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西北探险者之神话-王贵话剧导演访谈

大西北探险者之神话-王贵话剧导演访谈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大西北的开拓者树碑立传——访著名话剧导演王贵听说王贵来西安观摩西北荟萃演出,我们便急匆匆赶去采访。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著名导演,更重要的是,这次代表青海来参加西北荟萃演出的话剧《在这块没有生命的土地上》,由他执导。因为导演是怀着对大西北开拓者一种崇敬心情来搞这部作品的。这台戏豁透出浓烈的地方特色和戏剧效果,作为导演,王贵是基本满意的。

大西北探险者之神话-王贵话剧导演访谈

大西北开拓者树碑立传——访著名话剧导演王贵

听说王贵来西安观摩西北荟萃演出,我们便急匆匆赶去采访。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著名导演,更重要的是,这次代表青海来参加西北荟萃演出的话剧《在这块没有生命的土地上》,由他执导。

已是晚上十点半了,但王导毫无倦意,侃侃而谈,谈话剧艺术,谈他那有趣的经历,当然,更多的话题还是集中在话剧《在这块没有生命的土地上》。“是大西北的开拓者,特别是青海察尔汗盐湖开发者们的创业精神鼓舞感染了我,一股要在舞台上艺术地再现这些开拓者们的强烈心愿,时常冲击着我的心田,终于时机来了。”我们看得出,王导演说起《在这块没有生命的土地上》,情感是十分激动的。

王导演是今年7月底8月初被邀请去青海排导这台戏的。一到青海,他便一头扎进察尔汗盐湖去体验生活。那里的空气稀薄,57岁的他是背着氧气袋去的。察尔汗盐湖50年代初还是一片戈壁滩,是一块鸟不栖,狼不去的荒凉地带。然而我们的创业者来了。在当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用最原始的工具开始了生产。工厂建起来了,钾肥生产出来了,他们却献出了宝贵的青春,有的人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经过三代人的艰苦拼搏,一条规模较大的半机械化钾肥生产线仿佛从天而降,盐湖沸腾了。可惜的是,这些建设者的业绩却鲜为人知,就连察尔汗湖也很少有人问津。青海的党政领导和艺术工作者认为应当有一部表现这个题材的作品,如今,王导演来了。

原先的剧本描绘开发者们的爱情生活多了些,整体内容显得单薄。王导演认为:这样的题材应该充分抒发三代人开发盐湖的精神,要反映出这里的过去是悲壮的,明天是美好的。认识明确了,王导演与编剧演员们白天排戏,晚上修改剧本,只用了二十几个工作日,就把戏立在舞台上了。

一台话剧只有七个演员而塑造了34个角色,这自然令人惊讶,我们问起究竟时,王导演笑了:“戏有了生活还不够,必须要有适宜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它,盐湖的开发者太质朴了,环境也太贫乏了,鉴于此,我大胆地采用了国际上‘贫穷戏剧’的某些长处,搞出了这台‘质朴戏剧’。舞台构成非常简单,出场人物共34个,但只有七个演员,除一个演盐湖仙子的角儿不变外,其他六个演员每人要担负四个以上的角色。一个演员要演三代开拓者的形象,演的最多的一位演员共演了八个角色。这样搞,可以使演员对生活有多元化的感受,即同时感受和表达几个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既省钱又省时,更能表现朴实的生活,塑造朴实的人,再现生活的本质和本质的人。这样的处理方法在国内舞台上尚属罕见”。王导演接着告诉我们,这是戏剧上的新课题,是带有实验性质的,这台戏用好几种方言,甘肃的、青海的、四川的、陕西的,戏看起来很闹腾,有些人物的语言颇粗,甚至在盐湖旁生孩子的情节都上了舞台,但并未给人一点对开拓者丑化之感,而只是一种纵情的歌颂。因为导演是怀着对大西北开拓者一种崇敬心情来搞这部作品的。这台戏豁透出浓烈的地方特色和戏剧效果,作为导演,王贵是基本满意的。(www.xing528.com)

王导演是一位军人出身的老军队文艺工作者。13岁参军入党,很长时间随军驰骋在祖国的西部边陲。大西北的人情风貌、古老的秦腔艺术沐浴着他,他曾请教过秦腔名家苏育民和王天民,注意吸收各艺术流派的长处。他在担任空政话剧团团长和导演时,执导了数台成功的话剧。1987年离休后,他仍然走南闯北,赴天津,奔青海,跑沈阳,行福建,为祖国的话剧艺术事业奔波不止。去年,他拖着患有胆囊炎的身子,排导了三台有震撼力的话剧,引起观众强烈反响。

谈到整个的戏剧事业,王导演深沉地说,现在搞戏难,搞话剧更难。他刚到青海时,好多演员们都去拍电视或干其他事情了,他和团领导们硬是把演员一个一个地拢在了一起,但大伙一上这出戏又都乐了,整个排练是在一种兴奋的情绪下进行的。角色首先使演员感动了,我们相信也会感动观众的。

采访结束时,王导演拉着我们的手说:“期待着你们对《在这块没有生命的土地上》提出意见,盼望着观众的回声。”

1989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