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泯灭特色的理想化城堡的介绍

泯灭特色的理想化城堡的介绍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特性上来说,“千城一面”是泯灭个性的,是去个体化的,也是大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弊端。“迪士尼城堡”就是“千城一面”的代表之一。经典迪士尼动画中的城堡总是王子和公主之间美好爱情的发生地。其次,迪士尼中的城堡几乎没有当代科技文明。最后,故事的收场总是“城堡”中的大团圆场面。

泯灭特色的理想化城堡的介绍

二、泯灭特色的理想化城堡

“千城一面”常常用来描述现代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的弊病。从特性上来说,“千城一面”是泯灭个性的,是去个体化的,也是大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弊端。作为以城市为背景的动画片来说,“千城一面”也常常以某种模式呈像。这种呈像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城市,一方面与人们既定的想象和印象相一致;另一方面,这类城市的出现,常常是作为单纯的故事背景,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等附加元素相对而言较少。“迪士尼城堡”就是“千城一面”的代表之一。从迪士尼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开始,到之后的《仙履奇缘》、《美女野兽》、《钟楼怪人》、《小美人鱼》,动画片中的城堡体现出共同的特征,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迪士尼城堡”以固定的面孔呈现在既定模式的动画片中。历数迪士尼几十年来的动画片,“城堡”的功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动画片中的作用常常是公主生活的庇护所,也是二元对立的发生地。城堡所代言的动画王国中等级制度森严:富丽堂皇的皇宫和城堡旁穷苦人家破旧的木屋,穿着中世纪华丽服饰的贵族和衣衫褴褛的平民。经典迪士尼动画中的城堡总是王子和公主之间美好爱情的发生地。

其次,迪士尼中的城堡几乎没有当代科技文明。古老的城堡带有中世纪哥特式的风格,城堡附近的自然风景没有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污染,公主们生活在古老的城堡里,城堡周围有美丽的森林、广袤的原野和清澈的河流,城堡里面拥有奢华的装饰,低调而隐忍的奴仆,还总会出现与落难公主惺惺相惜的小动物,而豪华的南瓜马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www.xing528.com)

最后,故事的收场总是“城堡”中的大团圆场面。在迪士尼城堡所标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或魔法的帮助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不可抗拒的外力如残酷的战争、难以抗拒的命运、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等能够阻止主人公得到幸福。观众们在欣赏迪士尼动画片时,通过走进这个远离现代社会的种种真实压力与困苦的乌托邦性质的童话王国,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生活。这个精神避难所“使我们觉得我们是大同世界的一员,我们为了同样的快乐而奋斗,那里有无可辩驳的理想和殊途同归的家园,就像拥有无数财富永远快乐地生活在神奇的城堡里,而我们的城堡会永远保护我们远离不好和不可预见的外部世界。”[1]

迪士尼动画的情节设计基本依循经典童话文本,主要情节少有变化,呈现出程式化的叙事结构,正如V.L.普洛普在《民间故事的形态研究》中对童话结构的论述,“童话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千奇百怪,五彩缤纷,另一方面,它如出一辙,千篇一律。”[2]在童话中,正义必然打败邪恶,所以骑士一定能够杀死恶龙将公主拯救出来,王子也一定能打破公主身上的魔咒,然后他们“快乐幸福地生活到永远”。好人必然会有好报,而坏人终将受惩,所以弱小善良的主人公必然能够得到帮助,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迪士尼动画在设计故事情节时,往往将经典童话的重复叙述情节简化,主人公受考验的次数缩减,矛盾急剧激化,并迅速达到高潮,最后以大团圆结束。如经典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美人鱼》、《匹诺曹》等,主人公都需要经过“三次”或数次考验,而迪士尼动画常常简化为一次,这种历经磨难但最终获得幸福生活的“圆满”模式,常常是迪士尼叙述的方式。

因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迪士尼动画中的城堡是“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一方面是因为经典迪士尼动画基本遵循传统经典童话文本对背景、人物、情节等的模式化设计,几乎未曾改变经典童话文本所传达的意识形态,这种再生产方式是典型的“仿作”。仿作,是一种对原作有所修改,但主要是模仿原作的再创作,仿作文本基本是对原文本风格的模仿或拷贝[3]迪士尼动画正是通过仿作这一再生产方式,“提供给我们熟悉的故事的摹本”,“强化观影者的模式化思考、信念和信仰”。[4]另一方面,迪士尼城市形象所代表的城市时代性相对来说要差得多。动画片喜剧式收场和美轮美奂的画面,公主和王子甜美的故事,最终都无法掩盖欧洲中世纪等级森严的封建城市面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