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国的咖啡馆:见证法国文化变迁的骨架

法国的咖啡馆:见证法国文化变迁的骨架

时间:2024-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漫步在法国街头,咖啡馆随处可见。咖啡馆第一次出现在法国是17世纪中叶,当时苦涩的咖啡并没有得到法国人的青睐,因此咖啡馆也遭到了冷遇。法国的骨架 No.2咖啡馆最初还只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点缀,它成为法国的骨架是在沙龙衰落之后。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咖啡馆也深深感染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法国的咖啡馆,见证了时代的潮流,生活的变化,也目睹了近现代文化的萌芽和鼎盛。

法国的咖啡馆:见证法国文化变迁的骨架

漫步在法国街头,咖啡馆随处可见。天气好的时候,座椅一直延伸到人行道上。在街旁的露天咖啡馆,一群青年男女热烈地讨论某个问题;一对情侣正在哝哝私语,甜蜜地享受着阳光;角落里一位优雅的女子轻啜咖啡,微笑着观赏来来往往的行人,这样的情景是司空见惯的。

咖啡馆的起源 No.1

咖啡馆是法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早到晚宾客满座,顾客形形色色。人们去咖啡馆,不仅仅要喝咖啡,更是要满足一种社交情感。中国人在饭馆里聚会,而法国人在咖啡馆里,所以有人将咖啡馆称为法国的骨架,一旦没有了咖啡馆,法国便会散架。

咖啡馆第一次出现在法国是17世纪中叶,当时苦涩的咖啡并没有得到法国人的青睐,因此咖啡馆也遭到了冷遇。转机是在路易十四亲政以后,为了打开咖啡市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特使将咖啡豆进献给国王。路易十四是个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国王,他迷上了这种来自异国的饮料。上行下效,咖啡逐渐在上流社会风靡起来。尽管咖啡又苦又涩,但是既然国王喜欢,王公贵族们也心甘情愿地皱着眉头喝下去。

由于味道不讨人喜欢,咖啡仍然只在少数人的圈子里流行。聪明的商人于是在咖啡中兑入牛奶,发明出一种奶香浓郁的咖啡,果然成功地将咖啡打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咖啡馆也像雨后春笋般在巴黎涌现。

法国的骨架 No.2

咖啡馆最初还只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点缀,它成为法国的骨架是在沙龙衰落之后。沙龙曾是上流社会的重要社交场合,但自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随着贵族阶层的败落,沙龙也逐渐衰落。如果说沙龙是王朝时期的奇葩,那么咖啡馆便是平民时代一朵盛开的鲜花。它抛弃了宫廷浮华,充满了来自民间的活泼和清新气息。

位于巴黎第六区的花神咖啡馆因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而驰名欧洲大陆。

时代不同了,贵族再也不能垄断知识霸权,取而代之的是出身资产阶级的精英。他们对贵族式的漫无边际的空谈感到厌烦,封闭的沙龙过时了!他们更愿意贴近生活,于是选择了咖啡馆。在咖啡馆里,人人都能进出,都能参与讨论,提神的咖啡能够清醒他们的头脑,激发出他们的谈兴。(www.xing528.com)

哲学家讨论他们的思辨,画家对于怎么画、画什么辩论得面红耳赤,作家静静地待在角落时而深思时而奋笔疾书,这成为19世纪法国咖啡馆中的常见景象。他们之所以选择咖啡馆,不得不提及一个现实因素,即金钱问题。虽然很多人后来成为功成名就的大师,但是他们那时大多都是囊中羞涩的穷光蛋,印象派的毕沙罗、莫奈等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往往吃了这一顿没下一顿,但是在咖啡馆,只需点一杯价格低廉的咖啡,便能自在地消磨一天时光。

品尝历史的味道 No.3

塞纳河左岸的巴黎拉丁区,是著名的文化区,集中了无数画廊博物馆、美术馆、剧场和书店,还有必不可少的咖啡馆。咖啡馆因左岸而闻名,左岸也因咖啡馆而更加流光溢彩。

这幅绘于1822年的版画表现了巴黎和平咖啡馆正在上映娱乐节目以吸引客人。

巴黎许多咖啡馆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普洛可甫、双叟、花神、圆顶、丁香等。普洛可甫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曾在这里写下了影响欧美革命和社会发展进程的著作。法国大革命三巨头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也曾在此同其他革命者畅谈政治理念。双叟因梁柱中镶嵌了两个大木偶而得名,王尔德曾光顾这里,海明威也喜欢这个地方,加缪、萨特和波伏娃当时常围坐于此探讨他们的存在主义,而临近双叟的花神也是他们青睐的咖啡馆。丁香深受左拉和塞尚的喜爱,还是美国作家米勒、海明威、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经常光顾的场合。时至今日,那里还保留着海明威经常坐的椅子,椅背上的铜牌镌刻着他的名字。圆顶更是鼎鼎有名,它不仅是文人学者流连忘返之地,其建筑和绘画本身便是艺术的象征。

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咖啡馆也深深感染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而被当时的巴黎人称为“文化沙漠”的外省,咖啡馆更多的是人们饭后茶余最快乐的消遣地,聊天,玩纸牌,抽烟,高谈阔论,时时刻刻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法国的咖啡馆,见证了时代的潮流,生活的变化,也目睹了近现代文化的萌芽和鼎盛。在咖啡馆里,品尝的不是咖啡,而是文化的精髓,历史的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