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脾虚带下病机与治疗法分析

脾虚带下病机与治疗法分析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个月前,下部瘙痒,带下绵绵。下部湿热已微,脾虚初复未健,治当助土法湿,投下药缓图。见病虽异,病源则一,病理之要,脾土虚损是也。究其病机,脾虚湿注于下,湿聚郁蒸化热是也。其方末所以添味小量干姜,因中虚已现寒象也;案中外洗之方,系经验用药,顾老曾谓:“凡阴痒兼带下之疾,皆可施此治之。如证性属热,投黄柏3倍于川椒;若证性偏寒,遂当置换二药用量,仅此有异,余味无须变更也”。

脾虚带下病机与治疗法分析

肖某,女,44岁,工人。

去岁中秋,病患重症痢疾,迭服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剂,用药旬日方愈。嗣后,胃脘常感不适,纳谷有所减少,精神渐不如前。今年季春,经量渐见增多,且每每前期而至。2个月前,下部瘙痒,带下绵绵。近曾用“灭滴灵”医治,疗效不好,遂就诊中医

初诊 1984年8月3日

精神不振,面色略苍,年来纳谷不馨,食后脘中胀闷,进食生冷尤著,每日登厕二三次,便质稀薄,频行矢气,近期月事提前,色淡量多,下部瘙痒,时感灼热,带下色黄有味,稍觉腰骶酸困。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察证参脉,此乃中土不运,血失脾统,湿邪下注,郁结化热。试投药标本兼顾,内外结合用治。

内服药:

党参18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炒扁豆15克,炒山药30克,陈皮10克,莲子肉15克,炒薏苡仁24克,桔梗10克,灸甘草10克,砂仁6克(后下),干姜3克。2剂。

外用药:

枯矾9克,黄柏18克,苦参15克,地肤子30克,苦楝根皮15克,槟榔15克,川椒6克,百部10克。

用纱布封包上药,松散勿紧,置于盆中,另入洁净纱布1块,加水5大碗,文火煎煮,水沸20分钟后,离火,凉置至温,拧取药袋,遂用药液坐洗下部,同时持盆中纱布洁洗内阴,药凉后,继将药袋泡置盆中,再用时,煮沸即可,用法同上。其药可连用2天,早晚各1次。注意:使用本药前应洗澡洁身,剪短指甲;如遇经期,当暂停用。

四诊 8月15日(www.xing528.com)

因初治有效,故继诊照投前药。现内服上方8剂,外用前药3剂,病况明显好转,食量增加,便次减少,粪质成形,上腹仍时觉闷胀,稍劳即感疲乏,阴部灼痒感消失,带下色白无味,量减过半。舌淡苔白,脉见起色。下部湿热已微,脾虚初复未健,治当助土法湿,投下药缓图。

1.参苓白术散,9克,早晚各1次,连服1个月。

2.地肤子30克,黄柏6克,两药包煎,坐洗下部,其法同前,周日用药1剂,继用1个月。

本患半年后函访,信告:诸恙均去,经血复常,康健如初。

按:详察本案病史,是证之起,显因寒凉之剂过度,伤及中焦脾土。而中气不振,由微至甚,其程渐进。故其病始失功于腐熟水谷,纳呆便稀;继失权于统摄营血,经事失常;终失职于运化水湿,绵绵带下。见病虽异,病源则一,病理之要,脾土虚损是也。

治病求本。依上析理,是证似当应培土助中为治。然其阴户灼热瘙痒,带下色黄有味,此情显非虚疾,而实乃湿热作祟。究其病机,脾虚湿注于下,湿聚郁蒸化热是也。届时投治,如建中土则有助虐湿热之虑,若清湿热又有折伤脾气之忧,孰以为是,诚当深思。而面对其难,顾老特巧设内分兵之法,扶正祛邪兼行,药后疗效满意。

案中内服之剂,乃系参苓白术散加味。此散集补虚、渗湿、行滞、调气于一方,尤以健脾助土之力为强。现为增其药力而改散为汤,更与证情贴当。其方末所以添味小量干姜,因中虚已现寒象也;案中外洗之方,系经验用药,顾老曾谓:“凡阴痒兼带下之疾,皆可施此治之。如证性属热,投黄柏3倍于川椒;若证性偏寒,遂当置换二药用量,仅此有异,余味无须变更也”。此外用之剂,迭经临床使用,其效屡试不爽。

本案末诊所见,虽其病恙大势已退,然顾老强调:虚疾之补,多须假以时日;湿热之祛,常易死灰复燃。基于是见,故续服成品参苓白术散,继助脾土;间用地肤子、黄柏外洗,防患湿热。作为善后之策,其法可谓周全。

再就具体施治而言,本案所设之法,则尤当特别提及,因本虚标实之证,临床颇为常见,标本同治之法,方书亦多述及,但内外并行用药而同时兼顾标本者,遍查历代医籍,尚未觅得。故案中用治,其论虽源于经典,而其巧却异于前贤,求新之举,可谓独具匠心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