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佛爷不高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李光昭案引发修复工程争议

老佛爷不高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李光昭案引发修复工程争议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圆明园,爱新觉罗家的皇家园林,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问题是,英法联军进中国,为了惩罚咸丰的失信,把它火烧了。深居后宫的慈禧并不知情,大臣们干着急没办法。李光昭,广东籍木材商人,与内务府官员们熟识,由此被任命为圆明园工程监督,前往各省“采办木植”。事发后,李光昭又面求美领事代瞒价格。李光昭案传出后,大臣们可逮着借口了,纷纷上奏,要求立即停止修复圆明园工程。

老佛爷不高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李光昭案引发修复工程争议

慈禧一辈子刚愎自用,我行我素,由不得别人说她半个不字。个中原因,除了权力的因素外,还有很大的个人因素,也就是个性与品性。而同治很不幸地继承了他娘的毛病。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十八岁的同治帝在太和殿举行了亲政大典,开始亲政。对比十四岁亲政的顺治与康熙,同治这政亲得也够晚了。没办法,一是娘不舍得放权,二是同治不争气。

同治亲政之后,天朝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可以说,从1792年马戛尔尼使华到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再到1861年咸丰咯血而死,外国公使以国际通行的鞠躬礼亲见中国皇帝、亲递国书一直在天朝通不过。太后垂帘时,还好意思跟人推说,女人家家的,没脸见野男人。现在同治亲政了,找不出借口了,在外国公使一再的强烈要求下,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五(1873年6月29日),日本大使以作揖礼、西方各国公使以鞠躬礼在紫光阁觐见了同治。事后,不管是外国报纸还是各国公使,都把这当成是外交上的一大胜利,经过一个世纪的摩擦,外国终于与清国平起平坐了。但是事隔不久,他们又大呼上当。英国公使率先提出紫光阁乃清廷接见宴筵藩属国君主或使臣之地,大家一听,群急:又让大清玩了我们一把!这还不算,清国方面的记载才叫意淫呢。《京报》载:“英国公使先诵国书,约二三语,五体战栗。帝曰:‘尔大皇帝健康?’英公使不能答。皇帝又曰:‘汝等屡欲谒朕,其意安在?其速直陈。’仍不能答。各公使皆次第捧呈国书,有国书失手落地者,有皇帝问而不能答者。”出殿后,“恐惧之余,双足不能动。及至休息寓所,汗流浃背,以致总署赐宴,皆不能赴。其后恭亲王语各公使曰:‘吾曾语尔等,谒见皇帝,非可以儿戏视之,尔等不信,今果如何?吾中国人岂尔外国人之轻若鸡羽耶?’”之后,时人平步青又把这番情景夸张了一番,说什么外国使者吓得话说不出,步迈不得,“经恭亲王当众嘲笑‘草鸡毛’,令掖之下阶,不能动步,坐地汗喘”。(1)

同治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个语不成句、智不够数的皇家小嫖客,外国公使至于吓成这样,需要清方拎小鸡似的给拎出来吗?中国皇帝有这神功,还让军队打什么仗,自己往阵前一站,外国军队不就自动崩溃了吗?中国皇帝周游世界一周,地球就哆嗦着毁灭了!“被接见”在我们的语境里本是一种屈辱,但语言稍一拨弄,就颠倒乾坤,变成大灭洋鬼子威风大长我中华志气的励志镜头了!不服还真不行。

如果说公使觐见乃同治亲政后的外事风波的话,那么同治亲政后还闹了一场内事风波,这风波动静更大,是谓修复圆明园之争。

同治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1873年11月19日),同治帝发布上谕,决定重修圆明园。谕旨一出,臣僚大哗!众所周知,圆明园,爱新觉罗家的皇家园林,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是在明代园林的基础上,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等朝一百五十多年的不断增修扩建而成的。问题是,英法联军进中国,为了惩罚咸丰的失信,把它火烧了。现在要重修它,可不是个小工程,需要哗哗的白银

现在说不准,同治是孝顺他娘呢,还是希望把他娘踢到园子里让她游山玩水乐不思政,以减少她对朝政干预的兴趣,或者是为了自己享受,或者兼而有之。总之,他拿定主意要重修圆明园了。国库没钱,同治也不怕,他别出心裁,希望羊毛出在驴身上,让官员们捐款。驴们当然也不傻,自然捐不出多少钱来,奕訢捐了二万两,算是带个头,内务府堂郎中贵宝紧随其后,捐了一万五千两,汉族官员们好像不知道这个事似的,没几个人响应,满族官员捐得也不踊跃。至同治十三年(1874),各地官员的捐款加到一起才三十万两左右,不够皇家盖几平米的。于是同治又指令户部拨银,朝廷震动。御史沈淮上奏请求缓修,说:别说咱没钱了,就是有钱,现在也不能修。国事艰难,仇人在国,修什么园子嘛!同治把他叫过来,当面斥责一顿:俺孝顺娘呢,你咋好意思拦呢?御史游百川再上奏谏阻,同治无心跟他废话了,干脆将其革职。这我行我素的威风,一点不比他娘差,吓得其他御史都闭上了鸟嘴。

圆明园重修工程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初开工,首先开工的是正大光明殿、天地一家春(原慈禧住处)等处。

大臣们发现,这工程一开工,同治皇帝就撒上欢儿了。他每个月都到工地视察。但是就这视察也让臣僚看不惯。皇帝这是借机出外游玩嘛,游玩不说,还时常夜不归宿,这还了得?深居后宫的慈禧并不知情,大臣们干着急没办法。向他娘告状吧,还不能说得太直白;说得隐讳点吧,他娘又不在意;向皇帝面谏吧,这皇帝资质低,品性更低,别说听不明白,就是听明白了也置若罔闻!

大臣们干着急没办法的当口,借口终于来了:李光昭案发生!

李光昭,广东籍木材商人,与内务府官员们熟识,由此被任命为圆明园工程监督,前往各省“采办木植”。但这家伙心忒黑,购自英法商人的木材,原议定价为洋银五万四千余元,而李光昭在向内务府呈报费用时,却谎称值白银三十万两之多。事发后,李光昭又面求美领事代瞒价格。人家外国人哪兴玩这个啊,可以说,至少从大清朝开始,人家洋人就替咱反上腐败了,不好意思呵!这里举一例,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乃英国人李泰国,当时中国的上海道台屡次想拉他下水,比如两条商船一起到达口岸时,上海道台就建议李泰国,咱们一人一条船私吞其关税,李泰国当然不干,气死中国方面的官员了。以后另一个英国人赫德代替了李泰国,更是在整个中国的官衙系统建立了一个唯一的清廉机关。咱们当代史学家中有人特别喜欢骂赫德,借民族主义与爱国的名义骂得脸红脖子粗的,我都怀疑他们是上海道台的后代或者亲友团!

正话少说,言归本传。李光昭案传出后,大臣们可逮着借口了,纷纷上奏,要求立即停止修复圆明园工程。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日(1874年8月27日),奕訢、奕譞等十大臣联衔递折,从八辈子祖宗打江山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开始说起,一直说到近年来的胜利成果。他们认为,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修圆明园扰民,更不是时候。为此他们向皇帝提出六条建议: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动、纳谏章、勤学问、重库款。

折子递上之后,一怕侄儿根本不看奏折,二怕侄儿看也看不懂,奕訢随后请求皇上召见。皇上拒不召见,奕訢再请。实在躲不过了,三天后,同治接见了他们一行人等。召见时,奕訢发现,奏折果然没有拆封,便要求侄儿当场阅读,一是读不懂,二是没那耐心,所以侄儿读了数行便赌气对叔父说:我停工不就得了,你们还饶什么舌?叔叔说:除了停修圆明园一事,还有好多事呢,容臣当场给你诵读一下。

当年父皇择定接班人的时候,老六因缺少影帝潜质不会哭鼻子而痛失皇位,如今在侄儿面前更是发挥了最佳辩手风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话都不甚清楚的侄儿对滔滔不绝的叔叔烦死了,说:我这个位置让给你如何?(www.xing528.com)

一句话堵得他叔叔差点噎死,水龙头一下子被拧上,再没有了置嘴的余地。奕訢的铁杆伙计、军机大臣文祥伏地痛哭,几近气绝,被人扶了下去。

剩下的扫尾工作由醇亲王奕譞来完成。同治的这个七叔兼姨父边哭边谏,一不小心就说出了同治出去冶游的事儿。同治先是不承认,后是无话可说,就岔开话题,搬出了他娘:诸臣所言各条朕愿接纳,惟园工一事不能马上停止,为讨太后欢心而修,故不能擅自做主,容朕转奏太后之后再行决定。

大家一听,也无话可说了。谁都知道,重修圆明园确是老太后心愿,老太后都亲自参与设计工程图样呢;同治重修圆明园,又打着孝顺娘的旗号。更何况,这个资深寡妇谁都惹不起呢。于是君臣会不了了之,同治依然大模大样地去工地进行考察,与民工们亲切见面。考察之余,依然与民妓们切磋技艺,友好往来!

这个时候,帝师李鸿藻出场了,他上折两宫太后,说:“臣等以为与其徒敛众怨,徒伤国体,于事万难有成,不如及早停工,以安天下之心乎?伏愿皇太后明降懿旨,停止园工,则皇太后之威德,皇上之孝思,均超越千古矣。”(2)这是关于停止修园一事两宫太后收到的唯一的一份奏折。慈禧太后没有表示,她在静观事态发展。

七月二十七日(9月7日),同治召见军机,议及李光昭案处置事项。之后,同治单独召见奕訢,询问出宫冶游一事到底是谁说的,奕訢以“臣子载澄”作答,同治听了很不高兴:载澄这不泄露国家机密吗?如此不忠,叫朕被动!

七月二十九日(9月9日),同治召见王大臣等,商议修园一事。一看停工已是大势所趋,不停不行,所以他问王大臣等:待十年或二十年后,四海平定,库项充裕,园工是否可以再开?大臣们赶紧叩头如捣蒜,说:托皇上的福,真那样的话,一定修!

但同治并不想完全退步,他有条件,圆明园工程可以暂停,但西苑的北、中、南三海要修,大臣们同意了,退出大殿去吃午饭,军机大臣们则回到军机处拟旨。然而谕稿呈上之后,同治并未马上批答,而是发给大家一道事先写好的朱谕:尽革恭亲王所兼军机大臣及一切差使,由亲王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交宗人府严议。

前面讲过,不入八分辅国公属于宗室十二等爵位中的第八等。十二等中,前六等可统称“入八分公”,后六等统称“不入八分公”。所谓的“八分”,乃贵族特权的标志。其一,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时,八位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八贝勒各置官属,凡朝会、宴飨、赏赐必均及,是为八分。这种身份及待遇后来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贵族等级的象征。其二,入八分的公爵可以与诸王、贝勒、贝子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上朝议事,而不入八分者只能随旗行走。入八分都在京当差,不入八分不必在京。其三,入八分也是八种标识,用以彰显其尊贵身份,这八种标识是:朱轮(红车轮)、紫缰(乘马用紫色缰绳)、宝石顶(一品大员用珊瑚顶,宝石在珊瑚之上)、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盛热水的壶)、马坐褥和门钉(府门上的铜钉)等。

侄儿就这样将叔叔奕訢由第一等一下子降至了第八等,连入八分的待遇都没了,想羞煞他叔呢。可见这儿子跟他娘一个德性: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让他一辈子不高兴!

文祥等人拒不奉旨,并请求皇帝召见,同治一概拒绝。但是第二天,七月三十日(9月10日),同治帝发下一份更改的朱谕,称自亲政以来,恭王每逢召对时,“语言之间,诸多失仪。着加恩改为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载澄革去贝勒郡王衔,以示惩儆”(3)。看来,除了对叔父动手,他对载澄这位出卖同志的嫖友也动手了。

八月初一日(9月11日),同治又以“朋比为奸,谋为不轨”的罪名拟了一道圣谕,革去恭王、惇王、醇王、伯彦讷谟祜、景寿、奕劻、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等十位重臣的职务。十位重臣重到什么状态呢?前三个是道光三个儿子,三王,自不待言。四、五、六是三位御前大臣,其中伯彦讷谟祜是僧格林沁之子,景寿是道光帝的驸马爷、咸丰爷的姐夫。七、八、九是三位军机大臣。最后一个是帝师。同治皇帝这么胡乱打黑,隐藏幕后的慈禧不亲自出面不行了,得维稳啊。于是两个寡娘跑到弘德殿进行现场调解。调解的场景是这样的:同治皇帝在下面跪着听训,两个寡娘在上面哭着鼻子忆苦思甜,吃水不忘挖井人,六叔的恩情比海深,十年以来,没有六叔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忆苦思甜的结果是:革十大臣职的上谕留中不发,十大臣官位照旧,处分撤销;重修圆明园依然是重点修葺西苑三海。

这一风波表明,同治资质明显不够,徒有他娘的某些劣质品性却没有他娘的政治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