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机简述及临床表现-中医综合

病机简述及临床表现-中医综合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机,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根据。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比较亢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病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由于“虚”是病机的本质,故临床上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症状。

病机简述及临床表现-中医综合

一、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亦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病机,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根据。

中医病机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和层次:①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以及津液代谢失常等;②系统病机,包括外感热病病机(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经络病机、脏腑病机、形体病机、官窍病机等;③症状发生机制,包括全身症状和各系统病变常见症状之发生机制;以及疾病的传变等几部分。

二、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一方面是邪气对机体的正气起着破坏和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正气对邪气的损害起着抗损害及驱除邪气,并消除其不良影响的作用。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1)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比较亢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病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邪气盛则实”,这里所说的“邪气”,包括六淫病邪,以及食积、虫积、水饮、痰浊,瘀血和情志内伤等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的有害因素。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所以,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表现。“精气夺则虚”,导致精气劫夺亏虚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先天之虚,多源于禀赋不足;后天之虚,则多为病后而亏及多种慢性病证损耗,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

(2)真虚假实,真实假虚:①真虚假实是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象则是表现的假象。多由于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功能减退,气化无力所致。由于“虚”是病机的本质,故临床上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症状。同时因气运行无力而郁滞不通,则可见腹胀满、腹痛等假实症状。②真实假虚:是指“实”是病机的本质,而“虚”象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于或热结肠胃,或痰食壅滞,或湿热内蕴以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

(3)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为由实转虚;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为因虚致实。

(4)虚实夹杂: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如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之水肿病证,即属此类。多由于脾气虚损,健运失职,气化障碍,气不化水,水湿停聚,泛溢于肌肤所致。其临床表现则是既有脾气虚见症又有水肿症状。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从而形成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即属此类。其临床表现是既有外感病实热炽盛见症,又兼见口干舌燥,口渴引饮以及喘息,气不接续,甚则心悸气短等症。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1)正胜邪退,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积极抗御邪气,正气日趋强盛或战胜邪气,邪气日益衰减或被驱除,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转归,也是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结局。

(2)邪胜正衰,是指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病势迅猛发展的病理过程。邪盛正虚,病势向恶化或危重发展,实际上包含着两类复杂的病理情况:一是以正气为相对固定的因素,则邪气愈盛,毒力愈强,其病势就愈急重,传变亦愈快;二是以病邪为相对固定的因素来看,若感受病邪的机体正气愈虚,则病情愈重,病理损害愈深。若病邪过于强盛,毒力较强,或患病个体素质特别虚弱,则发病后,即出现“两感”、“直中”或“内陷”等病机逆传情况。

所谓“两感”,是指表里两经同时感邪而为病。临床常见于表里同病,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等。所谓“直中”,多指寒邪侵犯阳虚寒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所谓“内陷”,一般是指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未能在卫分或气分的轻浅阶段得以透解,因而迅速深入营分或血分的病理过程。在邪盛正虚的病变发展过程中,邪气亢盛或正气虚弱,导致正不敌邪,故其病势往往呈现由表入里、由阳入阴、由浅而深、由轻而重的传变和发展,最终可迅速引起五脏虚亏,元气衰败的危重局面。

(3)邪正相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太过强,则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致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由于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因而邪气可稽留于一定的部位,病邪既不能消散,亦不能深入传化,故又称之为“邪留”或“邪结”。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搏病理表现明显之所。

(4)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主要以正气难复,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往往多见于疾病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有两种转归:一是在积极的治疗和调理下,促使正气增强,余邪散尽,疾病好转或痊愈。二是治疗和调养不当,或正气亏虚,无力驱尽余邪,或因病邪的性质黏滞缠绵,难以祛除,致使正久不复,邪气长期留恋不去,转为迁延性或慢性病证,或留下后遗症。

(5)邪去正不复,邪气被驱除,病邪对机体的作用已经消失,但疾病过程中正气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多由于邪气亢盛,病势较剧。可见于重病的恢复期。

三、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阴阳失调,即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形成阴阳或偏盛,或偏衰,或阴不制阳,或阳不制阴,或互损,或格拒,或转化,或亡失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去协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 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阴阳偏胜:阴或阳的偏胜,主要可见于“邪气盛则实”的病机和病证。阳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阳偏胜;阴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阴偏胜。《素问》有“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阳偏胜,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盛,功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证。

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胜则热”,是说阳盛病机易于出现化热,化火等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实性、热性病证。久之亦可导致人体津液大伤,阴精亏损,从而转化成实热兼阴亏病证或虚热病证,即“阳胜则阴病”。

阴偏胜,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候。

形成阴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阳,遏抑阳气温煦作用的发挥,从而导致阳不制阴,阴寒内盛。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胜则寒”,是说阴盛病机易于导致脏腑组织功能抑制或障碍,温煦气化作用不足,常出现阴寒内盛,血脉凝涩,以及痰湿、水液潴留等病变。“阴盛则内寒”,实际是指阴寒之邪直中于里,伤及阳气,阴盛阳虚,从而产生表现于内的寒证。久之,必损阳气,故阴盛实寒病证,常可伴有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热不足等阳虚征象。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或阳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可见于“精气夺则虚”的病机和病证。所谓“精气夺”,实际上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精微物质的不足和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在内。

阳偏衰,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以阳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表现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最为重要。阳虚则寒,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嗜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同时,可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津液代谢障碍或减退,从而形成水湿留滞等水肿病证。

阴偏衰,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以及由于阴虚,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以阴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所致。表现一般以肺、肝、肾阴液不足为主,其中以肾阴虚最为重要,故临床以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为多见。由于阴虚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可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等病变。阴虚内热,可见消瘦,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阴虚火旺,可见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咯血,或消瘦等症;阴虚阳亢,可见眩晕耳鸣,或遗精,或性欲亢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

(3)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当全身任何脏腑的阴或阳虚损到相当程度时,必然会损及它的根本——肾阴或肾阳。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累及肾阴或肾阳,及肾本身阴阳失凋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机。

阴损及阳:是阴虚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阳的一方,继而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阳损及阴,是阳虚较重,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导致阴虚,形成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4)阴阳格拒: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使阴和阳中的一方偏盛至极,或阴和阳中的一方极端虚弱,双方盛衰悬殊,盛者踞于内,将另一方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阴盛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究其本质是很重的虚寒证,表现出假热之象,故称之为真寒假热证。

阳盛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究其本质是很重的实热证。由于格阴于外(实际上是阳气不能外达),却出现一些假寒之象,故称之为真热假寒证。

(5)阴阳亡失:包括亡阴、亡阳两类。是指机体内的阴或阳大量亡失而导致属于阳的功能或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多由于邪气太盛,正不敌邪,阳气损失太多;或因素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耗气过多;或因过用汗、吐、下等法,或病情造成汗、吐、下过度,大量津液丢失,而气随津脱;或因大量失血、气随血脱;亦可因慢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均可使阳气亏损殆尽,而出现亡阳。亡阳病人主要出现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大汗淋漓等严重虚寒的危象。

亡阴:是指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多由于邪热炽盛,或邪热久留,严重伤阴所致;亦有因长期慢性消耗,使阴逐渐耗竭,日久形成亡阴者。亡阴时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手足虽温但大汗欲脱、脉数疾等躁动、干燥与向外脱逸而不能内守的危证。

亡阴与亡阳,有三个问题必须明确:亡阳与亡阴都是功能衰竭;亡阴、亡阳都与气的耗损密切相关;大汗不止,使亡阴与亡阳愈来愈恶化。

四、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气血失常,是指气与血的亏损不足、各自的代谢或运动失常和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调等病理变化而言。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1)气的失常:气虚、气机不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

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引起气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脾肺肾三脏虚损,均可导致气之化生不足;二是消耗太多:如过于劳倦,或外感热病,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均使气消耗过多,入不敷出,而致虚亏。也有化源不足再加上消耗过度而致气虚者。气虚的病理表现涉及到全身的各个方面,由于不同的气功能各不相同,因而气虚的表现不同。

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气机郁滞:指气的流通不畅,甚则阻滞,或气郁而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遏气机;或外邪内犯,抑遏气机;或因脏腑功能障碍而气机郁滞;或因气虚运行无力而郁滞等所致。气滞于机体某一局部,可见胀满,疼痛之症,甚则可引起血瘀、水停,或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气滞则血瘀,可引起疼痛。气机郁滞,津液代谢发生障碍。肺气壅滞,可见胸闷,喘咳;肝郁气滞,可见胁肋胀满,少腹胀痛;脾胃气滞、可见纳呆,院腹胀痛;胃肠气滞,则可见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

气逆:指气机升降失常,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内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滞等引发脏腑之气上逆所致。亦有因气虚而上逆者。气逆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气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呃逆,嗳气;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甚则咯血、吐血、昏厥。肺虚或肾虚,均可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亦可导致胃气上逆。

气陷:指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功能不足和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由气虚病变发展,致使清阳不升或中气虚陷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上气不足,指脾气虚损,升清无力,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头目,头目失养,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疲倦乏力等症。中气下陷,则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降多升少,脏腑组织维系无力,器官位置下移,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证。脾气虚陷,运化失职,清浊升降失调,则可并见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2)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由于肝能藏血,心能主血,故血虚病变,在此两脏表现最为明显。血虚病变的形成,多由失血过多,新生之血来不及补充;或化源不足,如饮食营养摄取不足,或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水谷精气化生太少,血液生化乏源;或化生血液的功能减退。表现多出现全身或局部营养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等证候,可见面色不华,唇、爪甲色淡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多由于气机郁滞,气停血亦停,故而成瘀;或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不畅而成瘀;或痰浊阻滞脉道,血行受阻而成瘀;或寒邪侵入血分,寒性凝滞,血得寒则凝涩不流而成瘀;或邪热入血,煎灼血津,血稠难流而成瘀;或因外力扭挫伤脉络,局部气血流通受阻而成瘀;或产后恶露不下(或恶露不净),瘀血内停而成瘀等所致。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的郁滞不畅,或血液凝结而成瘀积,故血瘀可发生于全身,亦可以发生于局部。由于局部血流缓慢而不畅,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气滞。气滞加重血瘀,血瘀又加重气滞,从而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此种疼痛呈持续性,且固定不移,得寒温而不减。血瘀发展,越积越大,则可形成肿块。肿块持续存在,位置比较固定,称为“癥积”。同时并见肌肤甲错,唇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或血缕等症。

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多由邪热入于血分,如外感温热病邪入于血分,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等所致。因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热伤及血分,亦可导致血热。病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血热多属阳盛则热之实性、热性病机和病证,并表现出热象;二是血得热则行,可使血流加速,且使脉道扩张,络脉充血,故可见面红目赤,舌色深红(即舌绛)等症;三是在血行加速与脉道扩张的基础上,血分有热,可灼伤脉络,引起出血,称为“热迫血妄行”,或称动血;四是血热炽盛则扰动心神,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脉与心相通,故血热则使心神不安,而见心烦,或躁扰发狂等症。甚者,有动血出血,见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量多、脉数等症。

(3)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运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或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气血,因而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与肝的主疏泄而藏血功能,心主血脉而行血的功能有关。

气虚血瘀:气能行血,气虚则推动无力而致血瘀。轻者,气虚无力,血行迟缓,运行无力;重者,在人体某些部位,因气虚较甚,无力将血运行至该处发挥濡养作用,则见人体某部瘫软不用,甚至萎缩。

气不摄血:主要是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久病伤脾,脾气虚损,中气不足,脾不统血;亦可因肝气不足,收摄无力,肝不藏血;二者同虚,则统藏失司,皆可导致各种出血证候。

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多由外伤失血。呕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血为气之载体,血液脱失则气失其附载.故气亦随之暴脱而散亡。可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见芤象,或见沉细而微的脉象。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人体功能衰退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所致。其病理表现是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先因气虚,血液无以生化而日渐亏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病机病证。临床可同时并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病证。

五、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人体的津液代谢,包括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而津液代谢活动则是由多个脏腑相互配合协调来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人体津液代谢的调节过程中,肺、脾、肾、膀胱、三焦及肝等脏腑的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尤以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转输,以及肾的蒸腾气化对津液的清浊升降运动起着主导作用。所谓津液代谢失常,即是指全身或某一环节的津液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紊乱或障碍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在津液的亏损不足或津液的输泄障碍等方面。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 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津液不足

概念:是指机体津液的数量亏少,使脏腑、形体、九窍等得不到充分的濡润、滋养和充盈,因而产生一系列的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津主要分布于孔窍、皮毛、肌肉和血脉之中,其质地清稀,流动性大,所含的成分主要是水。液,主要分布在脏腑、骨髓、脑髓、脊髓和关节之中,一般比津稠厚,流动性亦比津小,其所含成分除水分之外,还含有大量机体所必须的精微物质。

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热盛伤津;二是津液丢失过多;三是慢性疾病耗伤。

病理表现:伤津主要是失水。最易引起伤津的是吐泻。临床可见,目眶内陷,十指螺瘪,小便减少,口干舌燥,皮肤失去弹性。重者,可有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全无,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危证。

最易引起脱液的是严重热病的后期,此时病人可见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有时因为液不养筋,可出现手足震颤,肌肉动等症状。如恶性肿瘤的晚期,大面积烧伤病人会出现脱液证候。

伤津与脱液之间,有区别亦有联系。脱液的病人,既丢失水分,亦丢失体内许多精微物质。脱液者同时存在着伤津。而伤津主要是丧失水分,其他物质损失不多,所以伤津者一般没有脱液。

(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的输布,是指津液在体内的运输、布散与环流,以进行体内代谢的过程;津液的排泄,是指将代谢后的津液,通过尿、汗、水气等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主要与脾、肺、肾、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并受肝失疏泄病变的影响。

津液的输布障碍,可导致湿浊内生。津液的输布障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肺失宣发或肃降;脾运化和转输功能减退;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而水停;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环流障碍等所致。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导致水液潴留,上下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一般地说,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主要靠肺的宣发;化为尿液排出,则主要靠肾的气化和肺的通调,故肺肾功能减退,则均可导致水液贮留,发为水肿病证。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主要可产生湿浊困阻、痰饮凝聚及水液潴留等病理改变,具体如下:

①湿浊困阻:脾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津液不能转输布散,久则聚积而成湿浊。湿性重着黏滞,阻遏气机,故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泻便溏,面黄肤肿等症。

②痰饮凝聚: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津液气化失常,水湿停聚凝结于机体某些部位。水聚成饮,饮凝成痰,可形成多种痰证或饮证。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表现多样。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咳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脘痞不舒。痰留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疠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为阴疽流注;痰浊上犯于头,则清窍不利,可致眩晕昏冒;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可致“梅核气”。饮邪为病,如饮停胸胁,则为“悬饮”。饮邪犯肺,则为“支饮”等。

③水液潴留: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不化气,潴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变。水邪泛溢于肌肤,则发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脐等部位水肿,甚则全身水肿;若水邪潴留于腹腔,可发为腹水。

(3)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①津停气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及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之为气帅津行。而津液的气化失常,水液停潴形成水湿痰饮,此有形之邪,阻碍气的运行。津停气阻为水液停潴体内,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水饮阻肺,则肺气壅滞,失于肃降,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气,致使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则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恶心呕吐;水饮停于四肢,则可阻滞经脉气血的流通,可见水肿、肢体沉困或胀痛。

②气随液脱: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③津枯血燥: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津液亏乏,甚则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

表现——心烦,鼻咽干燥,口渴喜饮,肌肉消瘦,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④津亏血瘀: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液运行通畅的重要条件。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可使津液大量消耗,则津液亏少,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血液运行滞涩不畅,可发生血淤病变。

表现——津液亏损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见瘀点、瘀斑等症。

六、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称“内风”、“内寒”、“内湿”、“内火”、“内燥”,统称内生“五邪”。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 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风气内动:又称“内风”,即肝风内动。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阳盛,或因阴虚或血虚,或热极伤及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病理状态。

①肝阳化风

形成:情志所伤,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

表现:轻则可见筋惕肉,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斜;重则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见猝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②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

形成: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

表现: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www.xing528.com)

③阴虚风动

形成: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所致。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即虚风内动。

表现:可见筋惕肉,手足蠕动等症。

④血虚生风

形成: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

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⑤血燥生风

形成: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

表现: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2)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积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久病累及脾肾,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所致。

表现: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自生,可见虚寒及血脉“收引”之症,如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

阳虚气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退,导致水湿、痰饮等积聚或停滞。可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发为水肿等。

(3)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食生冷或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输布障碍,水液不化,聚而成湿。亦与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有关。

表现:湿浊留滞经脉之间,可见头昏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见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纳呆,口腻或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发为水肿。

(4)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液亏少;或温热病变邪热伤阴,或湿邪化燥等。

表现:内燥病变以肺、胃、大肠多见,可见津液枯涸及阴虚内热等症,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如以肺燥为主,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则胃阴虚亏,可伴见舌光红无苔;若肠燥,兼见便秘等症。

(5)火热内生:又称“内火”、“内热”。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结,郁久化热化火,或病邪郁结,从阳化热化火,因而产生火热内扰,功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形成:阳气过盛化火,即病理性的阳气过盛,称为“壮火”、“气有余便是火”。

邪郁化火,如外感风、寒、燥、湿等病邪入里,郁结从阳化热化火,或痰饮、瘀血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

五志过极化火: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虚火内生。

表现:凡阳盛、邪郁化热化火及五志过极化火,则多见实热实火,可见高热,午后潮热,面红目赤,尿赤,便干,唇舌生疮等症。

若属虚火,则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虚热征象,如低热,五心烦热,盗汗等症。

阴虚火旺则可见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升火颧红等。

七、经络病机

1.经络病机的概念 经络病机即是指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运行逆乱、经络的气血运行阻滞、经络的气血衰竭等方面。

2.经络病机的内容

(1)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2)经络气血逆乱: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队,二者常互为因果。经络的气血逆乱,多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发为厥逆,又可导致与其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

(3)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此外,经气不利,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又是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的主要成因。

(4)经络气血衰竭: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亦各有特点。

八、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脏腑病机,是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失调的内在机制。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造成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

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张仲景以此理论为依据,具体应用于防治脏腑疾病的传变,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点,为脏腑失调的病机制论奠定了基础。

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1)心阳心气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

①心的阳气偏盛: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多为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致者,亦多属实。

心脏的阳气亢盛(绝对的或相对的)对其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是:

燥扰心神: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而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而难以抑制,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乱等病理表现。

血热而脉流薄疾:阳气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乱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甚则可以导致血热妄行,而见各种出血等病理表现。

心火上炎与下移:心火循经上炎,可出现口舌糜烂,舌尖碎痛,口鼻干燥等病理表现。

②心的阳气偏衰: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的鼓动和振奋,以致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血脉寒滞:心之阳气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寒从中生,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遏心脉,形成心血淤阻病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白或晦暗青紫,心悸怔仲,胸口憋闷、刺痛,自汗,甚则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数、或结代等。

③心阴不足: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等所致。可见神志不宁,或虚烦不得眠。影响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则可见脉细数,舌质红。营阴不能内守,津随阳泄,则见盗汗等病理表现。

④心血亏损: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可见脉细无力,神识衰弱,神思难以集中专一,甚则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悸,甚则惊恐,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等病理表现。

⑤心血瘀阻:血液运行不利,痹阻心脉的病变。瘀血痹阻于心脉,故心胸憋闷、疼痛。还可见心悸怔忡,惊恐万状,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等。

(2)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

①肺气的失调: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等因素所形成。

肺气失于宣发,可见鼻塞、多嚏、喉痒而咳等。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则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易感冒;肺阴虚亏,则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

肺气失于肃降,可见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

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

肺气虚损,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发展而成;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可出现呼吸气短等症;甚至产生水肿、表虚自汗。

②肺阴的失调:肺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可见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或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气短,潮热盗汛,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

(3)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

①脾阳失调:脾气虚损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因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可见纳食不化,口淡无味,头目眩晕,脘腹胀闷,便溏泄泻,脾不统血而失血,中气下陷可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理表现。

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命门火衰,脾失温阳所致。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征象。

水湿中阻:脾的阳气不足,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或津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于内所致。或成痰饮,或为水肿。水湿中阻,从寒化更伤脾阳,以致湿盛而阳微;从热化而酿成湿热。中焦湿热,熏蒸肝胆,胆热液泄可见面目俱黄之黄疸。

②脾阴失调: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而形成。脾气虚,脾失健运可见腹胀、便溏、纳食不化等。津液不足可见口舌干燥,舌红少苔等症。脾阴不足,则胃阴亦虚,胃失脾助,和降失职,可见干呕、呃逆之症。

(4)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

①肝气、肝阳失调:肝气郁结: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可见两肋胀满或右胁疼痛;可发为瘿瘤、梅核气、两乳胀痛或结块、少腹疼痛,或牵引睾丸坠胀,以及女子痛经,甚则经闭等。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发嗳气吞酸,甚则脘痛;横逆犯脾,则痛泻交作。

肝火上炎: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暴张,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突发性聋等病理表现。阴虚火旺,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则易出现咯血、吐血、衄血;气火上逆之极,则发为薄厥。

②肝阴、肝血失调:肝血虚亏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以致肝血不足。可见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皮肤瘙痒,或筋挛、肉等病理表现。

肝阳上亢:多由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因精神情志失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可见眩晕,耳鸣,面红升火,目赤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带数等病理表现,还可见腰酸、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的临床表现。

肝风内动:如邪热炽盛,则热盛动风;肝阳升腾无制,则阳化为风;肝的阴血耗损太过,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可见手足震颤、抽搐,或为筋惕,肉、或为手足蠕动等“风胜则动”的病理表现,甚则可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痉厥等。

(5)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①肾的精气不足:肾精亏虚: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肾精不足,在婴儿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在青年时可影响“天癸”,阻碍性腺的发育;在壮年时期,则可导致早衰,性功能减退,而见滑泄、阳痿等病理表现。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等病理表现。

肾气不固: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大于固摄而致。可见遗精、滑泄,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尿有余沥,或二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②肾的阴阳失调:肾阴亏虚多由久病伤阴所致。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不仅可损耗各脏之阴,日久必耗肾阴而致肾阴亏虚。肾阴亏虚,则肾阳(命门之火)失制,相火亢盛,以至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也可由于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相火妄动,进而耗损肾阴,而致阴虚火旺。当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时,可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等病理表现。

肾阳不足: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亦可由房劳过度,肾阳损耗所致。阳虚则阴寒内生,因而有明显的寒象。主要表现在生殖功能的减退或水液代谢功能减退,而见阳痿、精冷不育,或水肿等病理表现。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胆的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可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直接引起;也多见于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的气机所致。可导致胆汁外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此外,胆经郁热夹痰,痰热上扰,可影响心神,而出现心烦失眠等病理表现。

(2)胃的功能失调:胃气虚多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失节,损伤胃气所致。因禀赋素虚,或久病元气不复等,也均能导致胃气虚。胃气虚,则受纳饮食物和腐热水谷的功能减退,可出现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则不思饮食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出现脘腹胀满、隐痛等病理表现,甚至胃气上逆,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病理表现。

胃阴虚:多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可见不思饮食,舌质光红而干,甚则舌如镜面,脘腹胀满,频频泛恶、干呕,口糜等病理表现。

胃寒:多因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克伐,损伤胃之阳气;或素体中寒,均可导致胃寒。多出现较剧烈的脘痛,痛得温而减等病理表现。

胃热(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由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由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胃的腐熟功能亢进,可见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病理表现;甚则伤阴耗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病理表现;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呕血。

(3)小肠的功能失调: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则失于受盛,而见食下腹痛、泄泻,或是呕吐等病理表现;不能化物,则可见食入腹胀,完谷不化等病理表现;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司,清浊混淆,可见腹痛肠鸣,上吐下泻等病理表现。

(4)大肠的功能失调: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的功能失调表现为排便的异常。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远、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可见大便干结、便秘等病理表现。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而见泄泻、便溏等病理表现。若积滞和大肠之气血相搏,则可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等病理表现。若因中气下陷、肾虚不固,则可见久泄、滑脱、脱肛和大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5)膀胱的功能失调: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尿有余沥、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膀胱的功能失调,实际上也是由于气化失常所致。如因邪实,或肾的阳气不足,而致气化不利,即可出现排尿障碍、尿闭等病理现象;如因肾失封藏,气失固摄,则气化无权,即可出现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理现象。

(6)三焦气化失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从而导致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另一方面,由于三焦是气和津液的通道,又是气化活动的场所,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概括了肺、脾、肾等脏器调节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所以,三焦气化失司,概括了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机制。

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脑的功能失调: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鼻、舌的视、听、嗅、味,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因此,脑的病变,即可出现上述种种生理功能的障碍或失调。但是,脑是由髓汇集而成,所以,肾中精气亏虚,精不生髓,脑髓空虚,即可导致脑的功能失调,而见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不便等病理表现。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可见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理表现。由于脑位于人之首,全赖于阳气的升腾,所以阳气不升,可见头目眩晕,耳目失聪等病理现象。

(2)髓和骨的功能失调:髓由精生,髓充于骨而养骨。髓和骨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和松脆易折。髓和骨的功能失调,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和骨的软弱、松脆等病变。

(3)脉的功能失调:脉道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反之,气滞或血瘀,又可影响脉道的通利。脉道还能使营气和血,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

(4)女子胞的功能失调: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主月经和孕育胎儿是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

因于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均能导致胞宫行血过多,而见月经先期、月经的血量过多、行经期延长,甚则崩漏等病理表现。若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即是“倒经”。

如因于气滞、血瘀;或因于气血不足,或因于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而胞宫虚冷,均可导致胞宫行血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成为痛经,或为闭经,或为癥瘕等病理表现。如因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而引起的胞宫生理功能失调,实质上也是破坏了气血的和调所致。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及胞宫功能失调。

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不仅可引起气血的失调,还可导致胞宫的功能失调。常因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因素使胞宫功能失常。如思虑伤心,心血暗耗,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房劳伤肾,肾精亏损,“天癸”衰少等等,均可导致胞宫功能失常,均可见到月经、胎孕、产育失常等病理表现。

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很多,但因冲、任隶属于肝、肾,所以肝或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均足以导致冲、任二脉的气血不足,而致胞宫的生理功能失常。冲脉又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阳明脉衰少,冲、任二脉的气血难以充盈,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而致失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