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癫狂痫:家传秘方轻松治愈

癫狂痫:家传秘方轻松治愈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癫、狂都属于精神疾病,痫系神经疾病。痫症发作,亦可单灸百会到苏醒,再发再灸,直到痊愈。

癫狂痫:家传秘方轻松治愈

癫、狂都属于精神疾病,痫系神经疾病。癫在始发时多见沉默痴呆,自言自语,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秽洁不知,睡眠比较正常,俗称“文痴”,是邪入于阴所致;狂则奔走呼号,凶狂多怒,打人骂人,双目直视,不识亲疏,夜多不眠,俗称“武痴”,是邪并于阳而得;痫症也叫癫,平时正常,发作时突然晕倒,口吐涎沫,手足抽搐,牙关紧闭,项背强直,昏不识人,发出似鸡、牛、马、羊、猪的叫声,所以又称为“五痫”,过一段时间苏醒后,又恢复正常状态,俗称“羊痫风”。

一、辨证治疗

癫、狂、痫三症有时单独出现,有时混合出现,其病因多由痰、火、气、惊而发,治法也基本一致,即用吐下、化痰、安神等方法,打破其旧的平衡,建立新的正常平衡。

1.癫 癫属阴证,治宜宣窍解郁化痰为主。一般可以先用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份为末姜汤送服3~6g。或用瓜蒂6g,防风6g,藜芦3g,共为细末,徐徐服之,以吐为度。吐下后,不可再吐下,宜安神定志,可用人参、茯神、琥珀菖蒲远志、酸枣仁、乳香朱砂、各等份,共末为丸,每丸6g重,日服2次,次1丸。

如气滞痰迷心窍的,宜化痰开窍,可用半夏12g,茯苓12g,紫苏叶9g,川厚朴9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因七情郁结,内生痰热的,宜利气开郁,可用郁金10g,明矾5g,共为细末,薄荷或菖蒲煎汤送服。

因思虑伤脾的,宜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可用归脾丸服之;因心经蓄热,烦躁不安,眼鼻放火的,宜清心安神,可用黄芩6g,黄连3g,天花粉6g,竹叶3g,丹参10g,麦冬10g,茯神10g,菖蒲6g,牛黄0.3g(冲服),远志6g,水煎服。

2.狂 狂属阳证,多因所谋不遂或怒无所泻,肝胆气逆,郁为痰火而致,治宜清神逐痰为主,可用生铁落饮:生铁落500g,石膏100g,龙苓20g,茯神20g,防风20g,玄参10g,秦艽10g,水煎,入竹沥1盅服。

如系阳明实热,脉伏便燥的实证,若结在下,宜通便下之,可用大黄9g(后下),芒硝9g (另包,冲服),枳实9g,厚朴9g,水煎服。

若结在上,宜吐,可用瓜蒂散吐之。

如系神气较虚,宜补,可用人参6g,酸枣仁12g,辰砂1g,乳香3g,以蜜为丸6g重,薄荷煎汤服之。

如系因悲哀伤中而发,宜醒,可用生附子1g(先煎),木香3g,僵蚕5g,白花蛇6g,天麻6g,橘红9g,菖蒲6g,胆南星5g,朱砂1g(冲服),水煎后入薄荷、麝香少许服之。

如系是妇人热入血室而狂,宜安,可用牛黄0.3g(冲服),朱砂1g(冲服),琥珀3g(冲服),丹参12g,牡丹皮6g,郁金6g,炙甘草3g,水煎服。

3.痫 癫阴阳之分,阳痫发作时先身热瘈疭惊啼而后发作,面色紫暗,身体一般正常,脉浮大,病在腑,较易治;阴痫发作时先身冷而不惊啼后发作,形疲神萎,痰浊较多,脉多沉细,病在脏,较难治。阳痫宜用凉剂,阴痫痰盛,宜温补。

治疗癫,若风痰闭阻,宜涤痰息风,可服定痫丸,或用陈皮9g,半夏9g,茯苓9g,茯神9g,胆南星6g,僵蚕9g,金蝎6g,天麻9g,贝母6g,菖蒲6g,炙甘草6g,竹叶3g,辰砂1g(研末冲服),琥珀3g(研末冲服),水煎服。昼发加麻黄、苍术、防风;夜发加柴胡瓜蒌、远志、知母、黄柏。

如果痫病上下不通,脉弦而直,宜疏风祛邪、通达三焦,可用羌活9g,独活9g,荆芥9g,防风9g,藁本9g,黄连6g,大黄6g(后下),乌头5g,炮附子5g(先煎),苍耳子9g,水煎服。

如果由七情郁结,饮食失调,热盛风燥成痰而致,宜清热化痰,可用南星6g,半夏9g,黄芩6g,黄连6g,甘草3g,水煎服。在痰降心清后,再安神平肝,可用当归10g,生地黄9g,川芎6g,柴胡6g,青黛3g,朱砂1g(研末冲服),牛黄0.3g(研末冲服),金箔1g(研末冲服),水煎服。

如癫吐下并行,体虚不胜,宜补气养心安神,可用胆南星5g,香附6g,黄芩6g,人参6g,菖蒲6g,麦冬6g,全蝎3g,竹叶3g,水煎服。

如系痰火热甚,宜清热化痰开窍,可用黄连6g,麦冬6g,茯神9g,半夏9g,南星6g,柏子仁9g,玄参10g,菖蒲6g,竹叶3g,水煎服。

如系里实痰盛,泻火逐痰开窍,宜服礞石滚痰丸,或用大黄6g(后下),黄芩9g,沉香2g研末(冲服),礞石9g,硝石6g,神曲9g,竹叶3g,生姜3片,水煎服。

二、针灸治疗

癫症以开郁化痰安神为主,可平补平泻;狂症以清心泻热醒脑为主,多用泻法;痫症以醒脑息风,豁痰开窍为主,可泻之。三症均宜选几组穴位交替使用。

1.癫症 心俞、肝俞、脾俞、神门、人中、大陵、丰隆、内关、足三里、鸠尾、劳宫、间使。失志痴呆灸神门、鬼眼、百会。

2.狂症 人中、少商、劳宫、巨阙、风府、隐白、曲池、丰隆、百会、四神聪、心俞、合谷、间使、神门、内关、大陵、内庭、哑门、大椎。若狂言不避水火加灸百会、间使,或者将患者手足大拇()指双双缚定,用艾灸拇()指间骑缝,灸至喊“去”为止;若狂厥不省人事,可取百会、人中、哑门、合谷泻之;如系小儿惊痫发狂,可取金门、仆参、昆仑、阳白。

3.痫症

发作时:百会、人中、后溪、涌泉。

间歇期:鸠尾、大椎、间使、丰隆、肝俞、心俞、巨阙。昼发加申脉、风府、风池;夜发加照海、阳陵泉;失声不语加客主人;自汗出、恶风、身痒加金门、仆参、阳白;腰背强痛加风府;腰背膝寒加灸顶上;猪痫如尸厥,口吐清沫,加灸巨阙;羊痫目瞪吐舌、羊鸣,加灸第九椎下;马痫张口摇头、身反折、马鸣,加灸仆参;牛痫善惊、反掣手摇,加灸大陵;小儿惊痫加灸上星、百会;痫症卒倒,口噤且角弓反张,诸药不效,可加灸大椎、陶道、身柱。(www.xing528.com)

痫症发作,亦可单灸百会到苏醒,再发再灸,直到痊愈。

三、医案选例

1.吴某,男,27岁,农民。患精神分裂症,住院好转后,过半年又复发,2004年3月8日请赴家中诊治,其人食少话多,情绪激昂,幻觉不甚而妄想居多,少食力大,多怒不眠,两眼直视,不避亲疏,几欲出走,面色红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中医属狂症。令用北柴胡10g,法半夏10g,淡枯芩10g,青皮(炙)6g,枳实(炒)10g,制南星6g,淡竹茹10g,龙胆草10g,山栀子10g,珍珠母10g,青礞石10g,合欢皮15g,夜交藤10g,干葛根10g,水煎服。

5剂后病势有所好转,但身体已转弱,睡觉不好,又令用人参10g,白术10g,茯神12g,半夏10g,朱砂1g(研末冲服),白芥子6g,炮附子3g(先煎),白薇5g,菟丝子10g,水煎服。5剂后痊愈。

2.赵某,女,45岁。1971年6月18日由夫伴求诊,哭笑无常,胡言乱语,如醉如痴,脉弦细,苔薄白,属癫症。令用白酒250ml,白糖300g,鲜透骨草60g,先将草煎汤,后兑入白酒白糖,服后则呕吐痰涎,吐后则身软而思食和嗜睡,又令用党参60g,朱砂5g(研),党参煎汤,随时频服,可冲少许朱砂。7日后痊愈。

四、验方集锦

1.七情郁结,痰热为癫 郁金200g,明矾150g,共为细末,用薄荷煎汤糊丸6g重,用菖蒲、生姜汤送服。

2.狂症

(1)木香6g,乌药6g,白豆蔻6g,檀香6g,砂仁6g,藿香9g,苍术9g,厚朴6g,陈皮9g,甘草6g,生姜引水煎服。

(2)朱砂、白矾、郁金等份为末,蜜丸6g重,每服1丸,1日2次。

(3)苦参研末,以蜜为丸,薄荷水送服6g。

(4)蚕蜕纸烧灰,酒冲服1撮。

3.伤寒发狂 龙胆研末,取1撮入鸡蛋清1只、白蜜1匙搅匀,凉水送服。

4.风邪、阳毒发狂 伏龙肝12g,百草霜3g,大黄6g,等份研末服1撮。

5.小儿惊痫 龙骨10g,牡蛎10g,干姜6g,滑石10g,赤石脂10g,大黄10g,石膏20g,甘草6g,共为细末,每服3~5g。

6.癫初发 用皂角汁灌鼻内,使风痰涎沫从口鼻出,如果醒后涎沫仍出,可用少许食盐冲汤服,即止。

7.癫

(1)川椒3g,厚朴9g,乌药6g,紫菀6g,吴茱萸5g,柴胡6g,菖蒲6g,桔梗6g,茯苓9g,官桂6g,皂角1g,人参6g,黄连6g,干姜6g,水煎服。

(2)龙齿15g,龙骨15g,龙角10g,蛇蜕6g,水煎服。

(3)蓖麻仁12g,黄连9g,石膏15g,水煎服。

(4)皂荚、苍耳子、密陀僧、附子等份研末服2~4g。

8.癫痰盛 半夏9g,南星9g,姜汁为引水煎服。

9.癫,痰血迷心 郁金6g,甘遂3g,热加黄连6g,同猪心共煮,煮熟后食猪心。

10.风热惊痫 瓜蒂6g,黎芦6g,附子尖6g,水煎徐徐(少量多次)服,吐痰为止。

11.风热卒痫 荆芥9g,防风9g,羌活9g,薄荷6g(后下),细辛3g,龙胆草9g,钩藤9g,甘草6g,水煎服。

12.癫久不愈 苦参9g,童尿浸后水煎酒引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