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沙坡村气候与物产: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及产业模式

北沙坡村气候与物产: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及产业模式

时间:2024-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沙坡村的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沙坡村地处关中腹地,秋季的多雨特点使人们按照气候规律安排农业生产,为了对付夏季的伏旱和冬季的干冷,北沙坡人也形成自己的产业模式。关中气候也有不利的一面,有时给北沙坡人带来某些灾害,常见的有洪涝、干旱、霜冻、冰雹等。

北沙坡村气候与物产: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及产业模式

【气候与物产】

北沙坡村的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常年风向有明显的季节交替现象。北沙坡村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年平均气温约13.3℃,历史上最高温度的记录为1934年7月14日的45.2℃;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700毫米之间,五、六月份有时出现干热风晚春时有霜冻,对小麦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北沙坡村的植物资源丰富,常绿树种主要有松、柏、女贞冬青等,落叶阔叶树种主要有泡桐、枸树、法国梧桐等,之外还有国槐、洋槐、榆、杨等杂木。果树有柿、杏、桃、梨、枣、樱桃苹果核桃等,经济植物有花椒苎麻油菜葵花籽、野薄荷西瓜甜瓜等。

北沙坡村的土地上,出产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绿豆高粱、谷子、红薯、洋芋等;北沙坡村的历史上曾有水稻种植。北沙坡村出产的蔬菜主要有:大白菜菠菜香菜芹菜苋菜韭菜芥菜、包心菜、菜花红萝卜白萝卜、西红柿等,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初,北沙坡村成为西安市主要的蔬菜供应村之后,引进了许多新品种蔬菜,为改善西安市民的生活作出了贡献。(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部分村民曾以加工豆腐豆芽为业,也有村民依托西安城市的节庆经济,中秋节时手工打制月饼元宵节时手工制作灯笼,清明节时制作纸扎等工艺品和时节食品出售,端阳节时加工粽子香包,这虽对西安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作业,未上规模,未形成特色产业,只是作为农业经济的一个补充和消化剩余劳力的副业而已。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是自然地理诸要素中一个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关中的气候条件不仅决定着关中地区的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也改变着地表形态,影响着关中人的生活和习俗。北沙坡村地处关中腹地,秋季的多雨特点使人们按照气候规律安排农业生产,为了对付夏季的伏旱和冬季的干冷,北沙坡人也形成自己的产业模式。当然,气候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历史上的北沙坡人曾在干旱季节加工挂面粉条、晾晒粮食和秸秆柴草。关中气候也有不利的一面,有时给北沙坡人带来某些灾害,常见的有洪涝、干旱、霜冻、冰雹等。长期的生产实践,使北沙坡人学会了顺应自然,依照自然界原有的规律安排生产和经济活动,从而使北沙坡人面对特殊气候时,仍能安然处之并获取相应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