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腹诸痛症状及治法详解

心腹诸痛症状及治法详解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腹痛有9种,即虫痛、疰痛、气痛、血痛、悸痛、食痛、饮痛、冷痛、热痛,其病因和治法《医学三字经》言之详矣。一人患胃病,心腹痛时坐卧不能,呻吟绵绵,治以加味平胃散。痛之既久,脾胃衰弱,宜调阴阳和气血。一人患胃病兼唾痰,肚腹胀满,脉沉滑,以平胃二陈汤加味主之。一妇40岁,时时恶心,少唾涎沫,少食恶心更甚。然月经正常,无寒热口渴等症,惟肢体软弱无力,数月不瘳。

心腹诸痛症状及治法详解

心腹痛有9种,即虫痛、疰痛、气痛、血痛、悸痛、食痛、饮痛、冷痛、热痛,其病因和治法《医学三字经》言之详矣。凡腹痛应按部位分别治之,脐以上属太阴,中脐属少阴,脐下属厥阴,两胁属少阳、厥阴交界。宜审其交界,辨虚实寒热,可补可下,可温可通,各随其证施治。至于真心痛,经言不治。盖心为一身之主,神明之官,邪不易犯,其犯包络,亦已甚矣,矧心君乎!

一人冬月途中饥饿,食冷物,须臾肚腹疼痛欲绝。如此一二日,面色黑黄,肚腹胀大,坐卧不能,大便秘结,六脉沉紧。以加味厚朴三物汤服之,便下数次安。

加味厚朴三物汤

厚朴12g,枳实6g,大黄9g,藿香陈皮各4g,桂心、公丁香、广木香各3g,水煎温服。

一人腹满微痛,饭后更甚,食欲不振,大小便自利,脉沉而关滑。此脾胃虚寒兼有食积,治以治中汤加味。

加味治中汤

党参白术各6g,炮姜、陈皮、青皮、川厚朴、枳壳泽泻、草果仁(煨研)、槟榔各4g,炙甘草、广木香、三棱各3g。痛甚加桂心。

一少年,端阳节饮酒食肉,又食冷角黍。食毕口干发渴,以冷水调白糖饮之,下午胃脘突然高起如覆杯状,疼痛欲绝。更兼身热口干,不欲饮水,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脉浮紧。此乃贪食厚味,冷热相搏,以加味香砂枳术汤而安。

加味香砂积术汤

广木香、砂仁各3g,枳实、陈皮、川厚朴、槟榔、神曲、茵陈各4g,苍术、云茯苓葛根各6g,山楂9g,酒黄连、桂枝、川椒各2g,生姜引,水煎服。

一室女18岁,饮食不慎,致肚腹疼痛,上控心胸,手不可按,有时昏迷欲绝,六脉沉紧。此气痛、寒痛、食痛,以加味失笑散主之。

加味失笑散

蒲黄、五灵脂、吴茱萸各9g,延胡索、焦山楂、乌药各6g,槟榔、枳壳、泽泻各4g,桂心、香附各3g,白酒30g为引,合水煎服。

一人患胃病,心腹痛时坐卧不能,呻吟绵绵,治以加味平胃散。

加味平胃散

苍术、川厚朴、陈皮、乌药、吴茱萸各6g,炙甘草、砂仁、广木香各3g,枳实、泽泻、神曲、干姜、桂心、槟榔各4g,焦山楂9g,水煎空腹服。

如肝脉旺者加白芍,尺脉弱者加附子,有积块加三棱、莪术。

一人28岁,肚腹四肢疼痛绵延数月,饮食大减,形容消瘦,大便干结,粪如弹丸。口干不喜饮,时吐酸水,脉弦而紧。此木盛土衰,中焦壅滞,脾失健运,胃失下降,停食停饮,故有种种见证。宜温热消食除湿之品,俾停食去而纳谷昌,停饮降而津液化。方用牛榔丸改汤加味,1剂痛止,再剂大便利而安。

加味牛榔丸汤

牵牛子12g,槟榔、荔枝核(煨研)各6g,广木香、沉香肉桂、干姜、皂角子(炒研)各3g,水煎空腹服。

一人气滞寒滞,肚腹疼痛,脉沉紧,以十香丸改汤服之而愈。

十香丸汤

乌药、吴茱萸、香附、荔枝核(煨)各6g,沉香、木香、皂角子(炒研)各3g,泽泻、陈皮、公丁香、小茴香各4g,水煎空腹服。

一人胃脘疼痛,无休无止,不喜食,面苍黄,脉沉迟而微。痛之既久,脾胃衰弱,宜调阴阳和气血。方用小建中汤2剂愈。

小建中汤(www.xing528.com)

桂枝、生姜各9g,白芍15g,炙甘草、广木香各4g,大枣4枚,饴糖90g,水煎空腹分2次温服。

一人宿有胃病,有时数月不痛,有时痛数月不止,饮食入胃其痛加剧,大便燥结,关脉沉紧。此肠胃有宿食瘀滞,不能接受水谷故也。方用加味枳术汤而安。

加味枳术汤

白术、乌药、川厚朴各6g,广木香、豆蔻、桂心各3g,枳实、槟榔、丁香、建曲、泽泻各4g,当归尾、桃仁(炒)、肉苁蓉各9g,三棱2g,火麻仁12g为引,水煎服。

患者李某,因不节饮食,致伤脾胃之阳,肚腹闷胀,大便燥结,时时噫气,下午至夜半更甚,六脉沉,按之有力,予以加减小和中饮。

加减小和中饮

陈皮、大腹皮、泽泻、槟榔、茯苓、草果仁(煨)各4g,川厚朴6g,干姜、豆蔻、官桂各3g。

水煎服2剂后,闷胀减大半,而大便燥结依然。又予以平胃散合牛榔丸汤1剂,大便利,闷胀亦减而安。

平胃散合牛榔丸汤

炒牵牛子12g,槟榔、川厚朴各6g,官桂3g,小茴香、苍术、陈皮各4g,炙甘草1.5g,炮姜2g,水煎服。

一妇身体不壮,日服鸡蛋、牛奶之品,以增强营养。由于消化不好,食性受戕,渐渐每吃鸡蛋就觉肚内不快,每喝牛奶亦感腹中不畅。日久,每日所食无几,频频唾痰,精神疲惫,然二便正常。关脉沉迟而微。因思此妇日服一派油腻之物,致伤脾胃之阳,无怪乎不思米面,干呕唾痰,肚腹不快。治宜健脾理胃,以加胃平胃散四五剂逐渐痊愈。

加味平胃散

苍术、川厚朴、陈皮、云茯苓、焦山楂、麦芽各6g,半夏9g,炙甘草、砂仁、藿香各3g,神曲4g,生姜3片为引,水煎空腹服。

一人患胃病兼唾痰,肚腹胀满,脉沉滑,以平胃二陈汤加味主之。

加味平胃二陈汤

苍术、陈皮、川厚朴、云茯苓、枳实、党参、泽泻、石斛各6g,炙甘草、公丁香各3g,吴茱萸、半夏、生姜各9g,水煎温服。

一人肚腹疼痛不止,有时上冲心胸,辄为气绝,顿时手足冰冷,一会方能苏醒,计8年矣。邀余诊视,切脉六部沉迟,腹诊,脐上下坚硬如石,按之跳动,痛不可忍。此乃沉寒冷积,盘聚于脐之上下左右,以加味附子理中丸主之,再无痛苦,后又服桂附八味丸调治康复。

加味附子理中丸

白术60g,党参、炮姜、吴茱萸、乌药各30g,枳实、槟榔、炙甘草、小茴香、香附、桂心、青皮、泽泻各15g,广木香、三棱、附子、莪术各9g。以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早、晚空腹开水送下9g。

此方治脾胃虚寒,肚腹不时疼痛,甚则上冲心胸,及绕脐寒疝等症甚验。

一妇40岁,时时恶心,少唾涎沫,少食恶心更甚。然月经正常,无寒热口渴等症,惟肢体软弱无力,数月不瘳。六脉虽微,而近和平,此脾胃之阳不足故耳。方用加减六君子汤而愈。

加减六君子汤

人参、砂仁各3g,白术、云茯苓、陈皮、神曲各6g,半夏、焦山楂各9g,槟榔、泽泻各4g,生姜(切)9g为引。此方去甘草者,避其壅滞也。

一人宿有胃病,形容憔悴,大便干结,粪如弹子,其色发黑,脉沉而涩,此久痛蓄瘀而然。予以血府逐瘀汤加酒大黄9g,桂枝6g,2剂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