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理财先心,心态调整好了,财富自然而然

理财先心,心态调整好了,财富自然而然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老张两口子在自己进行了多方的调查以及了解了朋友推荐的信息之后,他们决定去炒黄金,这是一种收益很大的投资方式,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几个月之内就能够让成本翻上好几倍。对于这样的要求,老张夫妻俩似乎并没有在意,只是幻想着未来的收益,以及自己变成百万富翁的景象。后来向警方报了案之后,发现这是一个虚假的公司,对于老张两口子来说,他们的2万元投资款现在也没有办法拿回来。

理财先心,心态调整好了,财富自然而然

第八章 理财先心,顺则财旺 心态调整好了,财富就跟着来了

买房子一定要买有价值的房子,没有价值的房子即使再便宜也不会有人要!

理财不能盲目,一定要有目标

人生需要规划,理财当然也需要计划,不能盲目投资,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永远也不会有财务自由的一天,所以婆婆说,理财要瞅准目标。

婆婆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富裕生活,这一切并不是上帝的安排,更不是预料之外的事情,而是婆婆一步一步精心安排的结果。每当婆婆向我讲家庭琐事时,她总是对我说:“当初家里没有房子,我们一家六口人借宿在亲戚家里时,最大的目标就是快点挣钱盖房子。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在村里盖起了一座房子。”

这是婆婆理财的第一个目标。几年后,婆婆和公公开始卖摩托车,因为婆婆是我们市里第一个卖摩托车的,刚开始生意还算不错。可唯一不足的是租赁的房面临拆迁,这时婆婆就想要是能在附近买一套商品房多好!即使将来不做生意了,还可以租赁出去。就在婆婆产生这个想法不久,她就得知附近一套两层商品房要以30万的价格出售,婆婆二话不说,立即筹钱购买。

后来,生意逐渐萧条,婆婆也上了年纪,孩子都逐渐成家立业了,这时婆婆决定不再做生意,把房子租出去。

由于老家的房子要拆迁,我们一直住在商品房的二楼,100平方米的三居室虽然足够我们居住,但婆婆总觉得不够舒畅,她打算重新再买一套房子。当然,婆婆不会随便买房子。她常常对我说:“买房子一定要买有价值的房子,没有价值的房子即使再便宜也不会有人要!”

什么是有价值的呢?在婆婆看来,有价值的房子在婆婆眼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利用价值的房子,如在好地段的房子,将来不居住时可以开旅馆或者补习班等;二是有升值空间的房子。

虽然婆婆很早就决定买房子,但直到最近婆婆才看准一个合适的房子。这套房子一共160平方米,位于我们市汽车站附近。等我们全家搬到这里的时候,婆婆又把之前居住的二楼变成了旅馆。这样,婆婆的收入就又增多了。

到现在,不仅我,包括其他很多人都很羡慕婆婆的生活,当然这一切都和婆婆善于理财是绝对分不开的。从婆婆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理财的必要性跟穷富没关系,而是跟一个家庭的生活目标相关。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满天乱撞。由婆婆的理财经历可知,实现理财目标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设立理财目标

在理财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将愿望和理财目标混为一谈,其实,愿望往往是美好的,但是大部分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理财目标则是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的内容。比如婆婆设置的目标,先是盖房子,再是攒钱做生意,然后购买商品房……这一系列目标都是切合实际的。理财专家们分析,无论什么样的目标,都要从自己现有的财务基础和能力出发,理财目标不宜制定得过高,脱离现实的目标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目标也就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除了考虑理财目标的现实性外,确立理财目标时还需要长短结合。有时候人们在设想财务目标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比较长远的目标,拥有长远的规划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只考虑这些目标往往会让人们感觉到“疲惫”。如果加入一些短期目标,则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于幸福感,也减少了实现长期目标的枯燥感。

◎确定目标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设立很多理财目标,但并不是所有这些目标都要实现,都会实现,因此接下来一步就是把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否决掉,并确立最终目标。比如,你现在刚刚大学毕业,月收入不足2000元,要想在一年之内实现拥有一套价值百万元的别墅的目标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实现目标

确立自己的目标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竭尽全力地付诸实施。有时候,生活中会忽然出现意外的情况,比如工作岗位变动、家庭收入减少、生意出现变故等,这些意外情况都可能会影响你的执行力。事实上,不少人就是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放弃了对理财目标的坚持。所以,在必要的时候,要强迫自己去实行为自己设立的理财目标,这样才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有规划,一步一步来,这样才能既不会因之后发生的小诱惑偏离了主要方向,也不会因为稍有不顺就放弃了目标。理财也是一个道理,要提前计划,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逐步往那个方向走,最终走向胜利。

家庭理财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

安全第一,盈利第二

很多人把投资理财和投机当作一回事,其实不然。如果把家庭理财当成一种投机,到最后难免落个鸡飞蛋打的局面。所以婆婆提醒 ,安全第一。

邻居老张每天都乐呵呵的,可在昨天忽然愁眉不展,且带着哭腔和婆婆聊天。他走后, 我好奇地问婆婆发生了什么事情。婆婆也唉声叹气地对我说:“这两口子啊,辛辛苦苦攒个钱不容易,这一下子全赔进去了。”

原来,老张两口子在自己进行了多方的调查以及了解了朋友推荐的信息之后,他们决定去炒黄金,这是一种收益很大的投资方式,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几个月之内就能够让成本翻上好几倍。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通过网络在当地找到了一家炒金公司,根据服务人员的介绍,这种投资方式确实非常不错。对方的规定是要求投资人把钱存放到他们指定的账户上,自己取款也需要经过他们公司的同意。

对于这样的要求,老张夫妻俩似乎并没有在意,只是幻想着未来的收益,以及自己变成百万富翁的景象。他们按照公司的要求把资金2万元存入对方的账户中。

把资金投入炒金公司之后,起初夫妻俩每隔两三天都会去公司看一下,或者通过电话询问具体情况。后来,老张去外地出差一个多月,老婆小丽工作也开始忙了起来。老张出差回来后,当他们与炒金公司联系的时候,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公司电话一直无法接通,去公司的地址找,原先的炒金公司竟然消失了。

后来向警方报了案之后,发现这是一个虚假的公司,对于老张两口子来说,他们的2万元投资款现在也没有办法拿回来。

听了婆婆的讲述,我惊讶地说道:“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啊,骗人钱财真是太缺德了。”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你还年轻,经历的事情也少。提到理财,大多数人往往第一个想到的是发财、赚大钱。而实际上,理财并不完全等同于投资,更不是投机。在家庭理财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诚然,我们理财是为了赚钱,但如果在一项投资上把握性不是很大,那么我们的失败率就会提高,一旦有闪失,将会全盘皆输。”

老张夫妻的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教育,投资理财是一种正当的行为,但千万不可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选择一种安全的投资方式才能够真正地让存款增值。案例中老张选择的投资方式所带来的效益从表面上看虽然非常可观,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投资的安全性,这才让自己最后不但没有盈利,反而赔了2万元。

这么多年来,婆婆做投资基本没有亏本,因为她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盈利第二的原则。并且做任何一项投资,婆婆都会非常理智,不被各种诱惑所迷惑。正如婆婆所说:“投资要保障资本安全,这就像是小孩子学走路,你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得稳当了,你才会慢慢学会疾走、慢跑。投资也是,在没有盈利以前尽可能小地承担有限的风险,也就是你要保证自己尽可能不摔倒,有了盈利以后用盈利来承担风险。”

安全第一,盈利第二,与其说是一种原则,不如说是一种心态,80后夫妻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财富。理财是持之以恒养成的习惯。理财要时刻谨记安全是第一位的。

不管遇到多么好的理财项目,脑子里应始终绷紧一根弦:家庭理财,赚钱其次,安全第一。

在考察一个投资项目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盈利面,更应该关注它失败的概率。风险太大的项目,家庭理财就应该避开,不能被诱惑,把钱都赔进去。

眼光放得越远,钱就会赚得更多

赚钱不是一句空话,它靠的是准确独到的判断力。练就这种能力需要早做准备,时刻留心,所以婆婆说,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在投资理财中,时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具备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对投资者来说十分重要。在这一点,婆婆也是我学习的对象。

不管做任何事情,婆婆都看得非常远,比如婆婆曾教育我们要投资自己、爱惜身体,这都是婆婆从长远角度考虑的。在理财方面,婆婆更是教育我要把目光放得远些。她曾教育我说:“理财时要把眼光放长远,多把未来的一些元素考虑进去,不仅要理现在的财,更要‘预理’未来的财。如果你只懂得精于眼前利益,那么就犹如‘一叶障目’,只把眼前的一点小利无限放大了,而不懂抬起头看到更长远的利益,殊不知,眼前的小利也许发展到最后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损失。尤其是你们30岁之前做人做事的阶段,只重眼前忽略长远,等于从起点上就没有成功,那么最终必定会失败。

我和婆婆之前一起看了电视剧《蜗居》,电视剧里的主人公郭海萍和苏淳两人大学毕业就进入大城市工作。两人先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租了一个小屋,开始的时候日子还是过得很不错。可以说两人的收入都不算低,也算达到城市中的白领阶层的收入的平均水平。然而,当这小两口打算买房的时候,才发现大部分房子的房价真是高不可攀。于是为了买房,两人省吃俭用,一家人继续蜗居在一个小屋中。最后为了买房的首付,海萍妹妹郭海藻不得不上演“职业二奶”的悲剧。

婆婆一边看一边发感慨说:“这个郭海萍就是一个不会理财的女人,首先她没有以长远的眼光来进行家庭理财,更没有去评估以后的房价和货币的价值的发展趋势。当然这些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准确预测的,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至少得跟着当前的趋势走,而不是等到房价涨了一大截后觉得十分吃惊,而后悔当初没有下定决心买下比现在便宜很多的房子。在她的观念中,如果要实现买房,就得省吃俭用,把钱存入银行中,不断地积累。在当今高房价的大城市中,如果单靠他们工资的收入来储蓄买房是不太够的。因为,钱存入银行中当然是相当安全,但是得到的利息很低,有时甚至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而且如果是按照电视剧中的情节,房价是一天比一天高。那么这样一来,何年何月才能买房?”

我只知道看故事情节,没有想到婆婆居然还能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夸赞婆婆一番后,婆婆还没有忘记教育我说:“处处留心皆理财。一个具有长远投资眼光的人和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一定会有巨大的财富差别。你说是这样的道理吗?”

“对,就是这样的道理。”为了证明我的回答,我反过来给婆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同意满足他们每人一个愿望。美国人想赚钱都想疯了,他要了1万美元。俄罗斯人喜欢喝酒,要了30箱伏特加。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后,美国人第一个冲出来,他的钱早已花光了,变得憔悴不堪。接着出来的是俄罗斯人,由于饮酒过量,他得了肝硬化酒精中毒,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都与外界联系以获取我所需要的信息,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增长了4倍。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毋庸置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投资要有长远的眼光。而长远的眼光和目标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正在理财的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在理财的道路上不仅要理好眼前的财,而且还要照顾好长远的财,这才是最佳的理财之道。

学会理财,就是要学会练就一双独到的投资眼光,这就离不开对长远的考虑。低头走路,容易摔跤,所以多看看正在发生的事儿,多考虑考虑未来的趋势。抓住机会,翻身才有可能。

年轻人目光不能狭隘、短促。光顾眼前蝇头小利,将来必定吃亏,所以在30岁之前,就要做为60岁准备的事情。

每个月哪怕节省那么一点点,日积月累就是很大一笔财富。

活到老“理”到老,不要半途而废

做事半途而废,事情就永不会成功。理财也需要在时间上进行坚持,否则连小钱也攒不起来。所以婆婆郑重提醒,要学会记账,把记账当成一种习惯。

和老公谈恋爱时,常听老公夸他妈妈是个理财高手。结婚后,果然见识了婆婆的厉害。

耳濡目染,在婆婆的教育下,我向老公发誓要向婆婆大人好好学习理财,让我们这个小家庭的钱袋子迅速“鼓”起来。

老公说我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因为我每次发誓之后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抛诸脑后了。就拿记账来说吧,婆婆告诉我要想理财,学会记家庭消费账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控制冲动消费和一些不必要的消费。为了监督我理财,婆婆会定期检查我的记账情况。

上个星期我因工作繁忙,把记账这回事又彻底忘记了。婆婆检查发现我记账偷工减料后,又对我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

“你们这些80后,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应该把记账当作一种习惯,就像每天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一样,而不应该把它当作任务。从30岁那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不管每天生意多忙、琐事再多,我始终忘不了的一件事就是记账。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记账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只要不完成它,就怎么也睡不着觉。养成记账的习惯贵在坚持,这会促使你养成一种良好的收支习惯,这样钱就会得到慢慢积累,有了钱才能做其他投资理财。”

其实,我始终觉得记账和理财没有多大的关系,该花照样花,记账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婆婆时,婆婆接着说道:“理财主要是理平时的余钱,没有余钱哪还有财可理。你们这些月光族,平时缺乏对支出的控制,收入月月光,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再理财。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从记账开始。

“当然,记账并不是记录一下每个月的支出与收入就行了,你还要对账本上的各项支出进行总结。通过对这些支出进行总结,分析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支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通过对这个月的支出进行分析,在下一个月的消费支出中做出适当调整。每个月哪怕节省那么一点点,日积月累就是很大一笔财富。像你这样半途而废的,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更别说理财了。”

就在婆婆对我教育完之后,一个搞理财培训的大学同学给我打电话,闲聊之中谈到理财这个话题。为了说明坚持的重要性,她给我讲了另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

在乌龟和兔子的第一次赛跑中,兔子因为过于自信而输给了乌龟,为了挽回失去的面子,它决定和乌龟再进行一次投资比赛。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和公平,它们找到了一位理财高手做裁判。理财高手为它们制定了如下的比赛规则:

比赛分为两个角色,它们可以任意挑选其中一个角色。其中一个角色是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定额投资1万元,平均年收益率10%,投资7年,到第8年就停止追加新投资,只让用原来的本金与获利再自动投资,同样每年挣10%;另一个角色则从第8年开始投资,同样是每年定期投资1万元,一年也挣10%,这样连续30年。到第37年看谁赚的钱多,谁就为这次比赛的胜利者。

聪明的兔子认为,上一次它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比赛的后半段它跑去睡大觉了,所以这次它决定让乌龟先跑,自己在后面追,这样就不会偷懒了,于是兔子挑选了后面那个角色。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第37年就到了,理财高手宣布了比赛结果:乌龟用了7万元的本金,获得了165.5万元;兔子用30万元的本金,获得了164.4万元。这次比赛的胜利者仍为乌龟。

听到这个结果,兔子再次傻眼了,它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是啊,按照比赛规则,乌龟只是比兔子提早行动了7年,而兔子在之后的30年里并没有睡大觉啊,它也在不停地投资,可最后还是没有赶上乌龟。看着兔子一脸茫然的样子,裁判对兔子说:“早投资才能早受益。”

讲完了这个故事,这位同学又给我算了一笔账:“从现在起,如果你每天拿出10元钱来做投资,假定每天的收益率为100%,到第二天这10元钱就会变成20元,第三天就会变成40元……一年之后,你算算这10元钱可以变成多少钱!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每天100%的收益是不可能的,这只是妄想。是的,每天100%的收益确实有点妄想,但如果把每天的时间延长为一年、两年或更长,那不是就完全有可能了吗?”

婆婆没有文化,她用朴实的话告诉我理财贵在坚持的道理,而我的这位同学则以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真实的数字再次告诉我,理财贵在坚持。婆婆的话没有错,活到老就应该“理”到老。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挣大钱的本事,就要学会“理”小钱积大钱的本事。

理财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贵在坚持。因为坚持,婆婆把30万“理”到100多万;因为坚持,婆婆由无家可归、寄人篱下,变成现在拥有三套房子。或许你的同事、朋友跟你收入差不多,但为什么他的生活看起来比你过得好得多?秘密就在于你的财富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你如何理财。

小钱看不到,大钱来不了。在日常消费中应该注意到小钱都花到哪里了,这就需要记账,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就会知道,钱是越积越多,越攒越多,积少成多,将来才有做其他投资的本钱。

要学会怎么记账,记账并不是光记录每个月的支出和收入,更重要的是对账本上的各项支出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分类出必要的、无用的,然后再进行分析做出适当调整。(www.xing528.com)

盲目跟风,多半没有好结果。这就好比是吃饭,每个人的口味不同,点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套餐,永远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理财不要盲目跟风

理财投资需要谨慎思考,郑重选择,盲目跟风,看似自己轻松很多,其实隐患重重。所以,婆婆常说,不能冒险跟风。

很快,我家儿子已经四岁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如绘画班、钢琴班等,我也想给儿子报名参加一个绘画班。可婆婆听见后,却批评我说:“现在的人就喜欢随大流,现在的孩子参加这么多的兴趣班,有多少是出于孩子自己真正的意愿呢?我看大部分都是跟风,看见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你们这样跟风的结果,就是不但没有把孩子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少年精英,反而扼杀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反正,我是不希望孙子这么小就参加兴趣班。”

在教育问题上,我和婆婆常常有分歧,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婆婆说得没有错,现在的家长大部分都是跟风,可不跟风能行吗?当然,这是个教育问题,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讨论。

谈到跟风,婆婆不由又把话题转到理财方面。婆婆接着说:“很多人在理财过程中,也有类似的跟风心理。别人投资股票,他也一个猛子扎到股海中;别人去买基金,他也十分积极地排队去买,而有些人可能连基金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别人投资房子赚了钱,他也开始蠢蠢欲动……盲目跟风,多半没有好结果。这就好比是吃饭,每个人的口味不同,点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套餐,永远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说到这里,婆婆开始给我讲她一个牌友的投资事例。

婆婆的牌友杨先生酷爱收藏。据他了解,从今年开始,收藏市场火爆,今年炒作的是名人信札、版画和红色收藏。尤其是红色收藏,多数投资者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有小道消息说在某些城市,有关方面在抢购革命著作的早期珍本。很多收藏家蜂拥而至,藏品大多都是只进不出,致使此类藏品急剧减少,价格飙升。

一不做二不休,杨先生经过分析,收藏约两年一周期,回报率在200%,现在收藏今后一定会迎来价格大涨。他先是买了一些名人字画,还有革命伟人的自传书籍……一切都在他的精心筹备中。

由于缺少经验,杨先生买的这些东西最后被专家鉴定证明是高仿制作。现在的仿制水平真的太高了,有些字画的高仿连专业人士都分辨不出。

杨先生很不幸,他也买到了一些高仿品,就这样,他上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任何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者“随大溜”的行为,非但不能降低投资风险,而且还会给自己的投资带来更大的损失。别说婆婆的牌友杨先生是个生手,有时候即使“熟手”也会在跟风中摸不清方向。

小孟在我同学中属于投资理财比较早的那一拨儿人。记得在大学时,她就利用兼职赚来的闲钱涉足股市,并且有一点点小收益。我大学毕业那一年,当时股票的火爆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基金市场也趁势火了一把。那时候有好多人都劝她买点基金,可是当时她对基金不了解,因此没有立即行动。有一天,她和母亲一块去邮局存钱,到了邮局一看,有一个窗口排了特长的一条队伍,其中不乏两鬓白发的老年人。此情此景让小孟有点惊讶,一位大娘很热心地和她说这些人都是来买基金的,就连邮局的工作人员也说把钱存起来不如买基金划算。

听她们这么一说,小孟连忙把母亲手中的几万块钱借过来买基金,并向母亲保证买基金一定稳赚不赔。经不住女儿的游说,母亲答应把这些借给女儿买基金。小孟当即开了户,把几万块钱都买了基金,并且回家恶补有关基金方面的知识。熬过了三个月漫长的封闭期后,小孟的基金净值涨了0.1元左右,这把她兴奋坏了。然而时隔不久,风云大变,股市的大幅震荡使得基金净值也在大幅滑坡,小孟投资几万块钱买的基金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她开始为自己的盲目投资感到懊悔,特别是每次面对母亲的时候,内心更是充满了自责。

在理财的道路上,跟风者确实不少。也许是婆婆看透了这一现象,她才担保能够保持比较清晰的头脑。有位亲戚曾劝说婆婆把钱存进他的担保公司,利息颇高,但婆婆没有一丝动摇。事后,婆婆对我说:“现在担保公司越来越多,为了那点高利息,越来越多的人把钱存进担保公司。看吧,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

听了婆婆的教育,我明白教育孩子不能跟风,投资理财同样不能盲目跟风,宁可小赚也不要大赔,投资可不是冒险,务必给自己留条后路。

理财要有自己的主见,盲目跟风的风险其实很大,不管是生手还是熟客,在考虑投资项目、理财产品的时候都要多方考察、测评,这样才不会被模模糊糊的信息糊弄,被小道消息蛊惑。

不能因为有钱,甚至钱多就不用理财;而钱财有限,则应该更需要理财。

人人都需要理财

一些经济上比较宽裕的人,觉得自己有花不完的钱,所以不需要理财;一些经济上不宽裕的人,觉得自己身无分文,也不需要理财。对于这两种态度,婆婆十分不以为然。

记得刚结婚那会儿,婆婆天天拿理财教育我,可我回答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钱怎么理财啊?等我有钱了再说吧。”

每当听到我这样的回答,婆婆就会问我:“你为什么没有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你工作五年了,不需要养孩子,也不需要养父母。你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年轻时不存钱,不理财,等你老了怎么办……只要你有收入,有现金流,钱再少,只要好好规划,一样可以理财,关键就看你有多强的理财意识。”

为了彻底激发我的理财意识,婆婆还特意给我举了一个例子。

小张,22岁,本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

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元左右。

照上面的条件看,按说小张应该攒下来的钱更多,但事实却是:半年下来,小张的存款是600元,而小刘的存款是3600元。

我们看到,已经有3600元存款的小刘,以他目前的生活水准,至少可以抵御三个月的风险,所以现在的他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正在着手联系跳槽的事宜,打算换一个待遇更高的公司。

而小张虽然工资略高一点,相比之下却比较惨,600元的余钱连他一个月的房租都不够,更不要说应付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了。所以,小张戏称自己“连得病的权力都没有”,更不敢说要谋划什么跳槽或者学习充电之类的事了。

听了婆婆的话,想一想,我其实就像婆婆口中所说的小张。一旦失去了工作,真的是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婆婆除了有我这个不会理财的儿媳妇外,还有一个不会理财的女儿(老公的姐姐)。如果说我是那种没钱可理的人,老公的姐姐就是那种太有钱,不需要理财的人。每次,老公的姐姐来我们家都是拎着大包小包。每当婆婆教育她要学会生活,学理财时,老公姐姐总会反驳道:“你别瞎操心了,我这辈子有花不完的钱。”

听到这样的话,婆婆就会非常生气地批评她说:“你说这话太早了,人生在世谁没有个灾有个难的,你现在虽然有花不完的钱,可你要是不善于管钱,迟早有一天你会糟蹋完的。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是穷人才会很落魄,反倒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很有钱,却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财意识和愿望,结果让自己沦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为了说服姐姐,我记得婆婆还给她讲了一个电视上看到的新闻:

泰森是拳击高手,据有关资料的统计,泰森在自己20年的拳击生涯中,用一双铁拳为自己赢得了3亿~5亿的巨额财富。但是这位身价数亿的昔日拳王却在2003年,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原来,20年努力赚得的财富在几年之内就被他挥霍一空了。而这其中的罪魁祸首,当然还是他的那双铁手——只会赚钱,不会理财的铁手。

听婆婆这样说,我和姐姐就反驳婆婆说:“没有钱需要理财,有钱需要理财,那么不是人人都需要理财了吗?”

“是啊,人人都需要理财。理财和整理房间是一样的。一间大屋子,自然需要收拾整理,而如果屋子的空间狭小,则更需要收拾整齐了,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物件。我们的人均空间越是少,房间就越需要整理和安排,否则会零乱不堪。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观念运用到个人理财的层面,当我们可支配的钱财越少时,就越需要我们把有限的钱财运用好!而要运用和打理好有限的金钱就需要一种合理的理财方式!归根结底,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能因为有钱,甚至钱多就不用理财;而钱财有限,则应该更需要理财。”

婆婆这个没有文化的人把我和姐姐这两个有文化的人说得心服口服,我们再也不反驳了。因为婆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实在在的事例彻底说服了我们。在婆婆的教育下,我和姐姐都改变了以前的心态,也在理财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就。

不管钱多钱少,人人都需要理财。因为理财的关键不在于你能赚多少,而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照看好你的钱,不让它们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漏出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无财可理,只要你有经济收入就应该尝试理财,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理财是一个聚少成多、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没有钱”或“钱太少”不但不会是我们理财的障碍,反而会是我们理财的一个动力,激励我们向更富足、更有钱的路上迈进。

不管现在是穷是富,都要有理财的意识。穷人不理财,十年之后还是穷人;富人不理财,几年之后家产败光。所以,人人都要学会理财。

理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树立理财观念后,就要进行规划,着手实行,坚持下去,一定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一个女人能够把理财养成像每天早上刷牙那样的习惯,像对待日常生活一样,以理财的眼光对待存钱、消费、买房,那么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把理财培养成一种习惯

理财是一辈子的事情,它将陪伴你终生。如果形成了一个好的理财习惯,那么你的一辈子都将受益无穷。所以,婆婆说,要像对待日常生活一样进行理财。

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习惯左右着,比如,理财就是一种习惯。美国理财专家柯特·康宁汉有句名言:“不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即使拥有博士学位,也难以摆脱贫穷。”关于理财习惯,婆婆则是这样对我说的:“如果一个女人能够把理财养成像每天早上刷牙那样的习惯,像对待日常生活一样,以理财的眼光对待存钱、消费、买房,那么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每次听婆婆讲有关理财的道理,我都会咬牙切齿,举手发誓:“从今天起,我要努力挣钱,并投资赚钱。”然而没过几天,誓言便忘却在脑后。难道我这辈子注定不能成为有钱人吗?难道我遗传了老妈不会理财的基因吗?还好,我的婆婆并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

首先,婆婆在日常消费、存款、记账等方面,时常对我进行监督。习惯的形成在于坚持,比如说所有人都知道理财要记账,实行一个礼拜不难,一两个月也行,三五月问题不大,但是真正一年两年甚至一辈子都要记账,却很难做到。在这一点上,婆婆却完全做到了。

婆婆说她14岁开始经济独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记账。婆婆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不是不相信,而是完全不相信。为了证实她的说法,婆婆把屋子里一个破旧的箱子搬出来,并小心翼翼地打开。在这个破旧的箱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本子,有婆婆年轻时用的破旧的小纸片,甚至还有冰糕纸,有婆婆中年时用的小本子,以及婆婆现在用的精致笔记本。

看到这些证据,我才完全相信婆婆的话。这几十年来婆婆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一笔一笔地记着。婆婆一边小心翼翼地翻着一边感慨地说:“我们年轻时,一个月才收入几块钱,物价也便宜,你看看这里,买那么多东西还不到一块钱呢!那时候钱少,我们就节俭着花,看看,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还是我节省一年时间才买下来的……现在钱多了,没有那么算计了,可记账已经记成了习惯,每天不记我还不习惯呢。”

就是在这每日的记账习惯中,婆婆设计和规划着全家的生活,将全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本来我还挺反感婆婆对我的监督,但看了婆婆这些账本,我完全明白了婆婆的一片苦心,她不就是希望我和老公晚年能过上好日子吗?虽然,我和老公现在的收入不少,但在婆婆看来如果我不能养成理财习惯,其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你没有一个像我这样的婆婆监督着,那就自己监督自己吧。只要你用心,坚定自己的理财目标,像早上刷牙一样,每天拿出几分钟时间,长此以往,理财的习惯自然而然就培养出来了。记住,不要和钱过不去,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

其次,在婆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认为理财习惯就是凡事都要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待。怎样才算是投资的眼光呢?简单而言,就是逻辑要成立,立足要长远。当然,我的这个想法还是离不开婆婆活生生的例子。

婆婆经常说结婚就要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对于男人,选择一个贤惠、孝顺、善于管钱的伴侣,后半辈子就会获利;相反,如果选择一个好吃懒做、蛮不讲理且不会管钱的女人投资就会失败。对于女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除了结婚外,婆婆认为生孩子也是一项投资。众所周知,现在孩子的消费很高,从出生到经济独立期间的消费肯定是一个不菲的数目。怎么能说生孩子也是一项投资呢?显然,婆婆并不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而是从精神角度考虑的。没有孩子前,婆婆常常说:“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下一代,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没有价值。看着下一代健康成长,应该是每一位父母最大的投资。”

直到有了孩子之后,我才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婆婆的话。无论从生命的延续、亲情的滋润、幸福的倍增、理想的实现、人才的培养等角度来说,一个健康、智慧、善良、真诚的孩子,都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穷的“财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哪些理财的好习惯呢?

◎养成节俭的习惯

老百姓口中有一句很朴素的话:“省下的就是挣下的。”的确,节约就是财富。李嘉诚、洛克菲勒、巴菲特有钱吧,可他们在日常生活方面也非常节俭。可见,节俭和钱多少无关,它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理财习惯。也许有不少人会说,钱是省不下来的,总有花钱的地方。其实这是借口,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控制一下,总是会有节俭空间。比如,是否可以少打一次车,是否可以少到外面吃一顿饭……长期坚持就能省下一笔小钱,积少成多,就会生成大钱。

◎计划消费的习惯

不少人挣钱不少而没有存款的原因就是盲目消费,看见什么买什么,没有养成计划消费的习惯。关于计划消费,我的方法是这样的:每次去超市购物之前,我都会把想买的东西都写在单子上,不在单子上的东西坚决不买,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钱。如果想买一件不在单子上的东西,买之前,可以站在商品前面数十个数,然后再问自己是否还是要买,十有八九,就会省下这笔不该花的钱。

◎记账的习惯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讲了婆婆大人记账的习惯。也许有不少人会认为记账完全没有必要,该花的不是还要花吗?错,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钱都是不该花的。究竟什么是不该花的,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分析账本。记账就是把自家的收入和支出都以书面的形式记下来,清楚钱是怎样来的,又花到了哪里。对照去年和今年的账,看看有什么钱是该花的,有什么钱是不该花的。

◎投资的习惯

婆婆有一句经典名言:处处留心皆投资。婚姻是投资,生孩子是投资,买房是投资,买保险也是投资,凡事只要以投资的心态对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投资的习惯。

◎学习理财知识的习惯

在进行理财前,学习理财知识最重要。为了做到理性投资,要对所投资的产品及产品内涵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投资不当出现严重负债。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投资诈骗的现象,比如购买树林、名家名画、古董等,骗子们都许诺给投资人每年丰厚的利润,如果有了理财知识就不会受这样的骗。

活一世,理财一世。学会理财,要有积极的心态,把理财当成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要养成记账本的好习惯,经济独立从记账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