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峡之行,登白帝城感受绝美景色

三峡之行,登白帝城感受绝美景色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船过三峡,游人几乎都要登白帝城——这是瞿塘峡外一座飞峙江边的小山。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便写绝了这里山水形胜。其实,白帝城只是奉节的一景。白帝庙里有一组雕塑,再现刘备永安宫托孤时的情景。从夔子国、鱼邑、鱼复县,再到永安郡、夔州,直至唐代开始称为奉节。永安宫遗址尚存,有残碑两座。

三峡之行,登白帝城感受绝美景色

三、朝辞白帝彩云间

回望奉节,就是回望历史

船过三峡,游人几乎都要登白帝城——这是瞿塘峡外一座飞峙江边的小山

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便写绝了这里山水形胜。

俯瞰长江,遥望夔门,云海波涛,子规啼归。其实,白帝城只是奉节的一景。

白帝庙里有一组雕塑,再现刘备永安宫托孤时的情景。出自当代艺术家之手,雕塑很现代,也很逼真。确实,奉节的历史绕不开三国——虽然这里的文明史要悠久得多。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可以追溯到天老地荒。从夔子国、鱼邑、鱼复县,再到永安郡、夔州,直至唐代开始称为奉节。但这里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事件,终于冲出迷雾,刻进了版图——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云奉节”。

已经没入水下的栈道——摄于1995年。

历史真实的基础是考古。如果考证一番,就会发现刘备真正托孤之地,不在江边这座小山上,而在夔州城内,在奉节师范学校的院子里。那里近傍城中府学、文庙和大成殿。附近还有武侯祠建筑。大抵唐代,永安宫已成了寥落的寺院。到了宋代,便更加破败了,苏轼途经三峡,寻访时有“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之句。遗址上满目荒草蔓烟,断垣残壁,宋代诗人王十朋在奉节任职时,触景生情,发出了“伤心地近永安宫”的感慨。

张飞庙附近的石刻:同挽狂澜(www.xing528.com)

一个冬日的早晨,我走进师范学校,走近正在重修的永安宫。学生们正在上课,校园里倒显得安静。永安宫遗址尚存,有残碑两座。在大树下驻足沉思,婆娑的枝叶,似乎诉说着英雄末路的辛酸与悲凉不要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现在,连这座新修复的永安宫都要沉入江底了。

永安宫:“伤心地近永安宫”,永安宫位于奉节城内,现已没入水底。这里是刘备托孤的地方,原为明清时期建筑。

那个“皇叔的陵墓就在奉节?

在招待所——现在叫夔州宾馆吃饭的时候,县长言之凿凿。

甘夫人墓在奉节,可以见诸史籍记载。到院子里转了转,见有一亭一碑。

永安宫边的古碑,上面刻着“文武百官人等至此下马”——总要对历史,对先人保持一份尊敬和敬畏。

但我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在这块土地上,古迹比比皆是。托孤这是最高领导的更迭,是一种政治体制顽强而无奈的选择。“主公”兵败病危,嗣子年幼更兼无能。众兄弟众将官垂首环立,神色黯然。一个朝代到了这个份上,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能挽救的,国家自然无法“永安”了。

在四合的暮云和烟树之中,槛外长江依然滚滚奔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