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艺术监管模式:主流体制的转变

当代艺术监管模式:主流体制的转变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流体制对当代艺术监管模式的转变“85新潮美术”之后,当代艺术在中国逐步萌芽并以强劲的势头席卷整个艺术界,艺术家们以各种激进的艺术实验发泄内心情绪和表达艺术主张,但种种过火的行为、表现却引发了主流体制的强烈反感和不满,甚至采用撤展、停展,以及拘捕艺术家的粗暴方式予以制裁。在主流体制的强力监管下,当代艺术从张扬逐渐转向潜隐。短短七八年间,在国际艺术界,当代艺术俨然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言。

当代艺术监管模式:主流体制的转变

主流体制对当代艺术监管模式的转变

“85新潮美术”之后,当代艺术在中国逐步萌芽并以强劲的势头席卷整个艺术界,艺术家们以各种激进的艺术实验发泄内心情绪和表达艺术主张,但种种过火的行为、表现却引发了主流体制的强烈反感和不满,甚至采用撤展、停展,以及拘捕艺术家的粗暴方式予以制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国艺术界的逐步开放,西方当代艺术的各种思潮、流派以及艺术作品的涌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主流体制在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艺术的国际地位这种迫切愿望的驱动下,现今时期的国家主流体制已经走过了对当代艺术从最初的否定、强力监管,到中期有选择、有限度地政策放宽,直至当今逐步理解与宽容的三个阶段过程。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现场 中国美术馆 1989

唐宋在现代艺术大展枪击事件后被警察带走 1989

1989年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上,被称为“七宗罪”的七个行为艺术表演成为此次展览最具轰动效应的事件。肖鲁的枪击电话亭和匿名炸弹恐吓信,导致此次展览先后两度被关闭。在现代艺术大展结束之后,中国美术馆便向各主办单位开出罚单:由于展览中出现的一些行为表演和事件严重违反了主办方与中国美术馆签订的展览协议,给中国美术馆的名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决定对主办单位给予2000元的罚款,并在2年内不再为7家主办单位安排任何形式的展览。

《美术思潮》杂志停刊期封面 1987

《美术思潮》刊登停刊公告 1987

《美术报》刊登停刊公告 1989

现代艺术大展中过激的行为表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对社会风气的纠偏导向,使主流体制加大了对文化界,特别是当代艺术界的监管力度。20世纪80年代末期,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阵地的《美术思潮》、《中国美术报》相继被勒令停刊在美术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1991年的12月,冯梦波、王蓬合作的装置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当代艺术画廊被官方关闭;1994年,当时在当代艺术界小有名气的阵地——东村,马六明、张洹、朱冥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艺术家在表演完各自的行为作品后即被上门的警察带走,以涉嫌从事黄色淫秽活动被刑拘,释放后即被遣返回原籍。1995年5月,前卫艺术家张东因为在圆明园画家村一家饭店内的当众“撒尿”行为而被公安机关以流氓行为罪名拘留收审,这也直接导致了圆明园画家村群体被政府集体驱逐。在主流体制的强力监管下,当代艺术从张扬逐渐转向潜隐。由于前卫的当代艺术展览不被官方和大众所接受,1994年,曹小俊、艾未未、徐冰和冯博一资助并编辑了地下艺术刊物《黑皮书》。这类地下艺术刊物起到了纸上展览的作用。《黑皮书》带动了一批比较年轻的艺术家在实验艺术创作上的激情。随后两年又接连出版了《白皮书》和《灰皮书》。

马六明 芬·马六明 行为艺术 东村 1994

当中国当代艺术在国内受到强制监管的时候,它却在国外打开了另一条自我救赎的途径。1993年6月,14位中国艺术家受邀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这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当代艺术展览首次大规模邀请中国艺术家参展,在国际艺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此为契机,中国当代艺术家频繁出现在国外展览上,策展方的用意暂且不谈,但中国当代艺术的确闯出了一片天地,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曾梵志接连被国际策展人和艺术市场打造成了当代艺术明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当代艺术家通过策展人、基金会、画廊等各种民间途径参加外展“镀金”:1997年7月,《抗衡: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在纽约BRONX 博物馆开幕;1998年9月,《蜕变突破——华人新艺术展》在纽约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同期,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安大略中国美术馆还举行了《世纪之星——首届中国艺术双年展》;2000年的11、12 月,《被取缔:实验美术展览在中国》和《中国当代绘画展》也分别在美国的芝加哥和意大利的帕多瓦开幕。短短七八年间,在国际艺术界,当代艺术俨然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言。同时,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屡屡在拍卖市场创造记录,拍出高价,当代艺术似乎迎来了复兴的曙光

798艺术区正门 2009

798艺术区工作室 2009(www.xing528.com)

2000年后,随着主流体制对当代艺术的逐渐“解禁”,当代艺术又逐渐活跃起来。装置、行为、影像、现代绘画与雕塑等多种形式的当代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798、宋庄、东村、北京环铁艺术区等多个当代艺术聚集区在北京蓬勃发展起来,这也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艺术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仅北京就有数十个当代艺术展览同时进行,这也是当代艺术繁荣的重要标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过十余年面向西方的借鉴、吸收和学习,中国的主流体制在促进和规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特别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一些低俗的、无趣的、暴力的、丑化国人形象或者滥用中国符号的作品在过往监管不严的情况下蒙混出关,在国际艺术界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官方也吸取了教训,在对当代艺术一定程度“解禁”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其的监管,比如,针对21世纪初一度出现的极端行为艺术表演,文化部即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的通知》(文政法发(2001)14号),具体内容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国家文物局,各直属单位:近年来,一些地方极少数人打着‘艺术’的幌子,在公共场所自虐或虐待动物、展示人类及动物尸体等形式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并通过非法渠道传播。这些丑恶行为,违犯国家法律,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影响恶劣。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净化文化环境,清除文化垃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禁止在公共场所表演或者展示血腥、残暴、淫秽等场面,禁止展示人体性器官或进行其他色情表演等有伤社会风化的演示行为;

2、禁止将以上表演及展示行为以音像或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机械复制、传播;

3、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社会公众提高对艺术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自觉抵制腐朽没落的文艺观念和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的不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此类活动的报道,应防止人为炒热而扩大其影响;

4、有关艺术创作、教育、研究单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创作、教学、研究活动的管理,防止极少数人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

5、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公共场所各类表演、展览项目的审批管理,严格审查表演、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因把关不严和失察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审批者的责任;

6、对各种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的行为,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制止和取缔,触犯刑律的,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王澍 拆筑间 装置 (中国国家馆作品) 2003

通过主流媒体及国家机器予以坚决谴责和惩治,使这种低劣的行为艺术很快销声匿迹。还有2006年12月开幕的“宋庄制造——宋庄艺术家推介展”,数件行为作品因内容涉及“政治”、“色情”、“暴力”、“血腥”未能通过审查。同时,以文化部为代表的国家文化机构还聘请国内知名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参与送展艺术品的筛选工作,这一举措也大大提升了送展作品的艺术水准和质量。

历史经验证明,自由的艺术创作是诞生大师和跨时代作品的基础,尽管主流体制对当代艺术的态度一直是谨慎和克制的,但也不可否认,历经20余年的对峙、摩擦、谅解与融合,今天的当代艺术获得了更大的生存和展示空间。

冯远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期间,推动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