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引领农民现代化?-传媒下乡的策略

如何引领农民现代化?-传媒下乡的策略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4月,人民网推出的“当代大学生村官的现状”系列调查中,网友认为大学生村官的最大优势是拥有现代化的社会理念,人们最希望的是大学生村官能够用科学知识带领农民致富。李福明在当地农村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毫无疑问,农民工、乡村大学生等是最容易现代化,也最能引导传统农民现代化的群体。然而,换个角度来说,在农民角色日益分化的情况下,哪些农民最难现代化?

如何引领农民现代化?-传媒下乡的策略

4.关键是哪些农民

大众传媒对农民现代化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整齐划一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在农村,谁会成为率先现代化的农民呢?

这个问题的提出,源于农民的分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让农民的角色日趋多元化。生活在农村的,有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传统农民,有乡镇企业从业者,有外出获得劳务收入的农民工,也有大学生、村干部。

不同的角色,对大众传媒的态度不一样,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也不一样。而且,受社会的影响,每个人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在我看来,农村中最容易现代化、最能引导传统农民现代化的农民,将会在农民工、乡村大学生、村干部等农村精英中产生。这里,本书重点谈谈农民工群体和乡村大学生对农民现代化的影响。

A、农民工群体

无论文化水平高低,农民工多数时间生活在城市,或是主动接触大众传媒,或是受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现代信息程度比较高,观念和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化倾向。有些农民工在工厂、企业工作,形成了合作、效率等现代理念。回到农村,小到生活习惯,大到想问题办事情,从观念到行为,从个人事务社会交往,见过世面的农民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是一个个活的媒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周围的农民。

2009年前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创业中,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据《浙江日报》2009年2月20日报道,返乡农民工带来的新鲜做法,让衢州农家乐”变了模样。衢州七里乡上村的邱志云兄弟俩,回乡后给父母办的“荷香院”农家乐开通了无线网络,还专门请上海的朋友给“农家乐”开办了一个网站,除了在互联网上推销自己,还提供网上订房服务。这些新变化,也很受其他村民的关注。黄土岭村的罗文金早已是“农家乐”大户,到邱志云家转悠了几次后,就让女儿给客房配上新电脑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民工是城市里的弱势群体,有时甚至被城市、被城市里的大众传媒遗忘、歧视。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农民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的作用,也改变不了农民工在促进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无论如何,请尊重农民工、善待农民工!

B、乡村大学生(www.xing528.com)

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问题上,人们都有普遍共识。与农民工稍有不同,乡村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乡村大学生是观念变化最快的群体。各种现代信息,书本上的,生活中的,课堂上的,都给乡村大学生造成比城市大学生更加强烈的冲击。虽然大学教育时间并不长,但对乡村大学生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乡村大学生有许多机会和农村接触,比如上学期间寒暑假回乡,参加工作后回家探亲,毕业后在农村就业等。特别是大学生毕业后在农村就业,肯定会把教育中所获得的现代观念,用于工作和生活,他们对农民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乡村大学生是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生力军

现在,国家通过“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就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乡就业。2008年4月,人民网推出的“当代大学生村官的现状”系列调查中,网友认为大学生村官的最大优势是拥有现代化的社会理念,人们最希望的是大学生村官能够用科学知识带领农民致富。

当然,大学生农村就业并不容易,现代观念和农村固有观念之间的冲突是其中最大的障碍。但实践也证明,越是困难多,阻碍大,在取得成功之后,越是打破固有观念,促成现代理念在农村落地生根。

新华社2009年3月26日报道,当天津体育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李福明回到家乡江西上犹县黄埠镇崖坑村养鹅创业时,当过8年村主任的父亲联合乡亲们百般反对。2006年6月,坚持己见的李福明还是建起了养鹅场。不懂技术,他就看书报、上网,甚至请附近的鸡鸭专业户来指导。他还通过网络视频把解剖样本向专家在线咨询,并建起了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由于理念先进,渠道畅通,李福明养鹅当年就赚了8万元。

李福明在当地农村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一度反对他养鹅的老父亲也开始帮忙照料养鹅场。到2009年,没有养鹅传统的上犹县,已经有30多位农户养起了白鹅。能干的李福明也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

毫无疑问,农民工、乡村大学生等是最容易现代化,也最能引导传统农民现代化的群体。然而,换个角度来说,在农民角色日益分化的情况下,哪些农民最难现代化?对此,又该付出怎样的努力?这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大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