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传秘方效验录:小便失调的治疗方法

家传秘方效验录:小便失调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或由醇酒伤脾而造成湿热下注,或房劳过度伤阴而造成热结膀胱,或郁怒伤肝而造成郁火伤肺使气化失调,致使下焦结热,小便淋漓作痛。2.气淋 少腹胀痛,小便涩滞,淋漓不尽,有的是因外邪侵袭致使肺经实热而得,有的则是因内伤气虚致使膀胱气化失调而得。

家传秘方效验录:小便失调的治疗方法

小便失调属于中医癃闭、五淋、遗溺、不禁等范畴,小便点滴而出或闭塞,轻者叫癃,重者叫闭,故称为癃闭;小便时尿道灼痛或涩痛、淋漓不断叫淋,淋按症状又分为石淋、气淋、膏淋、血淋、劳淋,故又称“五淋”;夜间入睡小便于床上自己不知道的叫遗尿;白天醒着,小便自出而自己知道但不能控制的叫小便不禁。如果遇到小便不通且呕吐不食(见关格),或小便不通而头部汗出如珠,或患伤寒热病,狂躁谵妄,两目直视而小便失禁的,或邪热郁结又小便不通而脉细小短涩无力的,病情都比较严重。

一、癃闭的辨证治疗

癃闭的原因主要是气化失常,三焦气化不利使水道闭塞而成,属肾、脾、肺三脏所致。

1.上焦气化失常 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上窍闭而下窍亦闭,常由肺热而生,多见口渴烦躁,呼吸短促,小腹胀满,舌苔薄黄,脉滑而数。宜清肺泻火,化气利水,湿化热清自愈。可用紫菀9g,栀子9g,黄芩9g,木通6g,白术9g,茯苓9g,猪苓9g,天冬6g,麦冬6g,杏仁9g,瞿麦9g,桑白皮9g,萹蓄6g,车前子6g(另包),半夏9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若大便硬结加大黄、枳实。

2.中焦气化失常 由脾虚湿不化,气虚上下升降失调,膀胱不能化气而致,多见体重身倦,气怯无力,懒言少动,脉缓而弱,宜益气分利。可用人参6g,桂枝6g,苍术9g,白术9g,泽泻9g,茯苓15g,猪苓10g,石韦9g,甘草6g,水煎服。

3.下焦气化失常 因肾阳虚,命门火衰气化不及的,多见腰膝酸软无力,畏寒怕冷,舌淡脉沉细。宜温阳利水,可服金匮肾气丸,或用肉桂3g,炮附子9g(先煎),茯苓12g,猪苓12g,木通9g,泽泻10g,车前子9g(另包),炙甘草6g,水煎服。

肾阴虚,阳无以化的,多见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腰酸腿软,舌红脉细。宜滋阴降火,可服滋肾丸或用黄柏6g,知母6g,山药9g,熟地黄12g,茯苓12g,山茱萸9g,泽泻12g,牡丹皮6g,猪苓10g,阿胶10g(烊化),滑石10g,水煎服。

二、五淋的辨证治疗

五淋的特点是小便淋漓,尿少而濒数。或由醇酒伤脾而造成湿热下注,或房劳过度伤阴而造成热结膀胱,或郁怒伤肝而造成郁火伤肺使气化失调,致使下焦结热,小便淋漓作痛。也有心移热于小肠的,也有脾虚下陷的,但都不外湿热为患。

1.石淋 小便涩痛,痛引小腹,痛不可忍,尿中夹有砂石,黄赤浑浊,出后稍微减轻疼痛。如尿中夹有的是砂样还没有成石的,也叫砂淋。石淋是湿热久渗膀胱所致,治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可用马蔺花9g,麦冬6g,紫苏梗6g,冬葵子12g,葶苈子6g,枳实9g,连翘9g,栀子9g,瞿麦12g,萹蓄12g,木通10g,车前子9g(另包),滑石10g,石韦9g,大黄6g(后下),金钱草6g,海金沙12g,甘草6g,水煎服。

2.气淋 少腹胀痛,小便涩滞,淋漓不尽,有的是因外邪侵袭致使肺经实热而得,有的则是因内伤气虚致使膀胱气化失调而得。前者宜清热泻火,理气通淋;后者则应补气通淋。

清热泻火,理气通淋可用栀子9g,瞿麦9g,萹蓄9g,木通9g,滑石10g,车前子9g(另包),木香6g,石韦9g,冬葵子12g,沉香2g(研末另包),黄连5g,大黄6g(后下),赤芍9g,紫苏梗6g,灯芯3g,水煎诸药,冲沉香末服。

补气通淋可用人参6g,黄芪25g,白术9g,当归10g,升麻3g,柴胡6g,陈皮9g,沉香2g(另包),茯苓12g,猪苓10g,泽泻9g,车前子6g(另包),炙甘草6g,水煎诸药,冲沉香末服。

3.血淋 尿中有血,小腹疼痛满急,尿时茎中疼痛,脉数有力,是由心移热于小肠所致。宜清热止血,利尿通淋,可用生地黄12g,赤芍9g,小蓟30g,栀子9g,当归尾9g,黄连6g,藕节10g,蒲黄10g,牛膝6g,侧柏叶9g,车前子9g(另包),淡竹叶6g,甘草梢6g,水煎服。

4.膏淋 小便浑浊,如脂如膏,或如浓涕,尿痛难出,由精塞尿道而成。初证属实,尿时茎中痛;日久属虚,尿时多不痛。实宜分利湿热,虚宜益肾固精,切勿乱用通利之剂。

实证分利湿热可用栀子9g,滑石20g,赤茯苓15g,金钱草30g,菟丝子9g,麦冬9g,海金沙15g(另包),甘草梢9g,水煎服。

虚证益肾固精可用鹿茸3g,秋石10g,白茯苓10g,菟丝子9g,桑螵蛸10g,泽泻10g,甘草6g。水煎服。

5.劳淋 遇劳即发,气冲腹痛,因思虑伤脾者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因思虑损心的烦热口干,心悸失眠;因房劳伤肾的腰脊酸软,足膝无力,头晕目眩,脉沉而细。脾伤宜补中益气,损心宜清心通淋,肾伤宜补肾益肺。

补中益气可用人参6g,黄芪25g,升麻3g,柴胡6g,当归12g,陈皮10g,茯苓9g,泽泻9g,猪苓9g,肉桂3g,苍术6g,白术9g,白芍9g,炙甘草6g,水煎服。

清心火,通淋浊可用黄芪20g,黄芩10g,黄连9g,人参6g,麦冬9g,柴胡6g,石莲子9g,地骨皮9g,车前子9g(另包),白茯苓10g,生甘草6g,水煎服。

补肾有补肾阳与滋肾阴之分,肾阳虚有畏寒肢冷,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症,宜温补肾阳,可服金匮肾气丸,或用人参6g,鹿茸3g,牛膝9g,肉桂3g,炮附子9g(先煎),牡丹皮9g,熟地黄12g,山茱萸9g,泽泻9g,山药10g,茯苓9g,水煎服。如肾阴虚则见头晕腰酸,午后潮热,舌红苔少,脉细而数,宜滋阴补肾。可服知柏地黄丸,或用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6g,泽泻9g,茯苓9g,麦冬9g,五味子9g,玄参6g,车前子9g(另包),水煎服。

三、遗尿的辨证治疗

遗尿多由下元虚冷而致,宜温补下元,可用人参3g,肉桂3g,鹿茸3g,桑螵蛸10g,益智仁6g,覆盆子9g,车前子10g(另包),芡实10g,干姜6g,水煎服。

四、尿失禁的辨证治疗

尿失禁主要是因气虚失约所致,宜培补肾气,可用人参6g,鹿茸3g,龙骨12g,远志6g,牡蛎12g,五味子6g,海螵蛸9g,菟丝子9g,水煎服。

五、针灸治疗

癃闭与五淋多取膀胱经背俞穴和足少阴、足太阴经穴,湿热下注多泻,肾气不足多补或灸;遗尿多取膀胱经背俞穴和任脉经穴,多用补或灸。

1.癃闭与五淋 膀胱俞、三阴交、气海、三焦俞。虚寒加灸关元;肾气不足加肾俞、阴谷、委阳;湿热下注加中极、阴陵泉;外伤加血海、中极;或根据病情酌选肺俞、肾俞、脾俞、心俞、关元等。

2.遗尿失禁 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膀胱俞。

六、医案选例

1.于某,男,45岁,教师。1987年4月5日言患淋证,小便浑浊,尿石上成白霜,尿时茎中疼痛,知其精窍不清,膏淋也。令用栀子12g,黄柏10g,滑石15g,麦冬10g,海金沙10g,甘草梢5g,菟丝子6g,车前子6g(另包),白茯苓10g,水煎服。4剂后渐轻,又服3剂痊愈。

2.赵某,15岁,男,学生。1988年10月3日其父言述其睡中遗尿已经近20天。令用熟地黄10g,益智仁6g,覆盆子10g,芡实10g,桑螵蛸10g,水煎服。并嘱其父要定时唤醒其小便,培养习惯。5剂后痊愈。

3.刘某,女,37岁,家庭妇女。2001年7月3日来求诊。自述小便涩痛,淋漓不尽,少腹胀痛,饮食欠佳;其形瘦面黄,气虚乏力,舌苔白薄,脉细而弱,诊为气虚而淋。令用党参30g,黄芪30g,白术10g,苍术10g,厚朴6g,当归12g,升麻5g,柴胡6g,陈皮10g,茯苓10g,猪苓10g,肉桂3g,泽泻10g,木香6g,炙甘草6g,水煎服。3剂见轻,5剂而愈。

4.李某,男,29岁,农民。1979年9月12日求诊。主诉近日来小便淋涩不通,大便稀而少,腹胀头昏,诊其脉数,为热结膀胱之症。先针水道、归来、阴谷、阴陵泉,用泻法,再令用甘草15g,滑石18g,猪苓10g,泽泻10g,云茯苓12g,肉桂3g,水煎服。在小便利后又令用当归末30g,麻油30g服之,大便亦通。

七、验方集锦

1.遗尿,小便涩 防己30g,冬葵子30g,防风30g,水煎分3次服。(www.xing528.com)

2.虚热遗尿 香附6g,白薇6g,麦冬10g,牡丹皮10g,地黄12g,茯苓10g,山药10g,益智仁6g,水煎服。

3.虚寒遗尿 仙茅10g,补骨脂10g,益智子6g,覆盆子10g,菟丝子10g,炮附子9g(先煎),肉桂3g,五味子6g,水煎服。

4.通利小便

(1)蛇蜕烧末,酒冲服3~5g。

(2)象牙烧研末,水冲服3~5g。

(3)鸡屎白炒1~3g,水冲服。

(4)人指甲1撮,烧灰,研末服,利小便兼治肤肿。

(5)鸡子黄生吞数枚。

(6)车前子10g(另包),马鞭草梢10g,陈皮10g,栀子10g,水煎服。

(7)黑丑10g,细辛3g,木通10g,灯芯6g,水煎服。

(8)黄柏10g,知母12g,茯苓10g,泽泻10g,杜仲10g,甘草梢10g,水煎服。

5.大小便不通 大黄6g(后下),大戟2g,郁李仁9g,桃仁9g,水煎服。

6.受伤大小便不通,血脉不和 当归15g,泽泻15g,牡丹皮10g,红花10g,川芎6g,桃仁10g,苏木6g,水煎服。手伤加桂枝;大便不通加川大黄;头伤加藁本;背伤加羌活;腰伤加杜仲;腿伤加牛膝;胁伤加白芥子;胸伤加桔梗

7.小便癃闭

(1)莴苣、小茴香同白蚯蚓共捣如泥,摊布上贴脐中。

(2)大蒜盐炒后同栀子共捣如泥,摊布上贴脐中。

(3)大蒜1头同甘遂少许共捣烂,敷脐中用艾灸十余壮。

(4)巴豆1瓣,黄连5g,盐炒葱白1茎,共捣后敷脐中,用艾灸十余壮。

(5)高良姜同苏叶、葱白共捣后,摊布上贴脐中,用热水袋敷之。

(6)滑石与车前草汁或车前子汁和匀,摊布上贴脐中,热敷即小便利。

(7)葱白500g捣烂,加麝香2g,拌匀后用纱布分包两包,先取一包放脐上,用热水袋熨之,10分钟后换另一包放脐上,用冷水袋熨之,相互交替熨脐,至尿利为度。本法适用于小便点滴不出,少腹胀满疼痛,是行气利尿法。

(8)木通6g、老葱3茎,煎汤热服,服后探吐,再服再探吐,直到尿利为度。本法适用于上焦气机阻滞,上、下窍皆闭的癃闭或服药无效的患者,或呕药的患者,是一种宣上利尿法。

(9)葱白煎汤倒桶内,让患者泡汤中,汤淹脐为度,匝腰以布遮盖,令气蒸汗出,小便可解桶内,不可出桶。本法适用于受寒无汗的癃闭患者,是一种发汗利尿法。

(10)车前子10g(另包),泽泻10g,灯芯6g,木通10g,王不留行6g,地肤子6g(另包),石韦12g,萹蓄12g,水煎服。

8.小便淋涩

(1)麦芽、谷芽、黄豆芽、小豆芽各1把,水煎服四五日。

(2)滑石20g,王不留行20g,冬葵子20g,桂心20g,通草20g,甘遂10g,石韦40g,榆白皮30g,共研细末,每服5g,用麻子煎汤送服,日3次。

9.寒热、劳淋,小便涩,胸满腹痛 通草10g,石韦10g,王不留行6g,甘草10g,滑石12g,瞿麦10g,白术10g,芍药10g,冬葵子10g,水煎服。

10.砂石淋 人参3g,黄芪炙15g,瞿麦15g,车前子10g(另包),黄葵花10g,牛膝6g,水煎服。

11.气淋作痛 甘草梢(酒煮)10g,延胡索10g,苦楝子10g,木香6g,黄芪15g,槟榔10g,芍药10g,大腹皮10g,水煎服。

12.热淋急痛

(1)海金沙12g,滑石20g,甘草6g,水煎服。

(2)茵陈18g,秦艽10g,薏苡仁(根、叶亦可)10g,水煎服。

13.下焦热,小便难 知母9g,黄柏9g,牛膝6g,阿胶6g(烊化),蓟根10g,水煎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