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元代的棉纺织技术与黄道婆的故事

中国元代的棉纺织技术与黄道婆的故事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82章黄道婆与元代的棉纺织技术咏黄道婆王逢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织云灿花草。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的棉纺织工艺革新家,她死后,松江人民为了纪念她的贡献,曾立祠奉祀,后毁于战乱。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在谈到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起黄道婆。黄道婆在那里度过了整个青壮年时期,学会了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在黄道婆传授和改进技术的基础上,乌泥泾及周围地区——松江府各地的棉纺织业很快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元代的棉纺织技术与黄道婆的故事

第82章 黄道婆与元代的棉纺织技术

咏黄道婆

王逢

崖州布被五色缫,

组雾织云灿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归,

千轴乌泾夺天造。

王逢(1319~1388)元明之际诗人,字原吉,号最闲园丁,又称梧溪子、席帽山人,著有《梧溪集》七卷。

【注释】

崖州:今海南岛。崖州布被,崖州黎族人民创造纺织品,有一套比较先进的工艺技术。

千轴:指各种纺织工具。(www.xing528.com)

乌泾:即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东湾村。

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的棉纺织工艺革新家,她死后,松江人民为了纪念她的贡献,曾立祠奉祀,后毁于战乱。至正二十二年(1362)重建的时候,当时正在乌泥泾的诗人王逢应邀作诗纪念。诗中高度评价了黄道婆为棉纺织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元代棉花种植得到推广,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改进正是顺应历史发展的结果。

棉花的传入与推广

古代中国农村经济是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是农村经济的基础,这种情况在元代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但是“女织”的内容却有了变化: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家庭棉纺织手工业正在代替传统的丝纺织和麻纺织手工业。棉花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唐代时候,棉花已从北路传到新疆,从南路传到两广、福建。从十三世纪上半叶起,北路棉花传到了甘肃和陕西,南路棉花开始传入长江中下游,但是这一带比较普遍种植棉花是在元代。棉花的种植是棉纺织手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也会增加对棉花的需求,从而促进棉花种植的推广,而元代正是我国手工棉纺织技术大大前进的时代。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在谈到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起黄道婆。今天,在黄道婆的故乡上海市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有一座黄道婆墓。在当地的一座黄母祠里,有一尊黄道婆的塑像:一位辛苦而慈祥的农村妇女,手持棉花,头扎布巾,凝视端坐,朴素而又庄重。那一带的民谣这样唱道:“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黄道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棉纺织家,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一户贫苦的农家。她的生卒年代不详,大约生活南宋末年元世祖、成宗时期,即十三世纪中叶到十四世纪末。乌泥泾土地贫瘠,是很贫困的地方。黄道婆幼年因家境窘迫而流落到海南岛南端的崖州(今崖县)去谋生,当时,海南岛黎族的棉纺织技术是先进的。黄道婆在那里度过了整个青壮年时期,学会了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元贞年间(1295~1296),她怀念故乡,从崖州回到了乌泥泾。她看到家乡的人们还用手剥棉桃籽,用“线弦竹弧”拨弹棉花,便把从黎族那里学到的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她教给大家“制造捍弹纺织之具”以及“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方法,她还传授了相当高级的提花技术,使织成的被、褥、带呈现出“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图案,光彩美丽,看上去就像是画出来的一样。不久,乌泥泾一带织出的“乌泥泾被”名闻各地,崖州的千余户人家也依靠织“乌泥泾被”为生。

黄道婆传授的捍、弹、纺、织的工具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已难以详知。但正是她回到乌泥泾的十七八年以后,王祯在皇庆二年(1313)完稿的《农书》中记载了当时的棉纺织工具,其中有手摇两轴轧挤棉籽的搅车,有竹身绳弦四尺多长的弹弓,还有同时可纺三锭的脚踏纺车等等,这些工具的制作和运用,大多当与黄道婆的传授和改进有关。至于织机,《农书》上所记载的很是一般,黄道婆所用的可能还要进步一些,而提花技术的出现说明她已能熟练地使用花楼。在黄道婆传授和改进技术的基础上,乌泥泾及周围地区——松江府各地的棉纺织业很快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的先进技术又逐渐传播到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

棉纺织技术改进的意义

黄道婆在棉花加工和纺织技术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大大推动了元朝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使得棉花种植得到推广,棉纺织技术得到改进,成为十三、十四世纪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对十四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在封建制度下,这一技术的进步又为封建统治者压榨劳动人民提供了新的方式。元人熊涧谷所写《木棉歌》中这样写道:“车声才怜催上机,知作谁人身上衣。小女背面临风泣,忆曾随母园中拾。”在元代,木棉和棉布被列为南方夏税的项目。农妇们辛辛苦苦制造出来的棉布,常常被封建统治者搜刮而去,她们以及她们的亲人甚至不能求得起码的温饱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