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痄腮疗法:家传秘方验效录

痄腮疗法:家传秘方验效录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痄腮是腮部肿胀乍起的病症,即流行性腮腺炎,又名温毒发颐、虾蟆瘟。痄腮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流行于春冬二季,以儿童多见,也有成人或青年发病的。2008年3月11日患痄腮,其母领来就诊,患者右侧腮部肿胀明显,恶寒头痛,患处灼热拒按,肿处不红,吃饭困难,体温39℃,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痄腮疗法:家传秘方验效录

痄腮是腮部肿胀乍起的病症,即流行性腮腺炎,又名温毒发颐、虾蟆瘟。痄腮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流行于春冬二季,以儿童多见,也有成人或青年发病的。

一、辨证治疗

痄腮初起,一侧或两侧耳下不舒服,有压痛,咀嚼不便,发热恶寒,头身痛,继则腮部肿胀疼痛灼热,局部微红或不红,轻者三五日后可自行消退,重者高热口渴,腮部明显肿大、坚硬、胀痛、拒按,吞咽和咀嚼困难,咽喉肿痛,恶寒头痛,倦怠无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成人或较大男孩还可出现睪丸肿痛(并发睪丸炎),少数严重者还会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热毒内陷心包之症。

病情较轻的,宜辛凉解表,可用金银花9g,连翘9g,荆芥6g,防风9g,豆豉6g,桔梗6g,薄荷6g(后下),栀子9g,黄芩9g,竹叶6g,炙甘草9g,大青叶15g,水煎服。或用板蓝根15g,芦根12g,水煎服。

如果高热口渴,病入阳明,则宜清热解毒,可用黄芩9g,黄连6g,玄参10g,柴胡6g,陈皮6g,桔梗9g,连翘10g,板蓝根15g,马勃5g,牛蒡子9g,升麻5g,僵蚕6g,甘草6g,水煎服。

虚者可加人参黄芪;高热可加生石膏、大青叶、金银花;腮部坚硬可去甘草,加昆布、海藻、夏枯草;并发睪丸肿痛可去升麻、柴胡,加龙胆草、川楝子、橘核、荔枝核、海金沙;抽搐可按痉病治疗。

二、针灸治疗

以手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每次选取2~3穴针之。可选翳风、颊车、曲池、合谷、液门、关冲、外关,并发睪丸炎加血海、三阴交。

痄腮亦可用灯火灸:先将病侧角孙穴处头发剪掉并消毒,然后用灯草蘸香油点燃,迅速触点穴位,听到“叭”声后立即提起,灸1~2次即可,若肿热未退,次日再灸1次。

三、医案选例(www.xing528.com)

张某,男,15岁,学生。2008年3月11日患痄腮,其母领来就诊,患者右侧腮部肿胀明显,恶寒头痛,患处灼热拒按,肿处不红,吃饭困难,体温39℃,舌红苔黄,脉象浮数。宜辛凉解表,令用金银花15g,板蓝根15g,荆芥10g,防风10g,连翘10g,栀子6g,黄芩6g,薄荷6g(后下),炙甘草3g,水煎服。同时嘱用老陈醋六神丸涂患处,日2~3次。3剂后肿消痊愈。

四、验方集锦

1.全蛇皮6g,鸡蛋2枚。先将蛇皮搓碎放碗内,打入鸡蛋调匀,然后倒入锅内,加适量香油炒热,睡前服,每日1次,三四天即愈。

2.红蓖麻仁30g,雄黄3g,同入罐内,加适量香油捣成糊状,涂纱布上贴患处,每日1次,一般连用3天。

3.鲜蚯蚓洗净,加等份白糖拌匀,贴患处,每天换1次,连用三四天。

4.红小豆60g研末,用醋调成糊,贴敷患处,每日2次。连用3~5日。

5.老丝瓜1条,沙锅内炒微黄研末,每服5~10g,每日2~3次,用黄酒或水送服,连服3日。

6.好墨(或墨汁)放陈醋内磨研,涂患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