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鹅口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鹅口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鹅口疮鹅口疮是以口腔白屑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孕母体内蕴积热毒遗于胎儿,或生后护理不当,口腔不洁,柔嫩黏膜易于破损,秽毒之邪乘虚而入,发为本病。鹅口疮的病变部位在心脾,病久可影响到肾。鹅口疮的诊断,以口腔局部症状为主。婚后妇女患阴道真菌病应及早治疗。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口腔念珠菌病。

鹅口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第一节 鹅 口 疮

鹅口疮是以口腔白屑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口腔满布白屑时状如鹅口,故名。因其色白如雪片,又称“雪口”。本病与西医学具有相同病名,是白色念珠菌侵犯口腔黏膜所致的一种真菌传染病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以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染秽毒之邪为主要病因。孕母体内蕴积热毒遗于胎儿,或生后护理不当,口腔不洁,柔嫩黏膜易于破损,秽毒之邪乘虚而入,发为本病。或因疾病用药不当,正气受损,体内阴阳平衡失调,阴液暗耗,虚火内生,上熏口舌而成。

鹅口疮的病变部位在心脾,病久可影响到肾。脾开窍于口,脾络布于舌下,口腔黏膜有赖于脾气煦养;心开窍于舌,心脉布于舌上。心脾积热,循经上炎,熏灼口舌,秽毒外侵,致使口腔舌上产生白屑。若因婴儿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亏,或久病伤阴,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内熏口舌,亦可导致口腔舌上出现白屑,且绵延反复。

病位主要在心脾,病久及肾。现代医学认识: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舌上、颊内、牙龈,或唇内、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等处蔓延,影响吮乳及呼吸。

②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③取白屑少许涂片镜检,可见真菌的菌丝及孢子

鹅口疮的诊断,以口腔局部症状为主。一般患儿口腔内白屑主要见于舌上、舌边或上腭、颊部;严重者可蔓延整个口腔,甚至可以达到唇、咽部、偶有白屑至气管、食管,甚至到肺与肠道。白屑附着可融合成片,形似奶瓣但不像奶瓣那样容易擦去,如硬性擦去可见下面黏膜潮红粗糙。

(2)鉴别诊断

①口疮:口颊、舌上散在或满布黄白色溃疡点,疼痛流涎。

②滞留奶块:口腔滞留奶块,其状虽与鹅口疮相似,但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移动、除去奶块。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红、粗糙。

2.辨证思维

①辨轻重:鹅口疮轻证,除口腔舌上出现白屑外,并无其他症状。重证,白屑可蔓延至鼻腔、咽喉、食管,甚至白屑叠叠,壅塞气道,妨碍吮乳,啼哭不止。若见脸色苍白或发灰,呼吸急促,哭声不出者,为危重证候。

②辨虚实: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周围焮红,烦躁多啼,便干尿黄,舌红者,属心脾积热之实证。病程长,口腔白屑散在,周围不红,形瘦颧红,手足心热,舌光红少苔者,多属虚火上浮之虚证。

(三)治则思维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实火与虚火两证,前者治以清热泻火,后者治以滋阴潜阳。均当配合外治疗法。

(四)辨证论治

1.心脾积热

【证候】 口腔舌上白屑堆积,周围焮红较甚,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吮乳啼哭,或伴发热,口干或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辨证】 婴儿胎热内盛,或感受秽毒之邪,或久病余热未清,蕴积心脾,热毒循经上炎,熏灼口舌,故出现白屑堆积,状如鹅口。火热炎上,故面赤唇红,舌质红,脉滑数;心火内炽,故烦躁不宁,多啼。热盛伤津,故口干或渴,大便秘结。心热移于小肠,故小便短黄。指纹紫滞为积热实证之征。

【治法】 清心泻脾。

【主方】 清热泻脾散加减。

【处方举例】 栀子5g,生石膏15g,黄连3g,黄芩5g,生地黄10g,赤茯苓10g,淡竹叶5g,灯心草3g。(以3岁为例)

2.虚火上浮

【证候】 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形体怯弱,面白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或大便溏,舌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或指纹淡紫。

【辨证】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久泻,致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见面白颧红,手足心热,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若真元不足,脾虚不运,可见大便溏。舌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紫,均为阴虚虚火内生之象。

【治法】 滋阴潜阳。

【主方】 知柏地黄丸加减。

【处方举例】 熟地黄12g,山药10g,山茱萸10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知母10g,黄柏5g,牛膝10g。(以5岁为例)

(五)病程观察(www.xing528.com)

1.在心脾积热证型中,大便秘结加生大黄5g;口干喜饮加芦根15g,天花粉10g。本证轻证,热毒不重,可用验方银连汤(金银花、灯心草各5g,黄芩3g,黄连、薄荷各1g,枳壳2g)治疗。热盛,口臭涎多,大便干结者,可选用凉膈散或清胃散加减治疗。对于心热重,湿热上蒸者可用加味导赤散加黄连、滑石治疗。因湿热郁阻者可用三仁汤加青蒿、黄芩治疗。

2.在虚火上浮证型中,若大便溏薄,舌淡等偏于脾肾阳虚者,用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温补脾肾之阳,摄纳无根之火。虚火上浮型鹅口疮也可用甘草干姜汤加黄连、肉桂治疗。

(六)预后转归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婴幼儿较常见,尤其是新生儿及久病久泻、体质羸弱的乳儿更常见。一般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严重者,如不及时治疗或停用抗生素,病情可进一步发展,引起全身性真菌感染,如真菌性肠炎、真菌性败血症等。

(七)预防与调护

1.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宜新鲜、清洁。乳母不宜过食辛辣炙烤及辛辣刺激之品。婚后妇女患阴道真菌病应及早治疗。

2.注意小儿口腔清洁卫生,哺乳婴儿的奶瓶、奶嘴,乳母的乳头均应保持清洁。防止损伤口腔黏膜。

3.对禀赋不足、久病、久泻的婴儿应加强护理。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体内菌群失调。

4.勤喂水,避免过热、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口腔黏膜损伤。

5.加强口腔护理,可用清毒棉签蘸冷开水轻轻拭洗患儿口腔,或用外治方药洗搽口腔患处。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口腔黏膜白屑消失。

2.好转 口腔黏膜白屑减少。

3.未愈 口腔黏膜白屑无变化。

二、名家医案

1.王烈医案——心脾积热

金某,男,6个月。

【初诊日期】 1990年4月6日。

患儿起病6天,发热,偶咳,流涕。用抗生素治疗4天热降,但患儿进乳时不宁,口舌出现白色乳块样物,大便夹不消化物,小便黄少。刻诊患儿神烦,面赤,唇干,涎多,口腔内黏膜、舌边布满白屑,舌质红,舌苔白厚。查血:白细胞10.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

【诊断】 口腔念珠菌病(中医:鹅口疮)。

【辨证】 心脾积热。

【治法】 清心泻脾。

【方药】 黄芩4g,黄连1g,生地黄5g,竹叶5g,灯心草3g,白芍4g,蝉蜕4g。水煎服。合用1%甲紫药水涂患处,1日1~2次。治疗3天,白屑消退。

[选自王烈.婴童病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4]

2.褚润庭医案——心脾积热

缪某,女,5个月。

【初诊日期】 1964年6月2日。

生后5个月,形如2个月,胎火上冲,口舌生疮,白腐满舌,流涎,啼哭不安。舌尖红赤,指纹紫滞。人小症重,谨防白弥咽关不能吮乳。

【诊断】 口腔念珠菌病(中医:鹅口疮)。

【辨证】 心脾积热。

【治法】 清脾热泻心火。

【方药】 金银花5g,莲子心1.2g,粉甘草2.4g,白残花5g,炒山栀、连翘心各5g,荷叶6g,灯心草1g。4剂。

另:朱黄散1.2g,吹敷,日3次。药后诸症大减,原方加金银花6g,续服4剂告愈。

【按语】 鹅口疮又名“雪口”,乃胎热内盛,蕴于心脾,感病之后热毒循经上行,熏灼口舌,苔布白腐。治以清解心脾积热为主,以白腐速退为宜。若蔓延咽关,则碍于吮乳呼吸致窒闷而死。若白腐如铜钱厚者,死不治。

[选自姚广智,黄万钧.褚润庭儿科验案举要.江苏中医,1994,15(9):3]

(万力生 丛 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