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河蟹高效养殖新技术-河沟养蟹概况与工艺

河蟹高效养殖新技术-河沟养蟹概况与工艺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河沟养蟹概况与工艺河沟养蟹与湖泊、水库养蟹同属大水面增养殖范畴,因此将它放在水库养蟹中单列一节简要介绍。利用河沟养蟹只是近年才有一些报道。这个县河流放养每千克蟹种收获成蟹10千克。限制底层肉食性鱼类是因为河蟹生活在水域底层,脱壳期间易受底栖鱼类侵害。而青鱼等鱼类又与河蟹争夺食物。河沟捕起的蟹一般要采取暂养措施。这是因为捕捞早,正值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大部分河蟹不肥满,售价较低。

河蟹高效养殖新技术-河沟养蟹概况与工艺

(三)河沟养蟹概况与工艺

河沟养蟹与湖泊、水库养蟹同属大水面增养殖范畴,因此将它放在水库养蟹中单列一节简要介绍。

利用河沟养蟹只是近年才有一些报道。彭武汉(1986)报道,珠江流域1983年和1984年两次用人工培育的河蟹放流于珠江水系的盐田河,当年12月份就长到60~225克左右。浙江周炳无(1989)报道,浙江丽水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81—1987年在瓯江口共采苗17000多千克,其中在瓯江中上游放流3068.8千克,共获河蟹46.74万千克,总产值达467.4万元。浙江平阳县刘建华报道,平阳县1983—1987年共放流蟹苗1022千克,产蟹365900千克,总产值333.9万元,其中1987年全县放苗392.5千克,产蟹1652千克,产值168.38万元,平均放流每千克蟹苗获成蟹430千克,投入产出比为1∶312。安徽当涂县1986年河沟养殖面积为533公顷,投放蟹种2069千克。这个县河流放养每千克蟹种收获成蟹10千克。江苏高淳县1987年70公顷的一段河沟试放蟹种,获得效益后,1987年扩大为24个单位在河沟养蟹,面积为559公顷,产蟹42472千克,平均每亩产5.08千克,捕获规格一般都在150~200克/只,最大个体达470克,江苏兴化市竹泓镇一村村民刘金定,1983年承包本村镇南河水面20公顷,1986年开始投入蟹苗,进行鱼蟹混养,投蟹苗0.75千克,产成蟹250千克。1988—1990年,刘金定共投放蟹种250千克,规格为50只/千克左右,收入1500元,即放养1千克蟹种收入为180元。

1.河沟养蟹的类型

河沟养蟹分两种类型,一种像珠江、瓯江等河流那样的放流,其特点是以投入蟹苗为主,有增殖资源的概念在其内,一般是国家或地方投资进行。另一种在面积几十亩至几百亩的中小型河沟里开展养殖,其特点是以投放蟹种为主,一般实行鱼蟹混养,要求河沟水位相对稳定,与小型湖泊养蟹相近似。一般适合于个人承包或几户联合进行,本节以介绍后一种类型为主。

2.蟹种的投放

蟹种的投放量根据河沟面积、水质条件、投资能力以及蟹种来源而灵活掌握。河蟹对底栖动物水草的摄食量很大,且对水草的根系破坏力较强,密度过高,将不利于以后年份的生产,适宜的放养密度应以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而又不影响资源再生为原则。江苏吴期锦(1990)认为,每公顷投放规格为120只/千克的蟹种7.5千克为宜,放流量过大对河沟的水草资源有明显的破坏,并认为投放规格偏小(250~300只/千克)时,回捕率和群体增重倍数相对较低。安徽宜城地区孙家平提出亩放养量不超过7.5千克/公顷为宜。

3.鱼种的投放(www.xing528.com)

为提高水面综合效益,可投入一定数量的花鲢、白鲢鱼种,每亩数量不超过100尾,但要限制鲤、鲫等底层鱼类,禁止放养青鱼、鳜鱼、鲶鱼和乌鳢等底层肉食性鱼类,可以适当搭配一定量的草、鳊、鲂等草食性鱼类。限制底层肉食性鱼类是因为河蟹生活在水域底层,脱壳期间易受底栖鱼类侵害。而青鱼等鱼类又与河蟹争夺食物。草食性鱼类虽然与河蟹同食水草,但所食部位不同,河蟹只能利用水草根部和下部茎叶,而草食性鱼类生活在水的中上层,摄食水草上部的茎和叶,在某种程度上两者互为补充。不过放养草食性鱼类的时间应推迟,与放养河蟹的时间错开,一般草食性鱼类在4~5月份水草长到一定高度时投放较好。

4.防逃

在小型湖泊养蟹只要条件适宜,河蟹在没有防逃墙的情况下便不会外逃。河沟养蟹的情况也是如此。实践证明,河蟹在适宜的水域环境中,一般很少外逃,但若遇到水草少、透明度低、鱼类多、放养量高、水流动频繁等情况,外逃的可能就会存在。据江苏高淳县报道,该县河沟养蟹在不设置防逃设备的情况下,多数未出现严重外逃的情况,个别单位因河沟内水草太少,外逃现象严重,回捕率也较低,但在9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西北风盛起,这时一定要准备并开始捕捞。起捕太晚,河蟹逃跑的可能性较大。

5.日常管理

在水草较少的河沟,应栽培一些水草,为河蟹蜕壳以及保护蜕壳蟹创造有利条件。投放蟹种后的水域禁止放鸭和打捞水草。在面积较大时,需在河沟的两端用网箔分隔拦截,也可以打坝分隔。生产季节一般不投饵施肥也不捕鱼。日常管理中,另一个重点就是防汛、防台风、防逃逸、防病及防偷盗。若面积较小,水草较缺乏时,可投喂人工饲料予以补充,如投喂大麦玉米、稻谷、苕片等。

6.捕捞

河沟养蟹的起捕时间不宜太晚,因为太晚易造成河蟹逃逸,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之间为捕捞期。若放养辽河蟹种捕捞时间还要提早。捕捞的渔具有蟹簖、刺网,还可在出口处设张风(罾)。吴期锦认为,每100亩河沟设置网簖1~2堂(每堂网簖袋2个)和丝网4~5只(每只船带丝网10条,约长300米)。河沟捕起的蟹一般要采取暂养措施。这是因为捕捞早,正值河蟹最后一次蜕壳(生殖蜕壳),大部分河蟹不肥满,售价较低。暂养的方法有蟹池暂养、室内暂养、网箱暂养、竹笼暂养等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