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搭建快乐生活,积极发展

搭建快乐生活,积极发展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既是个体的、自己的,也是群体的、社会的,只有将个体的生活融入社会、融入群体,将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群体的发展融合起来,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人的发展是生命成长、生存改善、生活发展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搭建快乐生活,积极发展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没有人会主动去做一件让自己感到不愉快、不幸福的事情。然而,如何理解幸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活得有意义,是幸福的基础。对于意义的不同理解,体现出人的不同层次,体现出人的不同价值追求。据此,我们认为:教育的价值,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人理解活着的意义,从而学会如何去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

国内学者从对两种价值概念的区分出发,提出了价值教育Value Education)的概念。在他们看来,价值教育不应该是有关如何增加物品或社会服务有用性的教育,而是有关人们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好的高尚的的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因而也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人的教育[1]。说到底,还是要让学生通过教育,理解并掌握生活的意义,形成自己的生活价值观,从而学会正确选择,掌握生活的智慧,实现真正的幸福。

我们把这种要求归纳为三句话:把握生活智慧,理解生活意义,追求幸福生活。

把握生活智慧。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都无一例外地向着有益、有利、方便于自身的方向发展,也同时总是尽力避免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躲避那些破坏、有害于自身的事件,这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积累起来的趋利避害的本能,而这一本能则凝聚了多少技巧和智慧。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智慧和技巧,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为稳当。

理解生活意义。生命,既是个体的、自己的,也是群体的、社会的,只有将个体的生活融入社会、融入群体,将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群体的发展融合起来,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追求生活幸福。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最终指向生活。生活则始终以体验幸福为目标。因此,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认知生活,热爱生活,学会以个人幸福促进家庭幸福、团体幸福、民族幸福、人类幸福,这是现代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把握生活智慧,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实践,它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生活,这种幸福是指所有参与者的幸福,既有教育者的幸福,也有受教育者体验到的幸福。教育的过程虽然有自身的重心,即教育目的在受教育者身上的实现,但丝毫不能干扰其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所必须指向幸福的追求。正因为教育过程的重心倾向于受教育者,因此,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教育目的的实现对于教育实践整体的幸福举足轻重。(www.xing528.com)

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迈向人生幸福的奠基石。教育目的的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幸福追求不是一种阻碍,它对受教育者未来的幸福生活更是意义非凡。教育实践使受教育者认知到幸福的,影响、培养、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是教育前进的第一块基石。对受教育者整个人生的幸福来说,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它的实现效果对整个人生的幸福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

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教真育爱,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全面发展,使人生活幸福。人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是生命成长、生存改善、生活发展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的过程。当我们确认现代教育要以人的有尊严的生活和人的发展为本时,生命、生存、生活就成为促进现代教育的切入点、支撑点、基本点。因此,推进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自然成为推进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也必将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所谓的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所谓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若干方面组成;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教育的价值,就在这三生命名的教育中实现,三生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一方面使人能够珍爱并敬畏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另一方面使人提高生存、发展和创造能力,进而能够认知生活,热爱生活,奋斗生活,使自己的幸福和家庭的幸福、团体的幸福、民族的幸福、国家的幸福和人类的幸福等融为一体,最终获得人的全面发展。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体现着教育的价值终极目标取向。三生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认知和行为过程,是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目标过程,使受教育者能够知生理、懂心理、重伦理、明事理。三生教育表达了以人为本、教真育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和谐开放、自由幸福等现代教育思想。教育价值的根本是教真育爱,教人崇尚真理的理念,教人学做真人的思想,教人学会爱护自己、尊重生命,培育爱心、爱他人、爱人类、爱自然。让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真知、学做真人、成为真才,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有价值的人,并且是幸福的人。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真理性的、富有大爱之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教真育爱的过程中即实现了个体的成长与完善。只要顺利实现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受教育者将自然而然地会崇尚真理、追求真理,既爱自己和他人,也爱民族和国家,同时也将具备忠诚之心和智慧人生。这种融合了大爱之心、忠诚之志和智慧之能的养成过程直接构成了现代教育价值观的主旋律。

[1]参见石中英:《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人民教育》2010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