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生儿特点:脐血管结扎、血流分布及血红蛋白差异

新生儿特点:脐血管结扎、血流分布及血红蛋白差异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①脐血管结扎,新生儿娩出的必须条件。新生儿血流的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故四肢易发冷,末梢易出现发绀。新生儿外周血血红蛋白与成年人比较有质的不同,出生时胎儿的血红蛋白占70%~80%,出生5周后降为55%。

新生儿特点:脐血管结扎、血流分布及血红蛋白差异

新生儿期指正常新生儿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整28d前的一段时间。绝大多数新生儿为足月分娩,即胎龄满37周(259d)以上,出生体重超过2 500g,无任何疾病。

一、生理及病理特点

新生儿是胎儿的继续,新生儿从母体内到母体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胎儿出生后生理功能需进行有利于生存的重大调整,因此必须很好掌握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1.呼吸 胎儿在宫内已有微弱无效的呼吸运动,依靠脐静脉得到氧气,通过脐动脉排出二氧化碳,根本不需要肺呼吸。分娩时血液内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刺激本体感受器和皮肤温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了呼吸中枢,约在出生后10s内开始第1次呼吸,这就有了新生儿真正的自主呼吸。

由于呼吸中枢及肋间肌薄弱,胸腔较小,呼吸主要依靠膈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若胸廓软弱,则通气效能低,在早产儿中可引起窒息。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35~45次;出生头2周呼吸频率波动较大,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呼吸节律不齐,尤其在睡眠时,呼吸的深度和节律呈不规则地周期性改变,甚至可以出现呼吸暂停(3~5s),同时伴有心率减慢,紧接着呼吸次数增多,心率加快,与呼吸中枢不成熟有关。

2.循环 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了如下的动力学变化,与解剖学的变化互为因果。①脐血管结扎,新生儿娩出的必须条件。②肺的膨胀与通气,使肺循环阻力降低。③卵圆孔的功能性关闭:卵圆孔是胎儿期心脏的生理性孔道,胎儿出生后随即开始呼吸,肺循环建立,胎儿循环停止。肺血管阻力的降低导致右心压力明显低于左心压力,致使卵圆孔于出生后出现功能性关闭。有的新生儿最初数天听到心脏杂音,可能与动脉导管的暂时未闭有关。新生儿血流的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故四肢易发冷,末梢易出现发绀。正常新生儿的心率一般是规则的,为120~160/min;血压在50/30mmHg至80/50mmHg的范围波动。

3.泌尿 胎儿出生时肾已具有与成年人数量相同的肾单位,但组织学上还不成熟,滤过面积不足,肾小管容积更不足,因此肾的功能仅能适应一般正常的代谢负担,潜力有限。肾小球滤过率按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年人的1/4~1/2,肾排出过剩钠的能力低,含钠溶液输给稍多可致水肿。肾功能不足,血氯及乳酸含量较高。人工喂养者血磷及尿磷均高,易引起钙磷代谢失衡,产生低血钙。多数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可排尿,喂养不足,出生后第1天仅排少量尿;一般尿量为40~60ml/(kg·d)。

4.血液 新生儿血容量的多或少与脐带结扎的迟或早有关;若推迟结扎5min,血容量可从78ml/kg增至126ml/kg。新生儿外周血血红蛋白与成年人比较有质的不同,出生时胎儿的血红蛋白占70%~80%,出生5周后降为55%。以后逐渐为成人型血红蛋白所取代;白细胞计数在出生后的第1天平均为18×109/L,第3天开始明显下降,第5天接近婴儿值;新生儿生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67%±9%,淋巴细胞18%±8%,单核细胞7%±3%,嗜酸性粒细胞1%~2%,而第1周末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几乎相等。

5.消化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能适应较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吞咽功能完善,出生后不久胃囊中就见空气。咽-食管括约肌吞咽时关闭不严,食管蠕动很弱,食管下括约肌也不关闭,故易发生溢乳。整个消化道尤其下消化道,运动较快,出生时咽下的空气3~4h到达直肠。

(1)口腔:新生儿口腔容积较小,舌短宽而厚,出生时已具有舌乳头,上腭不发达,牙床宽大、唇肌、咀嚼肌发育良好,两腮有较厚的脂肪垫,故出生后即已具有充分的吸吮和吞咽反射能力。吸吮反射虽是出生后即存在的非条件反射,但也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喂奶前将小儿置于准备体位、母亲用手协助将乳头送入口内、乳汁气味等均能作为条件使之强化。新生儿口腔黏膜细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足,分泌唾液较少,黏膜较干燥,易受损伤,故清理口腔时,忌用布类擦洗,以免黏膜破损造成感染。

(2)食管:呈漏斗状,全长相当于从咽喉部到剑突下的距离。食管黏膜柔嫩,缺乏腺体、弹性纤维和基层发育不良,管壁柔软。食管上括约肌不随食物的下咽而紧闭,下括约肌也不关闭,婴儿容易溢乳,6周后才能建立有效的抗反流屏障。

(3)胃:胃位于左季肋部,胃底部发育差,呈水平位,贲门(胃与食管的接合部)平T10左侧,幽门(胃与肠的结合部)在T12的附近。吸吮时常吸入空气,称生理性吞气症。贲门较宽,且括约肌不够发达,在哭闹或吸气时贲门呈开放状态,而幽门括约肌又较发达,使新生儿易溢乳或呕吐。

(4)肠:新生儿的肠管较长,约为身长的8倍(成年人仅4.5倍),大肠小肠长度的比例为1∶6(成年人为1∶4),小肠相对较长,分泌面及吸收面大,故可适应较大量的流质食品。肠黏膜细嫩,富含血管、细胞以及发育良好的绒毛。小肠吸收力好,通透性高,有利于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但也易对其他蛋白分子(牛乳、大豆蛋白)产生过敏反应。

(5)肝:肝下缘在肋下约2cm,剑突下更容易触及。肝血管丰富,易因淤血而增大,肝具备许多重要功能,如制造胆汁,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参加消化过程,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水的代谢也起到重要作用,能使有害物质肝细胞转化为无毒物质。

(6)胰腺:出生时胰腺缺少实质细胞而富于血管,结缔组织发育良好。胰腺对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胰液经胰管排入十二指肠,发挥多种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

(7)消化道内细菌: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细菌很快从口、鼻、肛门上下两端侵入,其种类与数量迅速增加,至第3天达高峰。正常情况下胃及十二指肠内几乎无菌,细菌多集中在大肠及直肠内。

(8)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消化特点:蛋白质的吸收主要在肠内进行,胃内的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已足够消化蛋白质。由于肠黏膜的通透性高,部分蛋白质不需分解即能吸收,因而有利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脂肪的吸收率受其成分的影响,人乳脂肪87%~98%能被吸收。牛乳脂肪吸收率只有80%~85%,故在粪便中常可见到少量的脂肪酸或中性脂肪球。新生儿消化道分泌的胰淀粉酶不足,直到生后4个月时才接近成年人水平。

(9)粪便特点:新生儿最初2~3d排出的大便,呈深绿色,较黏稠,称为胎粪。胎粪由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咽下的羊水及消化液所形成,故含有上皮细胞、脂肪、黏液、胆汁及消化酶等。当胎儿有宫内窒息时,由于缺氧,使肠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可排入羊膜腔内,污染羊水。正常新生儿多数于12h内开始排便,胎便总量100~200g,如24h不见胎粪排出,应注意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如新生儿喂养充分,胎粪2~4d排完即转变为正常新生儿大便,由深绿转为黄色。人乳喂养的粪便为金黄色,糊状,呈酸性反应,每日排粪1~4次。

6.代谢 新生儿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5%~75%或更高,以后逐渐减少。由于小儿生长过程中脂肪、肌肉和许多其他组织细胞的数量增加,故细胞内液比例也相应增高。初生数天内的新生儿损失较多细胞外液的水分,故可发生“生理性体重减轻”,但体重丢失不应超过出生体重的10%。新生儿不显性失水21~30ml/(kg·d),故生后头几天需水50~100ml/(kg·d)。新生儿生后数天血钾较高,但不出现临床症状;血钙较低,容易引起抽搐。

新生儿的能量代谢旺盛,每日需要热能100~120kcal/kg,其中维持基础代谢需要热能50kcal/kg。新生儿出生后不久,蛋白质代谢即维持正氮平衡。由于胎儿期糖原储备不多,新生儿生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容易出现低血糖

7.体温调节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环境骤然变化,环境温度较母体内温度明显下降,在出生后头1~2h新生儿的体温可下降2~5℃,以后在12~24h内经体温调节逐渐上升到36℃以上。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散热快,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体温不稳定。若不注意保暖,会散失很多热量而使体温明显下降,若体温(肛门温度)降至32℃以下,则可能发生寒冷损害,严重者甚至发展为硬肿症。

新生儿能通过增加皮肤水分的蒸发、出汗散热,但由于新生儿肾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和浓缩功能较差,当环境温度过高水分供给不足时,就可能发生脱水热。因此,要给新生儿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即中性温度或适中温度:20~22℃。在这种温度下可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机体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也少,从而保证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8.神经系统 新生儿的脑相对较大,为300~400g,占体重的10%~20%。脊髓相对较长,其末端在T3~4下缘。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兴奋性低,处于抑制状态,因此,新生儿的睡眠时间长。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出现一些原始的非条件反射,例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交叉伸腿反射、踏步反射等,经过数月自然消失。如果发生神经系统损伤或颅内出血,这些反射可能提前消失。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的婴儿,这些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另外,一些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凯尔尼格征、佛斯特征等,在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可能为阳性反应。

新生儿已具有原始的情感反应,当吃饱睡醒时会有愉快的表示;当饥饿和大小便时会表示啼哭和不安;此外,还具有与成年人交往及模仿的能力,如刚出生1~2d的新生儿会模仿大人张口、撅嘴等表情动作。

9.内分泌 新生儿出生后腺垂体已具有功能,神经垂体功能尚不足。甲状腺功能良好。甲状旁腺功能暂时不足。胎儿出生时皮质醇较高,可能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来,也可能是自身对分娩的反应;肾上腺分泌和储存的激素,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主。

二、免疫特点

新生儿免疫功能还不成熟,全身抵抗力低下。新生儿T细胞多为“抑制或幼稚”状态的淋巴细胞,功能不成熟;细胞因子水平低下或缺乏,免疫球蛋白或补体含量不足。

1.非特异性免疫 ①补体:足月儿体内各种补体成分如C1q、C3、C4、C5、B因子仅是成年人的一半,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更低,调理素也较缺乏,故中和病毒和溶菌功能低下。②中性粒细胞的储备较少趋化能力也低,容易导致感染扩散而成为败血症。③NK细胞是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足月儿NK细胞活性仅是成年人的1/3,未满33孕周的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为成年人的1/5~1/4。(www.xing528.com)

2.特异性免疫 ①T淋巴细胞在胚胎12周左右分化成为T辅助细胞(CD3+,CD4+)和T抑制细胞(CD3+,CD8+),出生时,T抑制细胞功能较强,因而出生后早期接种卡介苗可以免疫致敏。T辅助细胞功能较弱,产生的IL-2活力较低,不能发挥细胞免疫的防御功能,较易感染病毒和真菌。②B淋巴细胞发育早在胚胎7.5周,在血浆内已出现IgMμ链,10.5周血清中出现IgM,12周血清中出现IgG,30周血清中出现IgA。出生时血清中的IgA含量低,IgM一般均在200mg/L以下,只有来自母体的大量IgG起到阻止新生儿感染的风险,但肠道沙门菌抗体、志贺菌抗体、大肠埃希菌菌体O抗体、梅毒反应抗体等均不能通过胎盘,流感杆菌、百日咳等抗体通过能力也差,因而新生儿期感染这些病原体的机会仍很多。

三、体格检查特点

1.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皮肤红润,皮肤表面仅有少量的胎脂,除肩背部胎毛稍多外,其他部位的胎毛都比较少,皮下脂肪丰满。新生儿的头发细软分条清楚。根据胎龄可将新生儿分为足月儿(胎龄在37~42周)、早产儿(胎龄<37周)和过期产儿(胎龄在42周以上);也可按胎儿出生时体重分为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在2 500g以下)、巨大儿(出生时体重在4 000g以上)和正常体重儿(出生时体重2 500~4 000g)。

正常新生儿的头相对较大,出生时头长约占身长的1/4,躯干相对较长而四肢相对较短,仅占身长的1/3。四肢呈外展和屈曲姿势(如仰卧的青蛙状)。新生儿出生时,头部的颅骨缝可能是分开的,有的颅骨边缘重叠(因在产道内受挤压所致);前囟门对边的长度为1.5~2.0cm,后囟门大部分闭合或近指尖大小。耳壳成形且轮廓清楚、直挺。乳房可摸到结节,乳头突出。手指甲和脚趾甲发育较好,已达到或超过手指和脚趾末端,脚底皮纹遍及整个脚底。男婴的阴囊皱襞较多,睾丸多已降入阴囊,女婴的大阴唇已经发育,大阴唇能覆盖小阴唇和阴蒂。

2.皮肤 分娩后新生儿全身有一层薄薄的淡黄色奶酪状胎脂,除腋下、腹股沟、颈部等皮肤皱褶处外,余处不必擦去可防止体温散失。颊部、肩背部可见细细的胎毛。有些成熟儿或过期产儿亦可出现脱皮。

婴儿刚生下时皮肤呈粉红色,接触外界空气后,健康足月儿皮肤很快呈红色,出生后第2天皮肤更红,称生理性红斑。5~6d后逐渐消退,伴有脱屑。许多婴儿于生后2~3d在胸腹部、四肢出及面部可见边缘不清的多形性红斑,约米粒大或豆粒大,中央有一黄白色针尖大突起,称为中毒性红斑,约24h后即自行消退,是因皮肤对外界刺激过敏所致。皮肤苍白见于缺氧、酸中毒、贫血、休克或水肿时。皮肤及黏膜均呈深红色应考虑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儿肢端可见发绀,遇冷时更明显,是因末梢循环缓慢所致。蒙古斑俗称胎记,最常见的部位为腰骶部,其他部位也偶有发生,大小不一,呈灰蓝色或黑蓝色,乃皮下色素细胞浸润之故。注意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皱褶处有无糜烂或脓疱;新生儿皮下坏疽见于骶尾部,易被遗漏。

3.头部 检查头颅大小和形状,注意有无小头畸形或头颅过大(先天性脑积水)、有无产瘤和头颅血肿。头颅血肿与产瘤都表现为新生儿的头部隆起,产瘤也称头皮水肿或先锋头,隆起的界限不鲜明,一般在1~2d会自行吸收消失,并不留痕迹。头颅血肿出现较晚,常在出生后1~ 2d才出现,隆起部分界限清楚,不会超过骨缝,中心有波动感,血肿的吸收速度较慢,有时长达2个月之久。一般情况会自然痊愈。严重的帽状腱膜下出血出生后即可出现,血肿部位可达颞部、耳下。新生儿头部检查还应注意有无颅骨缺损,以及囟门大小和紧张度。囟门的大小因人差异较大,前囟呈菱形,一般2cm×2cm(取对角线),平坦,张力不高,有时可见(血管)搏动,是判断新生儿有无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脱水等的重要窗口。后囟呈三角形,出生时可因产道挤压而闭合,顶骨与枕骨、额骨重叠,数天之后即可复原。

4.面部

(1)面颊:胎儿在宫内,若肩部或某一肢体顶住下颌骨,可使颏部离开中线而显得脸部不对称。面先露婴儿出生时有颜面肿胀、眼睑和上唇水肿,并有瘀斑。产钳助产可引起一侧面神经瘫。面部的毛细血管瘤较常见,呈不规则形,浅红或暗红色,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好发于睑、颊、颞部,也称葡萄酒色痣,一般在1~2年逐渐变浅、褪色,几乎不留下痕迹。面部的粟粒疹为黄色细小丘疹,鼻尖处最多,乃皮脂腺膨大所致,可自愈。面部的汗疱疹稍大,为白色亮疱疹,额头上最多,夏季常见,为汗腺堵塞所致,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爽,避免继发感染。

(2)眼部:头先露婴儿可见沿着角膜边缘的弯月形球结膜出血,并无重要意义。新生儿睑结膜炎多见,与产道感染、消毒不彻底有关。婴儿生后最初数日每天约有20h处于睡眠状态。正常婴儿可见轻度眼球水平震颤,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之故,频繁水平震颤或垂直震颤提示脑干受损,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眼球直视和凝视见于颅内出血或其他颅内器质性疾病。其他如瞳孔大小、眼球运动、白内障等,均可列入检查的内容。

(3)鼻部:新生儿鼻道狭窄,鼻腔常因分泌物堆积而堵塞,影响呼吸和哺乳。注意有无后鼻孔闭锁,表现为出生后可立即表现为严重呼吸窘迫。

(4)耳部:足月儿耳郭软骨发育已完善,双耳已能直立,耳郭畸形较少见。一般耳郭上缘与眼角平齐,偏低过甚则为低位耳,常与先天性畸形有关。耳前窦道和赘生物(附耳)是第一腮弓分化的遗迹。耳前乳头状赘生物提示可能有先天畸形。耳中流出稀薄脓液要考虑中耳炎,如伴血水则考虑外耳道炎症。

(5)口腔:新生儿口腔黏膜呈红色,若为浅红色或与成年人接近,则提示已有贫血。在口唇上可见纵形皱襞形成唇胼胝,便于吮乳时固定在乳头上。有个别新生儿出生时已有1~2个下前牙萌出,并非怪异这种牙齿多不牢固,应予及时拔去,以免自行脱落吸入气管。新生儿舌相对较大,但应注意有无巨舌症,有无舌带过长或过短。此外,高腭弓也是先天性畸形的一个常见特点。

5.颈部 颈短,颈部皱褶深而潮湿,易糜烂。有时可见到胸锁乳突肌血肿。某些染色体畸变,如Turner综合征婴儿,可见到颈蹼。

6.胸部 新生儿胸廓呈桶状,两侧扁平,是因宫内受上肢压迫之故。少数新生儿有剑突外翻,有时可见乳房肿大,都是暂时的现象。偶见在正常乳头下有一副乳,虽属先天异常,但只要不影响美观,可不必进行手术。因肋骨水平位,新生儿呼吸以腹式为主,如出现明显的胸式呼吸,或胸廓吸气性凹陷,应考虑为肺部病变引起的呼吸困难。

7.腹部 正常新生儿腹部稍膨隆,较胸部略高。腹部平坦见于膈疝,也见于某些消化道畸形如食管闭锁或肠闭锁。因肠壁平滑肌发育不完善,发生肠梗阻时以腹胀为主,很少见到肠型。肝常可触及,在右肋缘下1~2cm,边锐质软。脾则在部分婴儿时而触到。在深部触诊时,可触及左侧肾,而右侧肾往往被肝遮挡不易触及。脐部检查应注意脐带是否脱落,脐部有无分泌物及红肿等。

8.四肢和脊柱 检查的重点是观察有无外伤和畸形。健康新生儿四肢呈屈曲状,有不自主运动。胫骨弯曲、踝内收、足背屈见于部分新生儿,可自行矫正。多指(趾)畸形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畸形,应注意检查。常见的脊柱畸形为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均显而易见。骶尾部的小窝、带毛黑痣、囊肿、脂肪瘤等均是隐性脊柱裂的线索,不要轻易放过。

9.外生殖器和肛门 分娩造成的外生殖器水肿和瘀斑时有所见。受母体影响,女婴阴道可见白带样分泌物,有时可见血性分泌物,称新生儿假月经,持续数日即消退,保持局部清洁即可。男婴阴囊相对较大,鞘膜积液多见,根据成熟程度睾丸可下降至阴囊、腹股沟管,或在腹腔内不能被触及。体检可发现的肛门异常主要是肛门闭锁和瘘管,必要时做肛指检检查。

四、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小儿出生后,环境突然变化,身体各器官在解剖、生理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自主呼吸的建立、血循环的改变、消化和排泄功能的开始、对外界较低温度的适应等。所有这些改变共同形成了新生儿的特征。但除此之外,新生儿出生后最初数日内可见到以下几种特殊表现。

1.生理性体重下降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最初2~3d,都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这是因为进食少,又有不显性失水和排出大小便。体重减轻不应超过原有体重的10%。一般在生后7~10d恢复。体重下降过多或恢复过晚,应考虑有无病理原因,如饮食不足、吐奶、腹泻等。

2.生理性黄疸 半数以上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这种现象称生理性黄疸。其产生原因是因新生儿生后用肺呼吸,血氧分压增高,使胎儿期因相对缺氧而代偿增加的红细胞破坏,以致使过多胆红素生成,而另一方面是肝功能不够完善,肝内葡萄糖醛酸转化酶功能低下,影响胆红素正常代谢。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一般低于204μmol/L(12mg/dl),在7~14d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

3.色素斑 新生儿骶尾部及臀部常可见到蓝灰色的色素斑,多为圆形,或不规则,边缘明显,压之不褪色。因皮肤深层堆积了色素细胞所致,出生后5~6年自行消退。

4.马牙 新生儿口腔上腭中线附近,可见到白色小点,有时牙龈上可见白色颗粒状物,为上皮细胞堆积形成。俗称“马牙”,不需处理。

5.生理性乳房肿胀 无论男女新生儿,于出生后3~5d可出现一过性乳房肿大和泌乳,多于出生后2~3周自行消失。是受母体雌激素影响所致。无需处理,不应挤压以免感染。

6.阴道出血(假月经) 由于在胎内受母体雌激素影响,女婴于出生后5~7d可见到阴道内少量出血,持续1~2d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冯晋兴 刘晓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