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核心特征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核心特征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行动者的心理分析,如信任机制、自我认同、人的本体安全系统等概念在吉登斯现代性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核心特征

一、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主要特征

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虽然博采众说,但并不是一个大杂烩、大拼盘,而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分析方法和价值诉求。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众多学者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性,关注人类认识方式的转变,真善美观念的变化,注重概念范畴的抽象演绎,吉登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现代性所引起的社会巨变、心理影响以及社会个人对此的反应。个体行动者的心理分析,如信任机制、自我认同、人的本体安全系统等概念在吉登斯现代性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学、心理学方法的交叉使用,使其理论分析既有广阔的视野、宏大的架构,也有微观的清晰。

第二,从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来说,吉登斯把结构化理论贯穿于、内化于其批判性分析之中。他始终强调个人行动与结构的二重性,关注行为的反思性。正因为他对结构二重性的强调,他的现代性思想没有韦伯福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悲观。他认为人类的行动虽然包含着不可预测的后果,带来了权力的压迫、环境的破坏、军事暴力的危险,但他也认为这种制度维度是可以打破的,现代性的拯救是可能的。正是从反思现代性出发,吉登斯认为哈贝马斯所主张的系统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未免失之偏颇,没有看到现代制度在“侵蚀”生活世界的同时,日常生活的性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第三,从思想内容来说,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贯穿着理性化和重新道德化的目标。吉登斯虽然反对启蒙运动的原则,否认理性认识能力的提高能够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但依然把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的追求作为超越现代性的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吉登斯看到了人类理性的局限,但他没有全盘否定理性,更没有试图以非理性来取代理性。这使他明显区别于福柯、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启蒙理性的解构、否定。他希望以理性化和道德化的双重力量来把现代性的全球风险降到最小。由此,他呼吁人道化的技术,恢复被破坏的团结,培养积极信任、情感民主,强调生活的相互依存。(www.xing528.com)

第四,从分析方法来说,吉登斯坚持全面的、辩证的、联系的方法。他强调现代性的四个制度维度的独立性,又不忽视其联系性。他反对历史必然如此的目的论,一方面认为现代性的严重后果难以预料;另一方面又认为全球社会运动以及其他力量的努力也带来了乌托邦。他积极批判现代性阴暗面、破坏性、严重威胁的同时,也承认现代性所带来的积极的进步,并据此批评韦伯忽视了科层化对权利保障的作用,批评福柯对资本主义的消极方面过于敏感。同样,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他并没有把传统、现代简单对立起来,而是强调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团结,认为我们依然生活在后传统的氛围中。“在后传统的秩序下,甚至在今天的最现代化社会中,传统并未完全消失,在某些方面,在某些背景下,它们反而很繁兴”[127]

第五,在价值诉求上,吉登斯强调了启蒙运动与社会主义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价值的合理性。他认为,虽然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未来道路,批判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僵化和低效,但仍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概括地说,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是其运用结构化理论的产物,对知识反思性和结构二重性的强调是其现代性思想不同于其他学者的重要特征。由于反对还原论、进化论,主张现代性的多个维度,使其现代性思想有一种宏大的视野,全面地反映了现代性的复杂性。另外,他把现代性纳入到全球维度,这使其理论具有极大的宏观把握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