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孕病及家传秘方:怀孕期间的病症处理

孕病及家传秘方:怀孕期间的病症处理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孕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病症,即胎前诸病,也就是与怀孕有关的病变。妇女月经不来,诊断怀孕还是生病,可以由乳房的变化去诊察,如果停经5个月后乳房变大,挤之有乳的,则是怀孕。孕妇患病,只要脉象正常,有胃气,预后一般较好。妇女怀孕生病,在治疗原则上应该以清热养血为主,以理脾疏气为兼,要慎用发汗、攻下和利小便的药物,以免伤胎。

孕病及家传秘方:怀孕期间的病症处理

孕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病症,即胎前诸病,也就是与怀孕有关的病变。在治疗这些病变时,要时刻注意护胎。

妇女停经2~3个月,两手尺脉的搏动比寸脉强,搏指明显而不兼滑的,是怀孕3个月的脉象;如果兼有滑沉的,是怀孕5个月的脉象。根据中医经验,孕妇腹部上小下大像个簸箕似的,且右手的脉较左手为快,多是女胎;而腹部高圆似锅底且左手的脉较快的,多是男胎。

妇女月经不来,诊断怀孕还是生病,可以由乳房的变化去诊察,如果停经5个月后乳房变大,挤之有乳的,则是怀孕。孕妇患病,只要脉象正常,有胃气,预后一般较好。

妇女怀孕生病,在治疗原则上应该以清热养血为主,以理脾疏气为兼,要慎用发汗、攻下和利小便的药物,以免伤胎。

一、恶阻

恶阻是指妊娠恶心呕吐的症状,常见于早期妊娠中毒症。妇女怀孕两三个月时,恶心呕吐,恶闻食气,胸膈烦满,如果轻微呕吐、择食,这是常见的现象,如果吐得比较厉害,或时吐痰水、肢重头昏、不能饮食、恶寒发热等,即为病态。因恶心呕吐妨碍饮食,故称为恶阻。

(一)辨证论治

恶阻多因胃虚、痰饮、实热、体虚等原因导致,应根据病因调理治疗。

1.胃虚 平素胃气虚弱,孕后恶心呕吐,胸口发闷,神疲嗜卧,多因胎气阻逆而致,舌苔淡薄而白,脉缓滑无力。宜和胃降逆,可用白术10g,陈皮9g,茯苓9g,砂仁6g,香附6g,公丁香3g,竹茹9g,炙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气虚可加人参;气滞加枳壳;胃寒加乌药。

2.痰饮 痰饮内停,呕吐痰水,头晕心烦,呼吸较快,心跳厌食,口淡而腻,舌苔白腻,脉缓而滑。宜化痰降逆,可用白术9g,茯苓9g,陈皮9g,枳壳6g,砂仁6g,前胡6g,藿香叶6g,枇杷叶6g,生姜3片,水前服。气虚加人参;胃热加黄芩便秘加大黄;胃寒加肉桂、干姜。

3.实热 实热所致的恶阻,多见胃热恶阻和肝热恶阻。

胃热恶阻多见心中烦热,口干口苦,舌燥恶心,昏乱发闷,呕吐黄水或酸臭之物,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绛苔黄,脉弦滑而数。治宜清热降逆,可用陈皮9g,茯苓9g,炙甘草6g,枳壳6g,黄芩6g,黄连3g,麦冬6g,芦根3g,竹茹9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

肝热恶阻多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胀头晕,精神不畅,嗳气叹息,呕吐苦水或酸水,舌苔微黄,脉象弦滑。治宜抑肝和胃,可用陈皮9g,龙胆草6g,紫苏叶6g,川黄连6g,麦冬6g,石斛9g,枇杷叶6g,公丁香3g,竹茹9g,生姜引水煎服。头晕剧烈的去紫苏叶,加菊花、钩藤。

4.体虚 气血不足,呕吐较剧,久而伤气,体疲无力,精神萎靡,头昏嗜卧,面色白,苔薄或微黄,脉滑而弱。宜益气养血,可用当归9g,党参9g,茯苓9g,白术9g,陈皮6g,神曲9g,竹茹9g,伏龙肝9g,水煎服。虚寒者加丁香、炮姜;虚热者加麦冬、芦根、地骨皮、牡丹皮。

(二)针灸治疗

选穴:内关、足三里、胆俞、大陵、侠白(均针)。每次取2~3穴针之,5个月前亦可取中脘。

(三)医案选例

史某,女,27岁。2000年5月15日求诊,言诉怀孕已3个多月,呕吐不能吃,闻饭即恶心想吐,胸口发闷,全身无力,不想起床;其神疲无力,脉滑而弱,舌淡苔白,问及平素吃食亦不佳,知其胃气虚弱,宜和胃降逆。令用白术10g,制半夏6g,陈皮6g,云茯苓10g,木香6g,砂仁6g,白术10g,竹茹10g,生姜3片,水煎服。6剂而愈。

(四)验方集锦

1.呕吐不能食 党参10g,半夏6g,白术10g,丁香3g,炮姜3g,水煎服。

2.呕吐痰饮,虚烦咳嗽 青竹茹12g,陈皮12g,茯苓12g,半夏6,生姜6g,水煎服。

3.恶心呕吐,食难下,药亦难下 陈皮6g,竹茹10g,灶心土60g,生姜1片。水煎前3味,把生姜含口中,再分数次服所煎药汤。

4.胃虚呕吐 陈皮10g,竹茹10g,人参10g,白术10g,厚朴6g,生姜6g,水煎服。

5.脾胃虚寒 糯米泡湿后微干,用生姜汁炒熟,装瓶,每日嚼食数次,每次适量。

6.因热呕吐 黄连2g,苏叶3g,水煎服。

7.壮热心烦,吐不能食 生芦根50g,知母15g,青竹茹10g,粳米100g,水煎服。

8.吐苦水酸水,胸闷胁痛,头胀头晕,嗳气叹息 苏叶10g,黄连2g,半夏6g,陈皮6g,竹茹10g,水煎服。

9.闻恶气即吐 香附10g,藿香10g,甘草6g,食盐少许,水煎服。

10.心烦汗出,恶闻食气,头眩而重,四肢软弱,身体黄瘦茯苓30g,人参30g,桂心熬30g,干姜30g,半夏30g,陈皮30g,白术60g,葛根60g,枳实60g,甘草60g,共末为蜜丸梧子大,每日2次,次服6g。

11.呕吐且胸部闷痛 半夏30g,云茯苓18g,地黄18g,陈皮12g,细辛5g,人参12g,白芍12g,旋覆花12g(另布包),川芎10g,桔梗12g,甘草10g,生姜30g,水煎分2~3次服。

二、胞阻(妊娠腹痛)

(一)辨证治疗

孕妇腹痛叫胞阻,多属食滞,也有因胎气不安或受寒、水停等原因引起的,应仔细审因论治。

1.食滞 因饮食不节,食停不化而腹痛。治宜消食化滞,可用苍术(米泔炒)9g,厚朴(姜汁炒)6g,甘草3g,陈皮6g,草果9g,枳壳6g,神曲9g,水煎服。大便秘结或久不大便的酌加麻仁,但须加重甘草剂量以缓之,谨防伤胎,或用开塞露导便。

2.胎气 腰腹同时疼痛,多系胎气不安,须防胎堕。宜安痛定胎,可用当归9g,熟地黄9g,阿胶6g(烊化),白芍6g,杜仲9g,川芎6g,蕲艾6g,葱白3寸,水煎服。如夹风寒外感加羌活、独活;如内热炽盛,大小便不通,可用蜂蜜、芒硝两味煎汤服。

3.胞寒 因胞宫血分受寒而腹痛,多痛在少腹,脉紧而滑。宜温经止痛,可用当归9g,川芎6g,人参6g,吴茱萸3g,阿胶6g(烊化),蕲艾6g,炙甘草3g,水煎服。

4.溲难 因热结膀胱,尿涩不通而少腹疼痛的,宜清热利水,可用生地黄6g,木通6g,灯芯6g,甘草3g,水煎服。

如因水邪壅盛,阳虚失运而小便不通,少腹疼痛的,则宜化气利水,可用白术(土炒)9g,茯苓9g,猪苓6g,泽泻6g,肉桂3g,水煎服。

(二)验方集锦

1.妊娠腹痛 麻子仁1把,研末服。

2.妊娠下痢,脐腹疼痛 酸石榴皮60g,阿胶30g(烊化),地榆30g,艾叶30g,水煎服。

三、子肿

孕妇全身浮肿,小便短少,叫子肿,系水气为病;如果浮肿仅在膝以下至足而小便清长的叫子气,系湿气为病;如果妊娠6~7个月后,遍身肿而腹胀喘满的,叫子满;单两脚浮肿而皮肤粗厚的,多属湿,叫皱脚;若脚肿而皮肤光薄的,多属水,叫脆脚。

(一)辨证治疗

凡因水为病多气喘,因气为病多胀满,喘属肺,满属脾。若胎未成形则多损,胎已成形则宜调治。无论是何种妊娠水肿,都宜调和脾肺,渗利水湿,可用茯苓6g,猪苓6g,白术6g,泽泻6g,陈皮6g,木瓜9g,木香3g,腹皮6g,桑白皮6g,缩砂仁6g,苏梗6g,生姜为引水煎服。腹胀加枳壳;喘加苦葶苈子;腿脚肿加防己。

(二)验方集锦

1.妊娠身体肿胀,心腹急满 云茯苓10g,白术10g,黄芩6g,旋覆花6g(布包),杏仁6g,水煎服。

2.妊娠水肿

(1)冬瓜皮30g,赤小豆30g,水煎服。

(2)玉米须30g,薏苡仁30g,水煎服。

(3)白术12g,姜皮10g,茯苓皮10g,大腹皮10g,桑白皮6g,陈皮6g,水煎服。尤适脾虚患者,见四肢或全身皆肿,皮肤淡黄,肢冷恶食,尿少便溏等症状。

(4)乌药10g,木瓜10g,木香6g,香附12g,苏叶6g,马兜铃藤10g,水煎服。尤适气滞水肿,怀孕3个月后自足至阴腹部浮肿,皮色不变,胁满胁胀或喘的患者。

四、子痫

孕妇忽然跌倒、抽搐、不省人事,但很快就又醒来,醒来后与好人一样,可反复发作,叫子痫。

(一)辨证治疗

子痫多发生在妊娠末期或分娩中,多由子肿发展而来,中医认为系心肝二经受风所致。先兆子痫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妊娠中毒症(蛋白尿)等,此时宜养血潜阳息风,可用当归9g,生地黄6g,茯苓6g,钩藤9g,桑寄生9g,白芍9g,龙骨12g,牡蛎12g,菊花6g,党参9g,水煎服。痰多加竹茹、贝母;口干加麦冬;头晕加白蒺藜、草决明;小腿转筋加木瓜;高血压加生石决明、龟甲;阴虚加山茱萸、女贞子;阳虚加黄芪、杜仲。

如果子痫已经发生,则宜清热息风安神,可用羚羊角3g,独活6g,防风6g,五加皮6g,酸枣仁9g,生地黄6g,当归9g,川芎6g,茯神6g,杏仁6g,木香3g,甘草6g,生姜引水煎服。抽搐厉害的加钩藤;烦热加石膏临产加桂心。

(二)医案选例

张某,女。1989年11月4日就诊,妊娠5个月,先足部开始浮肿,渐至腹下阴腿之间,行走困难,胸胁胀满,县医院诊为先兆性子痫。诊其脉滑而弦,苔白厚而腻,知因胎气壅滞阻碍气机升降所致。宜理气行滞,令用乌药10g,木瓜10g,茯苓10g,木香6g,香附12g,苏叶6g,白术10g,车前子10g(另包),水煎服。2剂后尿利,3剂后肿消。

(三)验方集锦

1.先兆子痫 夏枯草15g,野菊花15g,水煎服。

2.子痫 生石决明30g,钩藤18g,大青叶18g,生地黄15g,白芍25g,黄芩9g,全蝎6g,地龙10g,犀角1g(研末冲服),水煎服。

五、子烦

孕妇心烦的叫子烦,因胎中郁热,上乘于心所致。

(一)辨证治疗

子烦宜清胎热养心气,可用知母9g,麦冬9g,黄芪20g,子芩6g,赤茯苓3g,甘草3g,水煎加竹沥服。心热盛的可加犀角;津伤口渴加石膏;气虚加人参。

(二)医案选例

李某,女,31岁,1997年4月16日来诊,言其怀孕已近4个月,常心中烦闷不安,自感好像有什么事情,烦乱如麻,夜难入睡,阳泉市医院神经科诊为多虑症。观其起坐言谈正常,脉滑而数,知其胎热攻心所致,可清胎热,养心气。令用黄芪18g,知母12g,麦冬12g,天花粉10g,酸枣仁10g,柏子仁10g,远志10g,子芩12g,赤茯苓6g,甘草6g,淡竹茹10g,水煎服。3剂后能入睡,9剂后痊愈。

(三)验方集锦

1.子烦,妊娠苦闷 竹沥50g,防风10g,黄芩10g,麦冬10g,茯苓12g,先煎诸药,后加竹沥汁服。

2.子烦、子啼 黄连、知母各等份,枣肉适量,共末为丸,酒冲服4~6g。(www.xing528.com)

六、子悬

孕妇胸膈胀满叫子悬,如兼见气喘的叫胎上逼心,皆多由肝气郁逆而致。宜和肝舒气,可用当归9g,川芎6g,白芍9g,陈皮6g,苏梗叶6g,大腹皮6g,炙甘草3g,生姜引水煎服。有热加黄芩、竹茹;心烦加羚羊角;食积加神曲、山楂;气虚加人参。

七、子嗽

妊娠咳嗽叫子嗽,多因外感风寒、阴虚火动或痰饮上逆所致。嗽久不愈恐伤胎。

因外感的宜解表理肺,可用天冬9g,赤茯苓6g,桑白皮6g,桔梗6g,紫苏6g,杏仁9g,人参6g,麻黄3g,炙甘草3g,生姜3片,水煎服。

因肾虚火动的宜滋阴润肺,可用熟地黄12g,山茱萸9g,山药9g,泽泻9g,牡丹皮6g,茯苓6g,麦冬6g,五味子6g,水煎服。

如因痰饮上逆而咳,宜理肺化痰,可用陈皮9g,枳壳6g,桔梗9g,茯苓6g,甘草3g,水煎服。

八、转胞

妊娠后期,胎渐长大而压迫膀胱,小便困难或不通的叫转胞。宜行导尿或升提利尿,可用当归9g,白芍9g,熟地黄9g,川芎6g,人参6g,白术9g,升麻3g,陈皮6g,水煎服。

如系水饮停留,可利水,用白术6g,泽泻9g,肉桂3g,赤茯苓9g,猪苓6g,水煎服。

妊娠遗尿可试用白薇30g,芍药30g,共为细末,用酒冲服5~6g。

九、子淋

孕妇小便频数,涩滞疼痛的叫子淋,多因热结膀胱所致。宜清热利尿,可用赤芍6g,山栀子6g,赤茯苓9g,当归9g,子芩6g,甘草3g,水煎服。

十、胎漏

妊娠初期,仍有月经定期而来,叫激经,系血有余,如无其他不适,不属病变。如果妊娠下血无定期而连绵不断,或下豆汁之类的血,叫胎漏。

(一)辨证治疗

胎漏下血多属血热,宜清热和血,可用阿胶(炙燥)12g(烊化),熟地黄(焙)18g,艾叶(微炒)9g,川芎6g,当归9g,杜仲(去皮,炙)6g,白术12g,大枣2枚,水煎服

如果胎漏是因气血虚弱不能养胎的,如果漏下血色已变,则有堕胎危险。可服补中益气丸或归脾丸,或用黄芪30g,党参12g,熟地黄10g,桑寄生10g,川续断9g,阿胶9g(烊化),菟丝子9g,苎麻根30g,杜仲6g,艾叶9g,水煎服。

(二)验方集锦

1.妊娠下血不止(胞漏),血尽胞干子死 生地黄250g酒煮绞汁,黄母鸡1只,共煮食。

2.胎动下血,腰腹疼痛

(1)川芎60g,当归100g,青竹茹100g,阿胶60g(烊化),水煎分3次服。

(2)阿胶60g(烊化),艾叶100g,川芎30g,白芍60g,当归60g,干地黄120g,甘草30g,水煎分3次服。

3.妊娠忽暴下血,胎燥不动 榆白皮100g,当归60g,生姜60g,干地黄120g,葵子400g,水煮服。

十一、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是指胎元受到伤损,有堕胎可能的病症。多因冲、任虚损或房劳伤肾,或暴怒伤肝,或患其他疾病,或跌仆损伤等造成。胎动不安很容易导致流产,如果5~7个月以后胎已形成的流产,叫小产;如果受孕3个月胎未形成的流产,叫堕胎;如果几次都是到某个月份就流产的,称习惯性流产,中医叫滑胎。要保胎安胎,须审因论治。

(一)辨证治疗

因胎受到伤损而腹痛,还没有下血的,宜和血安胎,可用人参6g,黄芪20g,当归10g,白芍9g,熟地黄9g,川芎3g,杜仲9g,续断6g,炒黄芩6g,焦白术9g,砂仁6g,水煎服。

如果已经下血且腹痛的,宜止血安胎,可用当归10g,川芎6g,阿胶9g(烊化),艾炭9g,杜仲10g,续断9g,白术9g,条芩(炒)6g,水煎服。

如因病后虚损,胎伤欲堕,宜补益气血而安胎,可用人参6g,黄芪24g,白术6g,当归10g,川芎9g,白芍10g,熟地黄9g,川续断9g,砂仁6g,阿胶9g(烊化),杜仲9g,艾叶9g,炙甘草6g,水煎服。

如因房劳伤肾,胎动不安或已形成滑胎的,宜益阴养胎,可常服六味地黄丸,或用人参6g,阿胶9g(烊化),艾叶9g,杜仲9g,山药9g,川续断9g,狗脊6g,牡丹皮3g,泽泻3g,益母草6g,水煎服。滑胎防治可从流产月份前10天服至超过流产月份,隔1~2日服1剂。

如因怒气伤肝,胎动不安,宜疏气和血,可服逍遥丸,或用柴胡10g,白术9g,白芍12g,当归6g,茯苓6g,阿胶6g(烊化),艾叶9g,炙甘草6g,水煎服。

如因跌仆损伤,下血腹痛的,宜和血行瘀安胎,可用当归12g,川芎9g,益母草9g,水煎服。

(二)验方集锦

1.三、五、七个月胎动不安,腰痛 艾叶100g,阿胶100g(烊化),川芎30g,当归100g,甘草30g,水煎分3次服。

2.胎气受损 川芎1撮,水煎服,可安胎,亦可验胎。

3.妊娠跌摔下血 马通汁500ml,干地黄120g,当归100g,阿胶120g(烊化),艾叶100g,水煮服。

4.怀孕八、九个月伤胎而动作疼痛 青竹茹1把,水煎同酒服。

5.因交接动胎 竹沥汁500ml饮服。

6.因惊恐胎动出血 黄连、黄芩、白术各1撮,水煎酒引服。

7.月未足而胎动欲产 黄芩、白术、知母各10g,水煎服。

十二、胎萎不长

妊娠五六个月以后,胎萎不长,多因体虚所致,宜补养气血或调补脾胃,饮食增加则母壮儿肥。气血虚弱的可服十全大补丸,脾胃虚弱的可用人参9g,白术10g,茯苓9g,陈皮9g,炙甘草6g,生姜为引水煎服。

十三、子啼

孕妇腹内钟鸣或儿哭,叫子啼。可用黄连9g水煎服。或用黄连、知母各等份,枣肉适量,共末为丸6g重,酒冲服1丸,日服2次。

十四、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是怀孕到某一月份时就堕胎或小产。这里仅介绍几个预防习惯性流产的验方。

1.预防流产

(1)杜仲(盐炒)、川续断(炒)各1撮,水煎服。日或隔日服1剂,至超过流产期。

(2)荞麦(炒黄)150g,水煎服。日或隔日服1剂,至超过流产期。

(3)苎麻根、糯米、莲肉各20g,水煎服。日或隔日服1剂,至超过流产期。

(4)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等份为末,水泛为丸。每日服3~5g,至超过流产期。

(5)苎麻根30g,艾叶30g,水煎服。每周服2~3剂,服至超过流产期。

(6)杜仲(炒)10g,白术(炒)10g,当归(炒)10g,黄芪(炙)12g,水煎服。每周服2~3剂,服至超过流产期。

2.妊娠经常堕胎,习惯性流产

(1)党参12g,杜仲12g,川续断12g,狗脊12g,补骨脂12g,阿胶10g(烊化),艾叶炭10g,桑寄生18g,菟丝子30g,益智仁6g,水煎服。在习惯性流产月份前1周或2周开始服用,隔日1剂,连服至过了习惯性流产月份。

(2)赤小豆研末,酒冲服3~6g,每日2次,在习惯性流产月份前1周或2周开始服用,服至过了流产月份。

(3)三月惯堕胎:灸膝下一寸七壮,隔日或隔2日1次,从习惯性流产月份前1周开始,至过了3个月以后。

十五、安胎、保生

安胎是怀孕后为了使胎元防止受损而制定的方剂;保生是在临产期为了生产顺利而制定的方剂。在这里,只介绍几个验方供参考。

1.安胎

(1)白术9g,黄芩9g,杜仲9g,续断9g,水煎服,可防三月胎堕。

(2)葵子、益母草同煎熬膏服,可益血安胎。

(3)枳壳6g,白术9g,水煎服,可束胎,易产。

(4)紫苏、丹参各1撮,水煎服,可安生胎,亦可堕死胎。

(5)黄芩9g,白术9g,枳壳6g,甘草6g,水煎服,可令胎瘦易生。

(6)香附末、紫苏各1撮,水煎服,可顺气安胎。

2.保生

(1)香附、砂仁、甘草等份为末,每服6g,日2次,临产期服,生产无惊恐。

(2)保产神效方:当归(酒洗)5g,川芎3g,厚朴(姜汁炒)2g,菟丝子5g,枳壳(面炒)2g,羌活2g,荆芥穗2.5g,炙黄芪2.5g,艾叶(醋炒)1.5g,白芍4g,生姜3片,水煎服,每月服2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