的聚居地区,所以陕甘宁省委和西征红军总部,遵照党中央“帮助回族人民建立独立政府”“实行回民自治”的指导精神,决定在宁夏豫旺县和甘肃海原县东部的回族人口相对集中区乡推动建立一个回族人民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县级回族自治政权。为此,西征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加紧争取与帮助回民走到抗日反国民党军阀卖国贼的战线上来,并联合苏维埃红军为回民的自治与解放而斗争,创造西北新的伟大局面,是党和红军极迫切的重要的政治任务。”其办法是“回民的事情由回民自己解决,我们只能站在帮助与督促的地位去推动与发动他们斗争”。在党组织和红军的大力宣传下,在红军模范行动的感召下,广大回族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了新的认识,一致认为红军是“回民自己的军队”,共产党的主张是真正救国救民的主张,都愿意听共产党的话,跟红军走,爱国抗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城乡纷纷组织起“回民联合会”“回民解放会”“回民抗日救国会”“回民停战抗日促进会”等群众组织。一大批回民积极分子在各种群众性活动中得到锻炼,政治觉悟大大提高。就连伊斯兰教上层人士,也在铁的事实面前,从内心相信共产党的政策,佩服红军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仁义之师”。红岗子门宦教主洪寿林不仅冒险帮助红军,还常向教民讲:“水能撑船也能覆船,历来是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得民心者得天下,红军是顺民之师,必定取得胜利,大家要拥护共产党的主张,支援红军抗日。”为此,西征红军十五军团给他送了一幅上书“爱民如天”的锦幛。

由于党组织和红军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群众发动工作,既培养和锻炼了大批骨干,又使党的抗日救亡和民族政策深为广大回族人民、开明人士和宗教上层领袖们普遍拥护,这就为在更大范围、更上一个层次内成立民族政权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8月初,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亲赴同心县城,指导自治政府的筹备工作,并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由李富春、王首道、程子华、唐天际、王柏栋、黄镇、杨奇清、马青年等人任委员。10月,以筹委会的名义,给毛泽东主席、党中央、中革军委和回民独立师、回民游击队以及宗教名流、土耳其代表韩德(即马海德)等发出《关于召集豫海县回民自治代表大会通知》。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于1936年10月20~22日,筹委会在同心清真大寺隆重举行大会,宣告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正式成立。来自军政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一致通过《豫海回民自治政府纲要和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和其他有关议案;选举产生了自治政府领导班子,贫农出身的当地农民马和福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向自治政府主席颁发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印”。大印上端为汉文,下端为阿拉伯文,中间刻有五星红旗和镰刀、斧头。中央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于1936年10月28日报道了自治政府成立的重大消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光荣诞生了。(www.xing528.com)

自治政府驻王家团庄。与此同时,中共陕甘宁省委也从中央党校和红军中抽调党员干部,帮助成立了以贺恩宽为书记的豫海县委。豫海县下辖8个区,包括6个巩固区和2个游击区,辖地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余人。巩固区有:同心城、王家团庄、马家河湾、窑山、李旺、高崖;游击区有:喊叫水、关桥。同年11月中旬,红军向东转移,自治政府工作转入地下活动。1937年4月,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被杀害,标志着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终结。

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和伟大实践,是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工作的辉煌成果,也是我国回族人民解放的先声,其意义是深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