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捣蛋鬼到大人物:中国名人早期家庭教育

从捣蛋鬼到大人物:中国名人早期家庭教育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迁——给孩子“行万里路”的机会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谈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要完成自己的遗愿。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后,开始撰写《史记》。司马迁凭借百折不挠的意志,终于完成了巨著《史记》。殊不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对现在的孩子依然适用。“行万里路”,能让孩子收获很多,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给孩子看一看大干世界的机会。

从捣蛋鬼到大人物:中国名人早期家庭教育

司马迁——给孩子“行万里路”的机会

司马迁(约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曾跟随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跟随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公元前108年,他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在金匮石室阅读、整理资料。公元前91年,他用毕生心血创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问世。这部巨著对后代的史学和文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司马迁的童年,是在陕西龙门附近的乡村度过的。在广阔的陕北高原上,司马迁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司马迁10岁那年,父亲司马谈带他来到都城长安。司马迁结束了乡村自在悠然的生活,开始在父亲的教导和督促下紧张学习。经过刻苦认真的学习,他很快便诵读了《左传》《、国语》等史籍。

司马迁自幼就以继承父业为动力,学习非常勤奋努力。但是,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造纸术书籍非常缺乏,很多史籍不但记载简略,而且还有许多史实互相矛盾、真假难辨。

司马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对司马迁说“:等你长大以后,要亲自到全国各地游历一番,去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古迹,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当时的交通并不便利,跋山涉水,其辛苦可想而知。

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刚满20岁,就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名山大川,考察古迹,采集传说。他到过会稽,考察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汨罗江边,凭吊了伟大诗人屈原;到过江阴,收集了韩信的故事;到过曲阜,了解了孔子的生平。

司马迁这次远行,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史实的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既开阔了胸襟,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为后来撰写《史记》打下了基础。

司马谈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要完成自己的遗愿。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后,开始撰写《史记》。其间,他因为替战败投降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不堪忍受这种屈辱,甚至想过自杀,但想到父亲的教诲和临终嘱托,想到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搜集来的资料,便咬牙坚持了下来。

司马迁凭借百折不挠的意志,终于完成了巨著《史记》。

父母提高卡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多久带孩子出门旅行一次?(www.xing528.com)

2.你带孩子去的地方都是他喜欢的地方吗?

3.带孩子出门时,你是否会事先“做功课”?

大部分有了孩子的父母都不喜欢外出旅游,因为对他们来讲,带着孩子似乎是一件麻烦事。殊不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对现在的孩子依然适用。孩子在领略各地风光的同时,还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在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的美、文化的多元等。

彤彤的爸爸每年都带她外出旅游,先后去过上海丽江、北京等地。

到上海参观过复旦大学后,彤彤特别喜欢,说将来一定要来复旦上学(这胜似家长苦口婆心地劝“好好学习吧,将来考个好大学”);到西安,彤彤对“秦始皇”产生了兴趣,买了一组兵马俑回来天天研究,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到每个城市旅游,彤彤和爸妈有时跟团,有时自去,而无论何种方式彤彤从来不叫苦不喊累,还能帮助父母背包、找座位。对于钱的计划和花销,爸爸妈妈有时也让彤彤参与,极好地增强了彤彤的经济意识。

“行万里路”,能让孩子收获很多,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给孩子看一看大干世界的机会。

第一,从小带孩子出门旅游。现在的时代比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要幸福得多,因为交通的便利,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用更少的时间,游历更多的地方。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就可以参与旅行。但是也要考虑到孩子并不像成人那么适应旅行,孩子在内心里可能更愿意与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

第二,仔细选择适合孩子旅行的地点。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性格特点来选择旅游点。例如,喜欢刀枪棍棒的男孩,可以带他去“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等。另外,行程也不宜安排得过于紧密,太劳累的行程会使孩子身体不适,甚至生病。旅途中应找机会安排孩子在较空旷的地方,如公园、广场里做些跑、跳活动,舒展筋骨。

第三,家长要做好旅行前的“功课”。家长要做的“功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先给孩子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比如要去“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就要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弄清楚,以便在旅行时一一告诉孩子;二是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工作,家长可以把要去的地方在地图上介绍给孩子,有图片介绍更佳,让孩子对旅游充满期待,同时要告诉孩子旅行过程中难免会觉得累、觉得辛苦,但要坚持;三是要做一些必要的安全准备,比如携带一些常规药品,尤其是对于容易生病的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一些遇险求生的技巧也要告诉孩子。

第四,把旅行的记忆永远留下。孩子“忘性”大,每一次旅行可不能让他们“玩过就忘”。建议家长让孩子把旅行感受记录下来,可以让他写一写旅行日记,也可以在每个地方购买明信片,让孩子在背后写下感想,甚至画画也可以。这些方法都可以加深孩子对当地的印象,十分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