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痴呆,效果显著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痴呆,效果显著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针灸推拿疗法是我国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推拿疗法治疗本病的报道相对比较少。头部六位以针刺为多,肢体穴位以灸为主,亦可用艾炷直接灸或可用熏灸法及隔药灸法。3.中风后痴呆取穴 针灸治疗中风后痴呆应运用体针、头针、电针和水针相结合为宜。8周后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神经心理量表的测定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提高。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痴呆,效果显著

针灸推拿疗法是我国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强调从整体着眼,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和阴阳,醒脑开窍的功能。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已见大量临床报道,在治疗本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的报道相对比较少。

一、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特色,针灸亦遵循此原则,也要辨证取穴施治。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1990年全国老年痴呆专题学术研讨会制定了《老年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讨论稿),将老年性痴呆分为髓海不足、肝肾亏虚、脾肾两虚、心肝火盛、痰浊阻窍、气滞血瘀型等。

1.髓海不足型 此类患者智能低下,头晕耳鸣,怠惰嗜卧,发脱齿槁,毛皮干枯,呆滞愚笨,耳鸣重听,眩晕健忘,肢体不用,动作缓慢,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舌体瘦小,脉沉细弱。治法为补脑养脑,益髓醒神。常用穴位有百会、气海、关元、风池、三阴交、肾俞、复溜、照海、神门等。

2.肝肾亏虚型 此类患者表情呆滞,颧红盗汗,耳鸣,眩晕,腰膝酸软,或精神抑郁,行动迟缓,哭笑无常,或烦躁易怒,甚则狂躁,肢体麻木,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补肝肾,养阴醒神。常用穴位有百会、太溪、复溜、三阴交、肝俞、肾俞、志室等。

3.脾肾两虚型 此类患者表情呆滞,智力低下,气短懒言,畏寒肢冷,纳呆乏力,腹胀便溏,终日寡言,行动迟缓,记忆减退,思维迟钝,小便清长或失禁,重者失语肢瘫,舌质胖嫩,苔白腻,脉细缓。治法为健脾益肾,温阳醒神。常用穴位有百会、足三里、脾俞、肾俞、绝骨、志室、关元、神门等。

4.心肝火盛型 此类患者眩晕头痛,心烦不寐,咽干口燥,神情呆滞,语言错乱,夜间谵妄,善忘颠倒,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治法为清心泻火,醒神开窍。常用穴位有百会、人中、劳宫、后溪、复溜、太冲、行间、大钟等。

5.痰浊阻窍型 此类患者智力衰退,头重如裹,腹胀痞满,哭笑无常,或呆若木鸡,终日无言,倦怠嗜卧,泛吐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滑。治法为健脾化痰,醒神开窍。常用穴位有百会、人中、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公孙、大陵、太冲、神门等。

6.气虚血瘀型 此类患者神情呆滞,智力减退,思维异常,语言错乱,善忘,行为怪僻,面色晦暗,健忘易惊,口干不欲饮,肢体麻木,久病反复加重,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治法为益气活血,开窍通络。常用穴位有百会、气海、关元、三阴交、膈俞、血海、合谷等。

二、取 穴

1.体针主穴和配穴的使用规律

(1)主穴:选用频数最多的经脉是督脉,其次是胆经、心包经和胃经;选用频数最多的主穴是百会,其次是风池、神门、人中、大椎。

(2)配穴:选用频数最多的经脉是膀胱经,其次是胃经、肝经、胆经;选用频数最多的配穴是太溪,其次是足三里、丰隆、太冲、合谷、三阴交。主穴多选取头颈部穴位,配穴则多选取四肢躯干部穴位。

2.多种针灸疗法治疗老年痴呆的取穴

(1)体针疗法:主要取百会、神庭、水沟、内关、风池、神门、四神聪、足三里,并随症加减;进针得气后,行捻转与提插补泻手法,虚证为主者用补法,实证为主者用泻法。(www.xing528.com)

(2)电针疗法:取穴同体针疗法。用电针仪,施连续波,频率100~160/s,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30min。

(3)艾灸疗法:取穴同体针疗法。头部六位以针刺为多,肢体穴位以灸为主,亦可用艾炷直接灸或可用熏灸法及隔药灸法。

(4)头针疗法:取穴为顶中线、颞中线、颞前线、颞后线、颞旁一线、颞旁二线、颞旁三线。患者取坐位,用0.38mm毫针,沿头皮15°~30°斜刺进帽状腱膜下,得气后留针;亦可用电针。

(5)耳针疗法:取穴为心、脑、皮质下、肾、内分泌、神门、肝。方法是用王不留行子压耳穴

(6)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取风池、肾俞、足三里穴。药物用胞磷胆碱、醋谷胺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方法是取5ml针管,抽以上2种药液,每穴注入1ml。

3.中风后痴呆取穴 针灸治疗中风后痴呆应运用体针、头针、电针和水针相结合为宜。头针选取双侧语言区、晕听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体针取百会、神庭、水沟、四神聪、足三里等穴;并配合风池、肾俞、哑门的穴位注射。

4.特定穴位选取 临床采用井穴针刺、刺络放血等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认知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5.头针取穴 何坚(1999)采用WHO制定的《国际标准头针穴》中的额中线及旁1~3线(双侧)、顶中线、颞前线(病灶侧)、颞后线(病灶侧)治疗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并随机分为头电针组及药物组(口服尼莫地平)。8周后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神经心理量表的测定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提高。

三、治疗方法

1.毫针刺法 主要为醒脑开窍法,用于治疗“窍闭神匿”的各种心、脑神志病,尤其是中风及其后遗症,有其独特的疗效,可以用于治疗老年痴呆。

2.拔罐 取背俞穴,先将健身罐扣在大椎穴上,在背部督脉循行部位来回缓慢推移3次,将罐留拔于大椎穴上,另取罐分别从左右肾俞向上至大杼穴来回缓慢推移3次,将罐留拔于肾俞穴上,如此反复走罐拔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最后留罐30min。

3.灸法 取涌泉穴、足三里用艾条熏灸,左右交替,每次30min。

(崔兆文 于密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