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匈奴种族:古代强国苍狼帝国

匈奴种族:古代强国苍狼帝国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王国维认为匈奴人“深目多须”,应该有典型的突厥人相貌。就目前的东亚考古学发现而言,匈奴相貌以蒙古人种居多,但也包括一些突厥或欧罗巴人种特征。如此复杂多样的相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匈奴种族的复杂,不过在东西方史料中对于匈奴衣着、饮食和作战习惯的记载大致上是统一的。从上述记载来看,似乎匈奴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游牧民族。

匈奴种族:古代强国苍狼帝国

1.匈奴种族——远古联合国

匈奴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呢?司马迁没有在《史记》中对匈奴相貌有特别的描述,似乎他们与汉人之间没有巨大的差异。虽然没有详尽的文字描述,幸而我们还有雕塑可供揣摩——在陕西省兴平市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前有一尊140厘米高的“马踏匈奴”雕像,马腹下的匈奴人左手持弓,右手以短矛刺马胁。此人面阔多须,头大而后仰,高颧骨小眼睛,眼睑呈三角形,厚唇平鼻,低额大耳,这种相貌似有蒙古人种特征。苏联学者杜门通过对在蒙古各地发掘出的38个匈奴头骨进行研究后,认为他们都属于蒙古人种北部亚洲西伯利亚类型。不过在蒙古诺颜山第二十五号匈奴墓中出土的刺绣像中的匈奴人则头发浓密梳向后方,前额宽广,眼睛巨大,上唇有浓密的胡须,并有蓝色的瞳孔,如此相貌又绝非蒙古人种。中国的王国维认为匈奴人“深目多须”,应该有典型的突厥人相貌。内蒙古鄂托克旗三段地汉墓中出土的男俑则均为长颅高鼻深目,颇有欧罗巴人种特点。陕西省长安县沣西乡客省庄出土的匈奴墓葬中发现过描述匈奴人摔跤的透雕铜饰,匈奴人高鼻长发,也具有鲜明的突厥种特征。在初唐史学家李延寿所撰的《北史·突厥传》中就明确指出:“突厥者……匈奴之别种也。”就目前的东亚考古学发现而言,匈奴相貌以蒙古人种居多,但也包括一些突厥或欧罗巴人种特征。

曾饱受匈奴入侵之苦的欧洲人对匈奴人的记载更多,如哥特历史学家约丹内斯记载道:“他们的肤色很黑,脸没有定形。应该是眼睛的地方长了两个黑洞,鼻子平扁,面上疤痕累累。”“胸宽头大,眼很小,鼻梁扁平,皮肤稍黑。大体上看很接近蒙古圆头人种的特点。至于其皮肤,则由于草原太阳的强烈辐射而变成了黑褐色。”希腊人措西莫斯认为“他们看上去和猴子差不多”。斯道尼乌斯主教更是说:“匈奴人的新生儿也有一张令人恐怖的脸……他们的鼻子不允许超过脸的高度,为了长大后在作战时能戴上脸盔,不惜用带子裹住鼻孔以遏制其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亲生母亲才会给亲生的儿子破相。”上述描述充斥着仇恨情绪,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半兽人部落。幸而有法国现代汉学家戴遂良后来给我们提供了一番中立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身材是矮小的,有粗短的体格,圆而极其硕大的头,脸宽,颧骨高,撇开的鼻翼,相当稠密的上唇须,除了在颌上的一簇硬毛外没有胡子,在穿孔里戴着一个环子的长耳朵。除了在头顶上留有一束头发之外,一般是剃光的。眉毛是厚的,眼睛突出像杏仁一般,瞳仁是活泼的。”此外由于多食奶酪,匈奴人的颧骨下面有两团暗红的油光。(www.xing528.com)

如此复杂多样的相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匈奴种族的复杂,不过在东西方史料中对于匈奴衣着、饮食和作战习惯的记载大致上是统一的。《史记》上说匈奴人“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贯弓,尽为甲骑”,“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古罗马史学家阿米亚诺斯描述,“匈奴人的凶猛和野蛮是难以想象的。他们划破他们的孩子们的面颊,使他们以后长不出胡子。他们身体粗壮、手臂巨长,不合比例的大头,形成了畸形的外表。他们像野兽般地生活,食生食,不调味,吃树根和放在他们马鞍下压碎的嫩肉。不知道犁的使用,没有固定住处,无论是房屋,还是棚子。常年游牧。他们从小习惯了忍受寒冷、饥饿和干渴。其畜群随着他们迁徙,其中一些牲畜用来拉篷车,车内有其妻室儿女。妇女在车中纺线做衣,生儿育女,直到把他们抚养成人。如果你问他们来自何方、出生于何地,他们不可能告诉你。他们的服装是缝在一起的一件麻织内衣和一件鼠皮外套。内衣是深色调的,穿上后便不再换下,直到在身上穿坏为止。头盔或帽子朝后戴在头上,多毛的腿部用羊皮裹住,是他们十足的盛装。他们的鞋子,无形状和尺码,使他们不便行走,因此他们作为步兵是相当不适合的。但骑在马上,他们几乎像铆在他们的丑陋的小马上一样,这些马不知疲乏,并且奔驰时像闪电一样迅速。他们在马背上度过一生,有时跨在马上,有时像妇女一样侧坐在马上。他们在马背上开会、做买卖、吃喝——甚至躺在马脖子上睡觉”。

从上述记载来看,似乎匈奴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其实不然,匈奴的城镇和村庄定居点遗址与大量农具和手工艺品的出土表明匈奴也拥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例如在外贝加尔地区就有伊沃尔加城址、德日进河边的巴颜—乌德勒城址、希洛克河畔的格曼德尔图城址和七卡河边的都列尼村等大量城镇和村庄遗址,其中的城镇还拥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尤其在伊沃尔加城址中发现了大约7000平方米的住房和手工作坊。在游牧王国中出现农耕文明的痕迹并不奇怪,首先中原的华夏族就是匈奴起源时组成它的一分子,其次匈奴从中原掳掠到草原上的大量人口需要安置,不可能全部将他们变成牧奴。于是大量汉民族人口带来的农业也成为匈奴经济的一部分,在匈奴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汉式器具和房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俄罗斯哈卡斯自治共和国发掘出的中国式宫殿瓦当上刻着“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字样,更是令人对宫殿主人的身份浮想联翩。根据汉代史料中诸如“会连雨雪数日……谷稼不熟,单于恐”此类的话来看,农业在匈奴社会经济中还是占有相当大比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