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锡伯族的弓箭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乡孙扎齐村,该县有陶文新、陶金平等民间手工艺人从事锡伯族传统弓箭制作。锡伯族的弓箭制作技艺在清代八旗制度下得到发展,满足了当时的军事需要。锡伯族的弓箭制作技艺流程复杂,制作要求较高,其生产技艺是锡伯族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是一份宝贵的民间历史文化遗产。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

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

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自治区级传承人:

锡伯族素以“善骑射”著称,史书记载锡伯族的先民“儿能骑羊,引弓射乌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力士能贯弓,尽为甲骑。”“俗善骑射,以战死为荣,特产角端弓。”

锡伯族的弓箭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乡孙扎齐村,该县有陶文新、陶金平等民间手工艺人从事锡伯族传统弓箭制作。

锡伯族先民繁衍生息在祖国的东北部,曾经在“江带三方,沃土万顷”的地区“畜牧迁徙,射猎为业”,过着“飘飘雪花如蝶飞,驰骋骏马共撒围,搜遍一山又一山,猎队满载凯歌回”的渔猎生活,当时弓箭成为主要的谋生工具。清代,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在京都、盛京一带驻防。乾隆二十九年,4000余名锡伯族官兵由辽沈地区西迁新疆伊犁戍边屯垦,弓箭是锡伯族官兵守卫祖国西部边防、稳定地方治安的重要武器。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政府曾多次为新疆的边防驻军补充弓箭兵器,仅在乾隆三十四年就一次性赶制329200支弓箭,其中大部分装备于锡伯营。

弓箭文化是锡伯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锡伯人的心目中,一把传世的弓箭既是一个威力无比的武器,又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锡伯族民间传统射箭活动推动了弓箭制作技艺的发展。过去,许多手工艺人开设作坊制作弓箭,用于各类射箭比赛。这种弓箭和箭靶的制作很有讲究,比如响箭的箭头用兽骨制成,呈尖圆形。箭头上有4个小孔,箭离弦后,由于速度快,空气从小孔中穿过,发出响声。(www.xing528.com)

弓箭制作技艺(关德光拍摄)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乡弓箭制作艺人陶文新,他的祖辈自清代起就从事弓箭制作,到他已传承了三代。陶文新年轻时喜欢射箭,经常参加村里和各牛录举行的射箭比赛,1983年在县体委组织的射箭比赛中还获得过一等奖。陶文新心灵手巧,悟性高,他秉承祖传的弓箭制作技艺,先后制作出7把弓箭,这7把弓箭都是响箭弓。陶文新将弓箭制作技艺传给儿子陶金新、陶金平。2007年1月29—30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扶贫办、商务部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启动会和民间手工艺品展示会上,由陶文新、陶金平父子制作的弓箭,展出后受到中外专家的青睐。

锡伯族传统弓箭(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馆提供)

锡伯族传统弓箭主要使用红柳木、玻璃钢牛筋等材料。响箭的箭头则用牛角制成。此外还使用大叶白蜡、洋槐木、榆木等硬质木头。大的弓箭要将18块不同的木头粘合在一起,小的弓箭也要用12块木头粘合,每块木头都要有一定的拉力和弹力,并且不易变形。这些材料的加工集切、锯、刨、削、磨、弯曲、打光、粘贴、整合、装饰等多种工艺为一体。弓弦一般用洗净晒干的羊肠来做,弓箭力量的大小跟羊肠的粗细、硬度、弹力有直接关系,根数越多,力量越大,反之亦然。传统弓箭一般长1.80米,可以射200米远。弓箭的操作程序和关键流程,完全依仗于工匠自己的精湛技艺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往往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作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近100道工序,历时20多天。

锡伯族的弓箭主要有三种产品:一是传统弓箭,射程较远,适用于民间射箭竞技比赛,保留着清代硬弓的特征;二是响弓,主要用于民间竞技比赛;三是弓箭工艺品,其制作工艺精湛,外形美观,是宣传锡伯族传统弓箭文化的亮点。

锡伯族的弓箭制作技艺在清代八旗制度下得到发展,满足了当时的军事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射箭竞技活动兴起,从而形成了锡伯族特有的弓箭文化。锡伯族的弓箭制作技艺流程复杂,制作要求较高,其生产技艺是锡伯族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是一份宝贵的民间历史文化遗产。

锡伯族的弓箭作为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对其在保护原始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对于促进本地区民族工艺品的发展、扶贫工程的实施将起到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