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儿夜啼治疗方法总结

小儿夜啼治疗方法总结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双亲急不可耐,遂改求中医诊治。按析小儿夜啼,其因不一。小儿夜睡惊哭,治取活血化瘀之剂,非为其常。但据顾老经验,因瘀而致小儿晚眠不安者,绝非罕见。亦或全无伤史可考,凡他治罔效之小儿夜啼不安,祛瘀之治也值当一试,其喜收意外之效者,亦常有之。

小儿夜啼治疗方法总结

吴某,女,2岁4个月。

患儿素时身体健壮,少有病恙。月前某晚夜半于熟睡中,突然肢体躁动,哭闹不已。其母疑其梦惊,急即搂抱抚慰,少顷,小儿复睡入眠,遂安如常。嗣后,如上病状,夜间常作,有时一晚竟发数次,以致家人夜受其扰,难以安寝,患儿亦或因是而饭食渐减,显见消瘦。某医院儿科曾疑所患系因“缺钙”所致,但先后2次检查,血钙值均属正常,试行对症治疗,亦不见效。小儿双亲急不可耐,遂改求中医诊治。

初诊 1979年9月13日

患儿面色微黄,精神尚可,目光有神。白昼玩耍如常,日间憩睡平稳,至晚亦应时而眠。唯子夜后,常于熟睡中乍然哭闹,四肢扰动,面神不安,偶尔矇眬起坐,口中喃喃碎语,呼之不醒,二三分钟后,渐自息声,随之着枕入睡,每晚如是症见,素多发一二次,亦偶有三四次者,现已历时月余,几无虚夕。病后纳食减少,二便正常。舌质嫩红,舌苔薄白,指纹微紫,见于风关。此证当属神气不敛,心君失宁。试予宁心安神,兼以镇惊之治。

云茯神9克,合欢花6克,远志3克,五味子4.5克,甘草3克,生牡蛎9克(先煎),珍珠母9克(先煎),生龙骨9克(先煎),琥珀末1克(冲服)。3剂。

二诊 9月17日

上药服后不效,夜间病作依然。详询起病经过,其母忆曰:约在病前周日,患儿院中嬉闹,不慎拌倒仆地,是时,前额遂起血肿,两膝皮伤出血,手臂亦数处青紫……复查舌象指纹:舌质红而尖边色暗,指纹紫而纹形深沉。参合上情,其病非一般心神不安,而实系瘀血作祟,试投药活血化瘀治之,径取方血府逐瘀汤。

当归9克,生地黄6克,赤芍4.5克,川芎4.5克,桃仁6克,红花5克,柴胡5克,枳壳4.5克,桔梗4.5克,甘草3克,川牛膝6克。2剂。

每剂药两煎相混,4次分服,3小时1次。

四诊 9月21日(www.xing528.com)

服药有效,故三诊继用,现进5剂,疗效甚佳,一连三夜安睡平稳,未发哭闹,同时饭食增多,精神甚好。舌质红,苔薄白、指纹稍紫,纹形显露,见于风关。暂停用药,观其后效。并嘱家人:免外伤,勿惊吓,谨慎护理,若病再发,遂诊勿误。

半个月后,其父专程来告:治疗效果巩固,小儿体胖亦渐复如前,并盛赞药效,感谢再三。

按析

小儿夜啼,其因不一。本案病儿年龄已逾2岁;是疾亦经月余,故所患非可责生母肝旺之胎热,亦非为一时病痛所伴发。鉴于其夜睡乍哭之时,或并见四肢扰动,面神不安,或偶发喃喃碎语,朦胧起坐,故初诊认其患为神气不敛,心君失宁。遂立安神镇惊之法,施方予以投治。

然,进剂3剂,是病竟不应药,夜夜病作依然。遵循常情:“投方不效,当重询病史;用药无功,宜再辨脉证”。而本案复诊中,其母果言及病前外伤动血之情,又于审证时,其疾果隐现舌象指纹病血之变,遂悟所患非属心神本病而实为瘀邪作祟,故即更用活血化瘀之治,并择方《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原剂,服药5剂,其患遂去,见收全功。

小儿夜睡惊哭,治取活血化瘀之剂,非为其常。但据顾老经验,因瘀而致小儿晚眠不安者,绝非罕见。临证凡遇是疾,但询及外伤病史,即使无脉舌(或指纹)佐证,亦当考虑瘀血为患。亦或全无伤史可考,凡他治罔效之小儿夜啼不安,祛瘀之治也值当一试,其喜收意外之效者,亦常有之。

非独小儿,据顾老临证体会,成人意外之跌打损伤,成脓之痈疽疮毒,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或其他急性出血病后,若新患夜寐辗转不安,睡中烦乱惊呼以及梦幻惊怖怪事,其疾因血瘀作歹者,也颇常见,故临证如遇是患,是否属瘀邪为害?当否择祛瘀之治?乃应认真待之,慎勿疏漏。

至于本患病机之理,则正如顾老所说:皮肤肌腠之瘀外现易见,经络脏腑之瘀隐内难查,然无论瘀成何处,必涉犯主血藏神之心,神明为其所扰,心君必当不宁,是疾遂即而生也。其所以昼时安如常人,病发唯见于夜,乃因其瘀本源于血,而有形之血乃属阴分是也。

最后,就案中用治,应特别指出的是:小儿之体,稚阴稚阳,气血未充,脏腑未强,投用动血化瘀之剂,较之成人,更有攻邪伤正之虑,为求稳妥,故顾老尤其强调给药方法,案中所以嘱其药两煎相混,分次进剂,乃是望药力缓祛其瘀而免伤其正是也。临证如用是剂,此点亦当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